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借助技术优势,以读者为研究重点,提高服务平台的个性化需求与智慧网络构建,并根据图书馆来访人员的不同特征,提供适合的文献资源,从而实现整个公共图书管理行业与服务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形成共同进步与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帮助文献、图书、服务、读者、智慧平台等多种要素结合在一起,以此形成文化互动交流的共享模式,并实现对文献整理,资源配置优化和升级的新型智慧服务模式。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1 — 0146 — 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数据的运用频率逐步上升,这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模式改革带来了较大机会与挑战,在传统图书服务的模式下,存在整体体验较差、资源稀缺、国内数据查询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对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与升级,发挥云计算、计数下的智慧服务优势,重视读者的需求与体验,扩大国内资源规模,构建自动化个性化的新型共享平台。与此同时,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平台将以人力、物力和自动化技术为更新方向,通过收集读者数据和信息,形成新时代的服务形态,为更多国内读者提供高质量与便捷的智慧服务平台。
一、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背景与相关技术
(一)构建背景
自国内针对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构建与创立以来,国家图书馆是最早开展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机构之一,且承担着国内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目前一项重点的文化开展项目,代表着国家第一个图书馆数字化工程的创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升级,众多省市的公共图书馆紧跟国家脚步,迎合科学技术发展潮流,不断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在云空间数字化和智慧服务平台实现重要转变,并以此形成一系列具备个性化、专业化和地域化的平台构架,最终使公共图书馆的项目构建、数量、占地面积、信息化平台建设、数据储存能力以及资源整理上都实现了显著提升[1]。除此以外,针对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政府颁布有关文献管理系统、读者信息数字化、储存用户登录、资源发布、服务模式等一系列优化政策,使图书馆实现文献数字资源和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并满足更多不同地域读者的阅读需求,使国内公共图书馆从传统的线下模式转向新时代智慧平台的转型与提升[2]。综上所述,在国家与公共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多个地区开展智慧图书馆平台的推广工程建设,为提高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二)技术支持
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持主要以当前5G网络、云空间、大数据基础等新型信息技术,使其内部文献整理工作、资源获取和服务提供等项目进行升級与完善,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同时投入智能识别系统,例如人脸感应技术和指纹感应技术等,使公共图书馆的传统入馆方式进行更新,提高图书馆的安全管理意识,实现无卡化入馆[3]。除此以外,针对智慧服务平台的信息系统更新工作,应使用当前大数据技术充分记录读者的文献需求种类、题目和具体要求,以此开展分析与整理,为读者的后续阅读提供数据支持[4]。与此同时,智慧服务平台可依据现代智能感知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完成对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升级,使其与图书馆客户端和浏览历史记录进行深度结合和互关,从而为更多读者提供有效信息,并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读者,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依据大数据优势,为其提供符合职业需求学术研究以及相关理论指导文献,从而节约读者时间,展开更多个性化服务,将馆内自助服务与智慧服务高效结合,最终实现国内整体公共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公共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方向
(一)知识关联方向
公共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将现代智能技术与读者需求相互融合,高效调节馆内资源获取流程的细节部分,并将数字化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建设项目,同时依据知识资源的组织存储和关联性,使其根据相关具体内容来建立平台模型,以此构建网络关系图,从而实现智慧图书馆对线上信息的高效管理与查询,为更多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提供海量知识、资源文献查找和相似学术文件等功能,最终实现知识的自动化管理与共享[5]。
(二)个性定制方向
智慧图书馆的主要优化方向在于独特的服务模式,使更多读者掌握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查找方式和交流平台用法,实现大数据管理下的服务模式多元化、查找服务在线化、互动沟通及时化和查找模式自动化,以此打破线下实体图书馆与线上图书馆的空间束缚,构建出全方位、全时段与全地域的智慧服务平台[6]。与此同时,在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背景下,其将与文献资源用户需求信息和介绍等众多数据进行统计和匹配,为更多类型的读者量身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打破场景、年龄、时间和地域的束缚,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根据多维立体影像和VR技术等现代科技,提高智慧平台的浏览模式,使读者完全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以此获得充实的学习体验[7]。
(三)集中管理方向
公共图书馆智慧平台构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馆内资源、服务和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升级工作,从而帮助其更具备专业、便捷与高效的特点,并通过线上平台的构建,使图书馆的传统实体模式转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趋势,实现文献资源和用户信息的整合与高效应用,以此用户在查阅资料和提交信息等工作方面更加安全快速和高效[8]。除此以外,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共享平台构建将淡化硬件设备的使用,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项目逐渐向线上靠拢,将分散的实体设备更好的集中到一起,以此增强馆内的集中管理,为数据平台的互动与共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以外,线上平台的构建将实现服务和管理的按需分配模式,大幅度提升人力和财力的利用效率[9]。
(四)阅读高效方向
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平台构建将依托于现代服务模式中的智能感知技术,形成国内管理工作与线上平台的高效对接,并基于云空间和大数据技术,帮助互联网平台的服务模式更加高效和便捷,以此实现各地阅读者的自助查询与其他服务。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运用现代5G网络、VR技术、物联网构建和3D立体模型技术,对图书馆的虚拟空间进行优化和升级,为各地域图书馆的读者之间以及图书馆与资料之间的相互关联提供交流平台,使读者能够在众多服务模式中快速找到所需内容,以此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同时通过最少成本获得更高的价值服务[10]。
(五)行业优化方向
公共圖书馆智慧共享平台的构建,将充分实现国内各领域和各类文献搜索平台的结合和发展,并促进更多专业的知识平台的现代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形成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11]。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将通过智慧平台的信息整合技术,实现与外界互联网平台的沟通和互动,从而为智慧平台的优化升级工作提供帮助。除此以外,共享模式的推动将融合多种资源服务的供给方式,充分推动国内个性化定制延伸服务和数据整合等新业态的发展,为其他领域的智慧化提升形成正面实例,为建设智慧形城市、阅读型城市与学习型城市提供技术支持,使更多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新型知识服务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内容分析
(一)提高图书馆的查找效率
在新时代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平台创设应转变传统思维,提高图书馆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和搜索方式的个性化构建,实现传统馆内工作在智慧平台的优化与革新,全面构建无卡阅读、智能搜索、个性化借阅以及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等现代化阅读体系,并通过5G网络、互联网与云空间技术的发展,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领域的传输效率和查找时长,在节省财力与物力的同时,减少用户的时间成本,以此达到对传统人工作业模式的改革与优化[12]。除此以外,智慧平台的借阅身份验证可以依据现代智能检测仪器和虚拟书架等内容完成互通效应,使智慧平台的书库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实现对文献记录保存、匹配、分析等工作的高效管理,改变传统工作人员查找实体资料需要较长时间和效率较低等情况,增强资源的高效利用[13]。基于此,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平台应构建出高效、灵活的文献搜索模式,提高文献的实际价值,扩展传统人工作业下的职能需求,实现互联网、云空间和信息模型等现代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响应国内对公共文化需求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图书馆的共享管理
文献知识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资产,也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书面记录证明,因此文献知识的数据化整理和分析具备关键价值,从而决定对公共图书馆智慧平台的发展与优化重点放在数字资源储备中,将未来各个领域的重要资产进行存储,为国内数字服务体系的构建起到决定性作用。除此以外,通过多年的积累和保存,公共图书馆拥有较多的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将成为智慧平台的数字资源储备,并成为众多读者和企业的发展依据和价值需求,因此其数字资源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平台建设应依据云空间、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科学技术,实现数字资源的资产化升级,并推进其从服务模式、创设理念和管理形态等多角度的革新,最终衍生出智能化交流、个性化定制以及服务型新形阅读方式,推动数字资源与实体文献的结合与匹配[14]。综上所述,文献资料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管理项目之一,数字化管理理念的构建将促进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共享平台的交流与沟通,使数字资源成为平台的重要资产价值,从而提高对实体文献的保护工作,解决难以交流共享的传统难题。
(三)实现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针对公共图书馆智慧平台的构建,应依据国内对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传承方法以及范围传播影响内容的解读,实现共享平台的多元化、多领域和多媒体传播,并依据现代技术平台对资源文字进行处理,使其内容进行识别与整理,最终实现对共享平台的服务模式优化与升级工作,帮助国内对公共文化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使以往传统图书馆中难以被查阅到的传统资料在新模式的共享下重新被更多人阅读,从而帮助更多读者接触到种类丰富的资源、服务与体验,同时共享平台可通过大数据整理和匹配,为更多读者的阅读喜好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15]。
(四)实现图书馆的领域交流
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平台构建将以线上虚拟书架、沉浸式阅读以及多领域互动的崭新服务模式为创新优化重点,并利用云空间的同步作用,为更多读者提供高效、流畅和真实的服务体验,同时基于虚拟书架、购买模式和借阅模式的全方位应用与大量服务场景,可提供更多阅读方案和线上文献资料,改善传统的地域约束,形成文化、娱乐、交流、学习、数据查询和文献分享等一体化智慧空间,满足更多高品质读者的阅读需求[16]。除此以外,公共图书馆的智慧空间构建可满足国内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且通过虚拟设备的安置和升级,实现对电子文献的动态监测和控制管理,推动智慧平台与线下图书馆的协调与同步发展,也可增强公共图书馆与地域内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的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项目,从而构建出一体化的公共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文化的多领域需求,满足读者的更多需要[17]。
结语
智慧平台是公共图书馆对文献进行数据化和自动化的升级产物,使其在动态监测信息共享和个性化应用的创设中达到最佳的服务模式,在此期间,仍然有更多内容需要研究和发展,从而实现智慧平台的升级与突破,以此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平台构建意义,并要求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支持,最终推动国家对文化服务建设和战略规划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 考 文 献〕
[1]谭璐.“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策略[J].图书馆学刊,2022,44(07):61-64.
[2]SAKR, YASSER, MOREIRA, CORA L.,
RHODES, ANDREW, et al. The Impact of Hospital and ICU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Outcome in Critically III Patients: Results From the Extended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Study[J].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5,43(03):519-526.
[3]林静.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79-180.
[4]CASSINI,ALESSANDRO,HOGBERG,LISE
LOTTE DIAZ, PLACHOURAS, DIAMANTIS, et al. Attributable deaths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caused by infections with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in the EU and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 in 2015: a population-level modelling analysis[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9,19(01):56-66.
[5]潘伟男,邓水秀,廖跃文.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构建与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8(34):15-16.
[6]薛卫双,钟欢.“技术+人文”:基于FOLIO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06):36-42,10.
[7]余奕,贺彦平,唐宏斌,等.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42(03):58-63.
[8]HASTEROK R, MARASEK A, DONNISON IS, et al. Alignment of the genomes of Brachypodium distachyon and temperate cereals and grasses using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landing wit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J]. Genetics: A Periodical Record of Investigations Bearing on Heredity and Variation,2006,173(01):349-362.
[9]秦中云,杜建萍,马栋萍.云计算环境下多校区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9(S01).
[10]KIRKEGAARD, HANS, SOREIDE, ELDAR, DE HAAS, INGE, et al. 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for 48 vs 24 Hours and Neurologic Outcome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7,318(04):341-350.
[11]张鼎.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读者咨询服务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01):89-92.
[12]邵波,单轸,王怡.新一代服务平台环境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业务重组与数据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02):27-37.
[13]MURASHIMA K, KOSUGI A, DOI RH. Th
ermostabilization of cellulosomal endoglucanase EngB from Clostridium cellulovorans by in vitro DNA recombination with non-cellulosomal endoglucanase EngD.[J].Molecular Microbiology,2002,45(03):617-626.
[14]钟欢,王天一,马秀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3):129-136.
[15]兰利琼.“智慧图书馆”与“未来学习中心”的内涵耦合——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2(09):74-79.
[16]MEIS, S., SPEARS, B. M., MABERLY, S. C., et al. Sediment amendment with PhoslockReg. in Clatto Reservoir (Dundee, UK): investigating changes in sediment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phosphorus fraction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93(01):185-193.
[17]童忠勇.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智慧化服务模式探索——以國家图书馆读者云门户网站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1):80-83,98.
〔责任编辑:包 阔〕
收稿日期:2022 — 11 — 06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JKY40155)。
作者简介:张锐(1976—),女,黑龙江甘南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