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文本、图像、视频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内容进行多模态分析,总结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时所采取的话语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文本中出现了话语建构重点有所转变、话语建构方式出现转变、话语主体发生改变等话语新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图像所呈现的话语特征包括基于宏大叙事,从历史中寻找线索;近景视角展现,从互动中拉近感情;巧妙运用隐喻,从象征中凝聚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视频话语特征则有纳入政治框架,体现国之大者;采取转喻策略,共享文化符号;善用容器隐喻,促进心理认同。
【關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 话语 隐喻
话语是围绕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它包括话语的生产过程、解释过程以及话语使用的情景(特定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提出话语分析这一术语以来,话语分析在语言学、新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运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上通过文字等语言符号表达话语意义的形式已经被多重符号系统所代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话语分析也要从单一的文本模态进入到多模态。
当前传播学领域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的使用多集中于图文配合的分析,常用的方法为多模态隐喻。本文试图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梳理近年来主流媒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时采取的话语特征。
一、杂志(文本)话语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选取内蒙古党委机关刊《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9期—2020年2期(简称前期)和2020年9期—2021年2期(简称后期)两个阶段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话语特征的变化趋势。
(一)话语建构重点有所转变
前期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道,多数还是聚焦民族团结进步领域,话语建构的基础尚未脱离传统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是偶尔提及,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提出的“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自觉性不强。后期则完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多角度切入,全领域铸牢,表现出了话语建构重点的转移。
(二)话语建构方式出现转变
前期以一般性的综述和通讯报道为主,擅长宏观叙事,但政治性方向性较弱;表达生动活泼,但思辨性理论性较差。而后期从言语特征、关系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话语构建形式。
从言语特征上看,一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从文章的题目中,我们看到,诸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入理解和坚决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体现出强烈的政治领导力和社会号召力,“坚定不移”“坚决”等词语表明说话者的决心,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二是问题导向、重点突出。2020年9月份后,《实践(思想理论版)》密集刊发相关理论文章,重点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议题。
从关系特征上看,主要厘清下面以下几种关系: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是并列关系,但在学习使用上并行不悖。二是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赋予中华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实践需要以及符合人民需求的强大生命力,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集大成。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中华文化的大发展,是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
从心理特征上看,以强化“五个认同”宣传为主。一是符合当前形势。从“两个离不开”到“三个离不开”,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说明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所包含的56个民族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前,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二是符合心理预期。“五个认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政治心理趋向,在少数民族地区其认同度更具凝聚社会共识、统一思想、激发建设热情的功能属性,为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话语主体发生改变
前期和后期的表达主体、论述主体和供给主体均发生了一定变化,这种变化趋势一方面来自宣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杂志本身争优升位、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表达主体看,逐渐由本土专家向外扩展、向高攀升,作者水平更高。后期约请国家级研究机构长期从事民族工作研究的学者撰稿,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的王冬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平维彬、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宋月红等,而前期发表的2篇理论文章均来自于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民族理论教研部的胡清惠教授。
从论述主体看,逐渐由立足内蒙古到跳出内蒙古,政治站位更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了“守望相助”的要求,其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对于做好民族工作也是一样,需要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前期讲内蒙古的人和事多,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后期则倾向于站在“天安门城楼”想问题,多从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大局出发,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势出发,内容的理论性、政策性更强,政治站位更高。
从供给主体看,逐渐由一般性宣传上升为主题宣传和规模宣传,影响范围更广。前期的宣传具有“季节性”,一般到民族团结进步月才搞一次集中宣传,总体发稿数量少,难以形成宣传的集群效应,传播效果一般。后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发稿量显著增长;在往新媒体平台推送的过程中,也注意此类稿件的上稿量。全媒体平台同时发力,形成规模宣传,大大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另外,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适应广大群众阅读,突出既讲情又讲理,不仅面向理论工作者,更让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
二、推文(图像)话语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内蒙古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抚养“国家的孩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的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本文选取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2021年9月24日推文《幸福,像“花拉”一样!》,分析推文(图像)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特征。
(一)基于宏大叙事,从历史中寻找线索
将宏大叙事从小处入手、到细处落实,表达时代精神,让观看者拓展视阈、深度共情。图1属于叙事意义再现,画面中4人的目光聚焦在展板上,形成带有方向的矢量,把观看者的视线也拉到展板上,凸显“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意义指向,体现出一种认同和肯定的心理表征,进而让读者产生共情。图2属于概念意义再现,一方面,历史图片能够为现实提供佐证,强化观看者历时态的纵向认知,提升观看者对信息准确性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与图1密切呼应,成为图1画面物理上的展开和延伸,使观看者从图1体验到的情感得到延续和升华。
(二)近景视角展现,从互动中拉近感情
通过正面视角和近景镜头,体现各民族和谐互动以及与受众亲密友好平等的关系。图3展现出的亲近距离,拉近了参与者与观看者。巧妙设定的距离和水平视角使观看者如同置身于画面之中,仿佛就坐在参与者的旁边,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而“教邻居制作蒙古族服饰”这一行为本身就体现出仁爱、助人的品行,加之亲近距离所营造的现场感,更能强化观看者对参与者大爱无私、和蔼可亲的印象。图4通过黄色衣服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并将儿童置于核心位置,所有目光都向此聚焦,而儿童的目光又投向汉字启蒙书本,托出画面呈现的核心信息——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离不开语言相通,学习和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重要方面。
(三)巧妙运用隐喻,从象征中凝聚共识
著名语言学家巴赫金曾提出“哪里有符号,哪里就有意识形态”。多模态隐喻作为一种帮助人类理解并认同某种观点的符号,具有重要的社会交互性,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图5反映了社区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隐含意义表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不管你是哪个民族,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始终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代相传的根本保证。图6在灯光下展现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隐含意义表明,由多民族组成的家庭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幸福地生活,“光”预示着光明的未来,也预示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
三、影片(视频)话语分析
推行使用统编教材,是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有利于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交往交流交融。2021年中央4套播出的5集专题纪录片《统编教材》,全面反映了统编教材在思想政治建设、家国情怀培育、历史文化传承、现代素养培育和人文情操陶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讨论《统编教材》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特征。
(一)纳入政治框架,体现国之大者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党之大计。教材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因此,必须将统编教材纳入政治框架来考量,第一集《国家事权》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例如,在一开始的历史片段中,出现了中南海、毛泽东、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人民政府等象征着政治和主权的画面,传达了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工作的深深关切;其后出现的教育部文件及人民大会堂近景、内景、远景,则将教材建设摆到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并从权力视角对这项工作的坚决落实予以明确。
(二)采取转喻策略,共享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不计其数、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符号“记忆场”。“建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就必须采用建立符号文本集合的形态,将一系列具有差异性的象征符号通过现代叙事的编织凝结起来,从而建立一种转喻性的联结机制,通过各个符号对不同群体的聚拢,以连贯叙事和核心精神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大认同。”根据以上观点,统编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符号文本集合”,它把所有“差异性的象征符号”通过教材编写组织起来,集合不同民族对应的文化符号,最后形成各民族认同、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也就是说,统编教材作为一种中华文化符号,可以转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统编教材》纪录片表面上展现了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的产生过程、体系设计、推进措施和使用情况,实则通过转喻手段隐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过程。
(三)善用容器隐喻,促进心理认同
容器隐喻,就是用容器状意象图式表征抽象概念。一般说来,与个体亲密度高的人在容器内,与个体亲密度低的人在容器外;相同类别事物在同一容器内,不同类别事物不在同一容器内。容器隐喻可以非常恰切和形象地说明中华民族是共同体,各民族同胞都是手足兄弟,是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素材。“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种容器隐喻,把中国看作一个容器,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统编教材《语文》第一页就是这样一幅图画:56个民族的小朋友,欢聚在天安门广场,每个人都穿着他们民族的服饰。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贯穿整套统编教材的一个核心理念,当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重要载体。
四、结语
当前,传统上通过文字等语言符号表达话语意义的形式已经被多重符号系统所代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话语分析也要从单一的文本模态进入到多模态。近年来,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呈现出新的特征,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手段,可以窥见这种话语转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文本中出现了话语建构重点有所转变,从分散的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转变为完全聚焦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的宣传。话语建构方式出现转变,新的话语特征表现出立场坚定、态度鲜明,问题导向、重点突出,以强化“五个认同”宣传为主,侧重厘清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话语主体发生改变,逐渐由本土专家向外扩展、向高攀升,作者水平更高;逐渐由立足内蒙古到跳出内蒙古,政治站位更高;逐渐由一般性宣传上升为主题宣传和规模宣传,影响范围更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图像所呈现的话语特征包括:基于宏大叙事,从历史中寻找线索,表达时代精神,让观看着拓展视阈、深度共情;近景视角展现,从互动中拉近感情,体现各民族和谐互动以及与受众亲密友好平等的关系;巧妙运用隐喻,从象征中凝聚共识,展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景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视频话语特征有纳入政治框架,体现国之大者,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转喻策略,共享文化符号,以连贯叙事和核心精神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大认同;善用容器隐喻,促进心理认同,为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好素材。
【本文为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青年理论骨干专项课题“全媒体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机制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ZQN0003)】
参考文献:
[1]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2]曾明,龚婷,戴登云,彭佳,张友,刘兴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划定原则及类型特点[J].民族学刊,2021.12(07):1-8+102.
[3]张积家.容器隐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国民族教育,2018(11):9.
作者简介:李贵文,实践杂志社编辑,硕士研究生
编辑: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