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萸散热敷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胃底折叠术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2-05-31 02:16王新波罗冰清王志华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胃底

刘 斌,王新波,罗冰清,王志华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十二指肠中内容物反流到咽喉、食管、口腔及呼吸道进而引起机体出现各种不适体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临床治疗GERD首选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且并发症严重时需手术治疗[2]。1991年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应用于GERD治疗中,该术式疗效可靠、安全性高[3],但行胃底折叠术后可引起患者消化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常见的如腹胀、吞咽困难、难以嗳气等。我们对行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的患者术后采用香萸散热敷,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01—2021-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的86例GERD患者,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18岁;均符合GERD临床诊断标准,即伴有不同程度胃灼热、反流、背部或胸骨后疼痛不适、喘息、咳嗽、剑突下顶胀感;均伴有不同程度胃肠功能障碍;均符合胃底折叠术适应症。排除标准:排除胃底折叠术手术禁忌症及既往胃、食管等部位手术史、胃肠道恶性肿瘤、急性消化道溃疡、术前有习惯性便秘、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存在腹部热敷禁忌症者;研究途中退出者;手术失败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0~62岁,平均(42.15±2.36)岁;病程2~5年,平均(3.15±1.23)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19~65岁,平均(42.18±2.31)岁;病程1.5~6年,平均(3.17±1.2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相关事宜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务人员完成胃底折叠术,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术后6 h应用热水袋热敷腹部,试验组术后6 h香萸散热敷腹部。香萸散制作方法:200 g小茴香与100 g吴茱萸混合,微波炉加热1 min,待药味溢出后,将其装入20 cm×25 cm棉质布袋,热敷前注意温度,确保接触到皮肤不会产生灼痛感即可,将其热敷在患者腹部,注意避开腹部伤口,每次热敷30 min,在此过程中若香萸散冷却可再次加热。2次·d-1。7 d为1疗程。

热敷前与1疗程后抽取患者静脉血4~5 mL,3 000 rpm 4 ℃离心12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2.2 热敷前后胃功能指标比较

热敷前2组患者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热敷前后胃功能指标比较·L-1)

3 讨 论

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若保守治疗无效或伴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2,5]。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逐渐应用于GERD治疗中[3,6],常见术式有Niessen法、Rossetti法、Toupet法等,其中Niessen法作为治疗单纯GERD的首选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7]。GERD患者行胃底折叠术,虽创伤较小,但依然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损伤;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胃肠道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机体激素正常分泌受到影响,胃肠蠕动减缓,可引起便秘、腹胀等并发症[8]。临床治疗以禁食、胃肠减压、及时补液、营养支持等为主,在缓解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整体疗效欠佳[9]。中医认为胃底折叠术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属腹胀、痞证、肠痹、肠结等范畴,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敷贴、针灸、灌肠、耳穴压豆、足浴等可减少口服用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10]。

香萸散主要成分为小茴香与吴茱萸,二者加热后热敷在患者腹部,可发挥温经通络和行气活血功效[11]。小茴香中含有大量茴香油,受热后透过患者腹部皮肤表层,刺激胃肠神经血管,可达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胃肠蠕动的功能,将存积在患者体内的气体排出;吴茱萸具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等功效,与小茴香合用,协同发挥温肾暖脾、疏通脏腑经脉功效,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提高胃泌素水平,促进胃酸分泌[12]。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香萸散效果良好。

综上,行胃底折叠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应用香萸散热敷,胃肠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胃底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