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轲
【摘要】把“问题串”与初中数学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问出水平,问出创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出来,使学生的思想保持在活动状态中,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形成整体的认识系统,从而促使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串”;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所谓的学习问题串,是指在我们完成实际知识学习任务的过程活动中,围绕某一重要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递进式的有层次的进行细心的研究、分析所设计并形成的一组具体的设计问题,是形成发散型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思维起点,是支撑我们自觉驱动学习能力前进的一股最基本的内在精神动力,更多的是实现自我超越、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的一支有力助推器.
在我们初中数学教育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能时刻地注意和善用数学问题串,优化整个课堂数学学习知识过程,发散优化数学课堂思维,提升自主数学学习能力.
1 “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1 加强教学的引导性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尤其是对于每一新学章节的最后一节课进行的教学,学生真正的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的课堂反应的速度慢,课堂能够打开新局面的效率低,这时课堂整体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在初中课堂教学开始阶段中能开个好头,则能够起到有效地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问题串教学法同时还能够有着良好的课堂引导及启发作用,能够及时地在课堂内容的导入等学习环节内快速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激发了广大学生主动地学习热情,营造一个愉快学习的高效课堂氛围,帮助到学生轻松地找到快乐学习的状态.在通过设置问题串形式来进行课业前导入学习时,要重点注意到问题要设置的知识的具体难度,尽可能选择一个难度较为熟悉且被学生易解答的问题,把握学生对当下的课外学习内容热点,选择部分生活环境中较熟悉掌握的、感兴趣的课外内容知识点作为设置问题时考虑到的核心元素,让学生同时能够充分地利用平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理论和一些原有的实践经验.
例如 在“同类项”单元这一知识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们便可以首先对教室环境中的一些常见物品进行分类并进行课前导入,让所有学生逐步对所在教室范围内所有的具体的事物一一的进行基本分类,并能逐步地阐述自己的分类规则和标准,从而能够进一步使学生更清晰具体和深刻地去认识到“同类”这一概念,进而再去引出下面的同类项教学.
1.2 注重“问题串”的完整性
问题串教学法相比起以往的提问方式教学法,最突出的特色优势之一就是它采用的是“串”理论,即所谓问题串是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系统科学的提问法教学,整个数学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问题都与提问方法是有着内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在问题逐渐地深化的过程中,带动着学生在整个知识思想层面上同时的发展,使教学课堂中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层次感.
数学知识系统内部同样也存在着很密切的联系,问题设计和提问方面的完整性是对数学课程系统完整性的重要表现,唯有保证所有具体课程环节都保持着紧密地联系,才能够最终保证数学课堂的有机完整性.
1.3 把握“问题串”的启发作用
初中阶段的相关数学知识存在一定高度的抽象性,要能够使广大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解并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可以做到确保学生能够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比较灵活地选择数学技巧方法以及所对应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在使用数学问题串的教学方式时,要注意了解这些问题串的基本启发作用,并指导每个学生去对抽象的知识串进行全面深刻地研究,明白各種数学概念、定义等形成过程规律和一些基础元素,使广大学生在对基础数学知识有更多深刻了解.
2 “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践过程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合理掌握运用好“问题串”公式,使全体学生逐步理清整个课堂教学知识脉络,明确数学学习活动的重难点.
在具体设计相关内容问题时,教师一方面要着重根据学生对有关知识理解掌握的实际程度和考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课堂对问题作出自己相应判断反应时,教师亦要能根据这些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正确适当的思维点拨,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领会本节所学知识内容,提高这些学生自主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老师带领初中年级学生一起共同研究学习《平行线》这节课时,首先,在老师使全体学生都初步掌握学习本节知识方法和产生了大概性的了解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老师自己手中事先已预先准备并制作好的平行线“问题串”知识一一的讲解出来,让初中生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去学习掌握平行线的一些有关概念,知道各种平行线最常用的标记方法以及各种平行线的相关概念的一些错误判定及处理方法.在老师带领班级学生认真进行观看幻灯片内容讲解的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们应该适时鼓励让这些学生可以同时针对一些其感兴趣的或者对幻灯片知识内容产生较大质疑的问题疑点及时予以大胆及时地提出,并要及时地与所在班级的学生之间一起进行学习、及时进行相互沟通探讨.
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做出合理的评价分析与修改,让学生迅速清楚其在自身解题思维中存在的错误及其思维节点,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学生以后面临逻辑上相应的问题时,了解逻辑思维问题的主要方向与方式.
最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状况,把课本中存在的较为频繁发生的错误点,作为本章典型教学例题再加以较深入的解决,使初中年级学生在课后就此问题进行再复习并进行再次探讨,这就能够切实帮助学生逐一攻破本章关键点,从而培养学生对解决疑难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将“问题串”的方法引入到日常课堂的概念知识点的学习及讲解等教学训练中,能充分达到以多角度、来更好地去培养并引导每位学生去换位观察思考、解决分析问题等基本解题思维能力.
在日常课程教学训练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去细心地观察及分析学生们在日常课堂活动上的表现,及时科学的去对每个问题层次作出合理调整,让学生均能轻松掌握数学相关的基本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2 启发学生思维拓展
在初中数学中,概念型的数学问题往往占比不少,作为教师在对概念型的数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积极采用“问题串”,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所讨论的目标是什么?“概念”成立的条件有哪些?“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又该如何去区分新旧概念之间的差异?
例如 在对“对顶角”这个数学知识点进行教学实践环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按照“对顶角”的概念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
教师可以尝试根据所要教授学生的概念型数学知识而设计成几个角度的思考问题:
首先,将两根大木棍从中心位置用小钉子分别钉住固定起来,然后就形成了四个角,那么根据上面这四个角的形状大小我们是否可以实现这任意四个角度的转变呢?
其次,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事物,我们一般都可以直接地用一些图像符号的形式去表示,比如那些相互交叉连接的道路、剪刀等,同学们知道它们的“角”又是一个怎样独特的有意义的存在吗?
再次,剪刀其实也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比较常见的小工具,如果把这个工具用一个图形符号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个工具剪刀内的各个角落之间在其相对的位置关系上相对形状大小关系上它到底又有着什么样的相互联系?
最后,根据上述讲的几个问题及受到的启发,同学们想想自己将来是否还可以再用一句自己认为熟悉的话去归纳概括并得出这样一个对顶角的概念吗?那请问除了对顶角,同学们对于平时的余角和补角等问题又都有些什么概念的认识呢?
在上面的这一串层层递进式的图形学习的问题中,学生可以做到直接从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到直接地感知抽象几何图形,再进一步深入到理解抽象平面图形知识中涉及的基本数学概念,跟着数学老师给予的数学思维启发深入进行学习.
2.3 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普通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提出探究问题和解答探究问题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常用教学方法与解题常规环节,不过因为受传统科学教育的理念方法的双重影响,不少问题是以封闭思维形式来出现,即探究问题中的假设条件已经确定、结论基本明确,虽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夯实数学基础,但往往他们自己的空间思维却因之受到某种限制,很难顺利向高阶探究方向发展进化.
初中数学教师要在一些具体例题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中,尽可能围绕中学课本知识适当的补充一些数学课外素材,灵活地设计开放性意义的假设条件问题或问题结论,建立数学开放性问题串,启迪初中学生丰富的开放性思维,拓展出他们丰富的自主学习空间.
例如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程的教学设计情境中,教师首先应尝试先通过要求每个学生都分别出示一张课前严格按照本课程要求而预先剪接设计好的几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模板来验证对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判定为全等形的同时,让每位学生代表他们本人來逐一回答在裁剪设计方法上的具体设计理论依据,借此方法来检验复习对全等三角形进行判定的正确原则及处理方法.
教师还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用“如何判断三角形相似呢?目前你掌握的方法有哪些?”指引每位学生根据各自学科知识基础能力与对社会认知及发展水平等开展充分讨论提问以及学生自主地回答,鼓励了学生既能大胆畅所欲言,从而自己也能够对课上的数学学科知识充满着无限探究和求知欲望.
此外,教师们通过设疑:“你们认为可以从哪着手研究?”来帮助引导初中年级学生们对类比三角形全等定理的几种基本判定以及推理证明方法等来进行猜想,同时老师又可以利用多种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等来展示一般的类比全等三角形定理中的某些基本的判定过程与基本定理,组织初中年级学生自己去进行尝试验证并成功证明出本节命题,帮助学生引导使他们真正快速地掌握本节课需要用到的这几个数学的公理.
基于以上所举出的这些案例,教师可尝试通过使用一些开放性设计出的数学问题讨论串,为我校广大初中学生群体提供一些更加丰富与深入的数学理论及思考方式空间,进一步地拓展与发散来培养提高批判性的科学观察理性思维,让他们将来能够逐渐学会合理地运用一些数学的类比化的逻辑或推理思想方法去观察猜想某种事物和分析或证明某些逻辑命题,增强其理用化与回归理性思想方法解决简单数学问题需要的数学思维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问题串”这一可以大幅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与现有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问出教学水平,问出数学创意,把初中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初中学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极大乐趣,进而大大强化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柳华.以“问题驱动”促深度学习[J].基础教育研究,2021(18):21-22.
[2]杨璐.问题串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