高中化学课堂“素养为本”学习评价设计探索

2022-05-31 12:05黄金环
高考·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素养为本高中化学教学

黄金环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课堂学习评价的优化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采取的课堂学习评价仍然以提问、课堂练习等简单的方式展开,导致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没有全面关注,影响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采取“素养为本”的课堂学习评价设计,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发展,从而真正发挥课堂学习评价的作用。本文以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学习评价存在的局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素养为本”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评价设计的立足点和对策,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推进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养为本;课堂学习评价;教学

课堂学习评价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核心部分,在教学中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激励学生做出改进,也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树立“素养为本”的评价理念,健全课堂学习评价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利用课堂学习评价的优化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评价的引导下获得知识,推动兴趣、思维、能力、素养等全面发展,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建设[1]。

一、“素养为本”下课堂学习评价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评价存在的局限

首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教师只会偶尔对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进行简单的提问和习题测试,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刷题决定一切”的错误化学学习观念,也容易使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不能在化学知识探究中展示真实的自己,而是使用死记硬背、大量刷题等机械化的方式来获得纸笔测试成绩上的暂时提升,影响了学生综合学习素质,尤其是化学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其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课堂学习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課堂学习评价方式,借助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活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没有真正把握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评价理念,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建立适合的评价标准,从而影响到了课堂学习评价的效果[2]。

最后,教师无法较好地将课堂学习评价的结果应用到教学优化中去。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将课堂学习评价和课后学习评价有机结合,用学习评价的结果来优化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但是,部分教师无法较好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不懂得如何用课堂学习评价的结果来指导教学活动,从而丧失了组织课堂学习评价的意义,也导致了教学质量无法得到稳定提升[3]。

(二)“素养为本”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评价设计的立足点

1.以全面观察为基础

在“素养为本”的教育视角下,教师应当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动性、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学习结果等,从而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只是了解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只有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观察,才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素养发展需要形成正确的理解,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使学生获得核心素养上的全面成长。

2.以学习活动为主线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为了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教师应当从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出发,设计有价值的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情境探究中经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各种学科素养上的提升。在学生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课态度、问答情况、合作态度等进行观察和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表现,从而让给出的课堂学习评价更好地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4]。

3.以核心素养为目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课堂学习评价活动,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品质等各个角度来制订评价目标,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来调整教学活动,给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让课堂学习评价真正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5]。

二、“素养为本”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评价设计对策

在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学习评价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确保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的一致性,实现相互促进,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分析课标要求,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学习评价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处理,结合对学情的认识和对化学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理解,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评价,从而为学习评价标准的确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必修1《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一课的教学设计时,结合课程标准中给出的学业水平要求,笔者确立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实验素养。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让学生初步学习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养成团结协作、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目标的确立,能够让教师对教学应当达到怎样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应当有怎样的表现等心中有数,助力学习评价标准的确立和实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化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思想,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学习评价的制订做出正确引导。

(二)联系目标需求,确定评价标准

在确定好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需求出发,对评价中涉及的标准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好评价目标,从而为接下来的评价工具制订做好准备。教师在确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以及划分,确定好各项指标之间的归属关系,从而形成更加清晰的学习评价实施思路。

比如,在教授《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一课的过程中,笔者将整个评价内容分成了知识和技能评价、思维评价、素养评价三个大的类别,从这三个大类出发,又整理出了概念原理掌握、实验技能与研究能力、模型构建能力等评价指标。对于每一项的评价指标,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价,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水平。

有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实施方式,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获得具体的参考数据,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课堂学习评价的促学、促教作用。

(三)开发评价工具,推进评价落实

为了提升课堂学习评价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教师有必要结合课堂学习评价落实的需要,开发实用的评价工具,包括评价量表、行为检查单、调查问卷等,从而推进学习评价的落实。在设计评价工具时,教师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清晰描述的原则,评价工具中的内容必须清晰描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快速使用工具展开自主评价活动;二是维度多元化的原则,多维度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反思提升。学习评价工具的开发,能够为教师的高效评价和学生的合理自评提供良好的依据。

比如,在教授《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一课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基于学习表现的评价量表,通过量化赋分来进行课堂学习评价。评价量表分为“学习任务、评价依据、自评、互评和总评”五栏。学习任务包括四个部分:1.探究铝的性质;2.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3.根据84消毒液的说明书,分析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84消毒液漂白效果的因素;4.构建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认知模型。

每项学习任务都给出具体的评价依据。如“探究铝的性质”学习任务的评价依据为:1.能认真完成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得1分;2.能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铝的化学性质得1分;3.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预测得1分;4.能根据铝的性质实验归纳出探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得1分。评价量表每个学生一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够按照量表上的内容开展学习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行为上的调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设计出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形成清晰的目标意识,有助于提升课堂学习评价实施的效果。

(四)立足教学过程,开展过程评价

在“素养为本”的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来实施教学活动和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并且让课堂学习评价的结果渗透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实践中,真正体现出课堂学习评价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价值。同时,教师需要结合课堂学习评价的内容优化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性的学习评价。

比如,在《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评价量表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笔者实施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初识物质性质探究认知模型。将分析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报告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素材直观且学生比较熟悉,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并且也让学生意识到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紧扣本节课的思维认知模型。环节2:进行铝的性质探究,初建物质性质探究认知模型。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有关铝的知识和使用铝制品的生活经验,引出两者的认知冲突,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教材中铝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也是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再次紧扣本节课的思维认知模型。课堂上,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及时地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物质性质探究认知模型。环节3:进行过氧化氢分解条件探究,初建物质变化探究认知模型。通过对双氧水分解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初步构建物质变化探究的认知模型。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评价,培养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等实验素养。环节4:小结归纳,修正物质性质和变化探究的认知模型。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模型显性化,思维模型结构化。环节5:探究影响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因素。通过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探究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根据物质性质探究模型,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给予正面评价。本环节教学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课堂学习评价,不仅能诊断和发展学生应用本节课构建的认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还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科学设计的实验探究素养。

通过立足教学过程来实现课堂学习的过程评价,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体现出来,讓教师和学生自己都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让评价具有更高的价值。

(五)借助评价数据,指导教学工作

开展课堂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获得了学生反馈的评价数据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对数据中隐藏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素养水平,调整规划下一步教学计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方面,教师应当形成差异化的教学观念,对不同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析,尤其要重点观察后进生和质优生。对后进生的评价结果进行重点的研判,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给予辅导和帮助。对质优生的评价结构要建档立案,时刻跟踪并逐一指导,让他们能够在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学习,全面提升化学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在评价之后对不同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反馈要尽量及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评价的价值。

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素养、思维品质、智力发展、能力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实际表现,不能只看重学生在智力上的成长,如教师可以通过评价量表中的信息来发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合作学习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当发现学生存在不足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改正提高,从而把课堂学习评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结束语

课堂学习评价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调整教与学的活动,构建教、学、评更加具有一致性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素养为本”的理念出发,系统构建课堂学习评价体系,建设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从而真正发挥出课堂学习评价的作用,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并用学习评价反馈出的信息来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陶庆新,贾莹.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中国教师,2022(12):99-101.

[2]方圩滨.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2(25):156-158.

[3]王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21(52):41-43.

[4]蔡玉波.试论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评价[J].当代家庭教育,2021(35):118-119.

[5]李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评价”(课题编号:MJYKT2020-7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素养为本高中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素养为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化学学科“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素养为本”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尝试和反思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