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曦 蔡静远
【内容提要】根据对《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的观察分析,技术赋能、云端互联、多维融合成为主流媒体两会报道的发展趋势,蕴含在技术和内容变革背后的是对用户个体需求的再发掘。
【关键词】两会报道 技术赋能 新型在场 媒体融合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的平台,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在两会期间,主流媒体传播两会声音,架起两会和普通民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两会报道更是被戏称为各大媒体“秀肌肉”时刻。我们选取《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2022年两会期间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赋能、云端互联、多维融合是今年两会报道的突出特点。
一、技术赋能:超媒介的虚拟真实感
2022年两会,《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在新兴技术的驱动下,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新的科技手段为内容采集、内容制作等多方面赋能。
在内容采集方面,以VR、全景相机为支撑的现场影像传输让记者能够在云端与委员面对面采访。疫情防控之下,2022年的“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依然以线上视频为主要形式,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记者在梅地亚中心,通过大屏视频连线的方式完成采访。2D影像采集之外,使用四目VR全景相机对现场进行全景影像的实时采集,同时搭载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进行传输,记者可以佩戴VR眼镜观看委员通道的现场,与委员面对面采访,用户也可以在移动端进入全景现场,从而“沉浸式”参会,提高参与的现场感。
各类人工智能、AR技术还在内容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光明日报》延续去年的“AI数说”栏目,以AI主播在虚拟演播室解说的形式,讲解医保、教育、抗疫等涉及国家民生的重要数据;《工人日报》依托百度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技术推出虚拟主播度晓晓,以3D动画人物的虚拟形象播报新闻;《中国青年报》打造虚拟动漫形象“豹小花”“青小豹”,与主持人互动播报新闻。AIGC是在PGC、UGC之后的一种新型内容生产手段,指运用人工智能自动生产媒介内容。AI主播、虚拟主播整合了3D建模、多模态交互、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能够根据内容的情感色彩自动调整语调、动作,不会出现真人主播可能面临的播报失误等问题,生动准确。AI主播在文字内容产出后即可完成播报,不需要现实的布景、调试录制,一臺电脑即可完成,大大提高媒体的生产效率。除了AI主播外,《光明日报》推出创意舞蹈《议》,运用AR技术,让饰演荀子、孔子的舞者从画卷上出现、在画卷上起舞,呈现出一幅古人谈政议事的生动场景。可以看出,在两会报道的内容制作中,不仅是内容创意对技术的灵活运用,还包含着技术先导,驱动内容制作的创意呈现。
在技术驱动下,两会报道作为当下媒体报道形式创新的先驱代表,日益呈现出超媒介性(hypermediacy)的特点,即通过重复、叠加媒介化,创造出“可被视为真实的丰富感、一种充足的体验”①。无论是VR、AR技术,还是AI主播,都是旨在为内容消费者塑造出一个超出原有的媒介感官体验的产品,VR和AR试图超越图片与视频的平面效果,在视觉上更富纵深;AI主播则可视为单纯图文报道的多媒体呈现,虚拟主播从听觉、视觉和整体感受上,增强用户观看时的亲切、沉浸感。在这种对多感官的充分还原之下,用户的感觉中枢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被还原至一个更为自然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感官的生理特性,体现了媒介技术的“人性化回归”。保罗·莱文森在1979年提出媒介技术的演进可以分为A、B、C三个阶段,在C阶段,原先因技术所限被舍弃的多维度的信息(如色彩、动作、面对面的感觉)在不断被打捞,真实世界的各种元素逐渐被还原。在当下,技术推动新闻不断进行结构化转型,这种转型的终点也许就是保罗·莱文森提出的,对天然状态下人交往、感知的回归。
二、云端互联:隔屏相对的新型在场
2022年是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第三年,今年的两会延续过去两年“云跑会”的形式:“云访谈”“云连线”“云参会”……云端互联依然是这一年两会报道的突出特色,这种云端互联不仅是生产端采访者与被访者的互联,也是内容消费端用户与现场的互联。
在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如上文所述,今年两会大部分采访报道依然在线上进行,委员在人民大会堂、记者在梅地亚会场,两方隔屏相对,在线上完成一系列采访互动,尽管可以借助VR眼镜等设施增强面对面的沉浸感,但云端在线是互动的基础特征。另外,《光明日报》、中青报等媒体推出一批“云连线”的报道,如《光明日报》的“新百年最强音”系列,线上视频连线与代表和委员们对谈;《中国青年报》的“两会青年说”则是线下访谈与云连线相结合,邀请线下嘉宾与代表委员们“云端”同框,共同讨论与青年有关的各类话题。
在用户与现场之间,今年各大媒体的两会专题中均包含“两会直播”入口,通过转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5G直播,让用户通过各个媒体平台都可以一键直达两会现场。5G传输的低延时、少卡顿,与直播画面更高的清晰度,给观众带来更为强烈的在场感。
云端互联的常态化意味着媒介中人与人之间关联性的拓展。传统采访通常以线下形式开展,必须是采访者、被访者与摄像机三者面对面的关联,这种关联方式一直以来是媒体、受众对采访的固有想象。同样的,观众对两会现场的认知,长期以来由媒体的报道构建,几秒钟的镜头与画外音对会议重要内容的概括,让观众与现场之间有着较大的时空距离。但在如今云端互联常态化之下,采访除了面对面,还可以以线上视频、会议、语音连线的形式让采访者与被访者之间产生关联,观众除了看新闻播报、阅读图文消息,还可以在两会召开期间实时进入直播间,与会议现场产生同时性的关联。
关联性的拓展也代表着在新闻中的新型在场,这种“场”的划分不基于相同的物理地点,而是参与主体的注意力、听觉、视觉等感知器官的共在。传播中对在场的定义是指在传播过程中,身体的多项知觉器官的介入,新闻采访中,现场感源于采访者与被访者在思想上的共振,移动直播也让用户随时进入现场,与与会者关注相同的议题,获得更广泛的“在场感”。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广泛推广,可以想象,未来的在场感将是身体直觉系统的更为仿真的模拟,信息时代的“虚拟在场”的重要性可能会取代现实在场。
但需要注意,当云端采访越来越被用户接纳,更需要媒体发挥创意,避免云端互联形式的同质化。当下的新闻报道虽然广泛运用“云现场”的节目形式,但更多是对“在线”的凸显,而忽略对“场”的氛围的营造。这种“场”的氛围不仅源于主体之间视觉、听觉互动,如果始终局限在视频语音连线,内容会缺乏感染力。因此,如何找准云端互联的特点,并将其转换为线下互动所不具备的优势,从用户思维和场景思维的角度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互动感”,是对媒体发挥创意的挑战与机遇。
三、多维融合:回归用户的内容连接
顺应民众的移动化视频阅读习惯,今年两会融媒体报道的突出特征之一是更擅长使用视频讲述故事、传播声音。主流媒体不仅产出一系列丰富有趣的竖屏短视频,还延续了2019年以来通过Vlog揭秘两会台前幕后更多细节的报道形式。如《光明日报》“非凡十年,非凡成就”系列视频,内容短小精悍,故事鲜活动人,通过再现福建宁德连家船民上岸安居和广西仫佬族寻找绿色发展密码的故事,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效娓娓道来。《中国青年报》两会“青年说”和“趣说两会”系列视频,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提案中与青年紧密相关的话题,带来最新鮮的热点解读和专家分析;“快看数据”系列视频联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及时分享两会期间青年群体对提案的关注数据。《工人日报》将来自车间一线工人代表的会议提案剪辑为20秒以内的短视频,在抖音等多平台进行传播。主流媒体的两会报道视频节奏紧凑、话题与用户息息相关,从内容策划到传播渠道,都在积极拥抱移动时代传播规律。两会Vlog则从生活化视角出发,在专业化报道中承载着记者及代表们的人格魅力,极大拉近民众与两会的心理距离。例如《工人日报》分别从记者和人大代表的视角拍摄的“记者直击委员通道Vlog”和“王尚典:我的‘代表通道Vlog”,带领民众沉浸观看政协会议委员通道问答现场、跟随新时代产业工人来到代表通道讲述他所理解的石油精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自两会开幕到闭幕期间持续产出“记者实地探访两会驻地Vlog”、“记者带你多视角体验两会现场Vlog”等更是兼具人格化、专业化特点,完整地记录和呈现着两会召开的全过程。
两会融媒体报道的突出特征之二是数据与各类媒体形式深度结合,增加两会解读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例如《光明日报》推出“AI数说‘十四五开局之年”系列策划,以视频呈现关键数据指标的汇总分析,帮助观看者更清晰地认识当前国情与相关政策;“数说政府工作报告”和“词云海报”系列策划和《经济日报》的“数说中国”特别策划则以图文的形式突出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重要讯息,内容翔实且直观易读。
两会融媒体报道的突出特征之三是互动性,更注重与用户的交互和对话。如《经济日报》官网特别策划“全视野解读地方发展关键词”栏目,用户可以任意选择某区域,查看其2021年经济增长数据和发展关键词。《光明日报》“城市街边小店里的烟火气”H5,用户置身城市街巷,一家家小店浸满辛勤汗水的创业画卷缓缓展开,以点带面让观看者了解到疫情背景下国家对个体商户的关注和扶持。
主流媒体进行媒体融合尝试,表面上面临的是技术、资金、制度、人员等硬件设施限制,深层需要克服的是新旧媒体的文化差异。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个体的面貌更加清晰,掌握更主动的内容信息选择权。主流媒体的声音是否具有传播力、穿透力,首先取决于能否吸引用户停留。相较往年两会报道,今年H5等互动产品数量下降。主流媒体对融媒体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不同媒体类型的结合,更在整个信息择取传达中,都更加注重与个体用户发生对话。
综上所述,2022年主流媒体的两会报道在VR、AR、AI等智能技术支撑下实现观者感觉中枢的自然回归;通过云端互联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隔膜,带来更仿真的“在场感”;从用户情感需求和信息需求的视角整合不同形态的媒体内容,更注重与用户发生实在的“对话”,诸多亮点背后皆体现着对人的重视、关照。
注释:
①王晓培.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技术变迁与文化逻辑[J]. 新闻界2022(02):12-20.
参考文献:
[1] 王晓培. 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技术变迁与文化逻辑[J]. 新闻界, 2022(02):12-20.
[2] Waisbord, S. The 5Ws and 1H of digital journalism[J]. Digital journalism, 2019, 7(3):351-358.
[3] 覃岚. 身体与世界的知觉粘连:从在场到虚拟在场[J]. 编辑之友, 2020(11):76-81.
[4] 彭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场”与“在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 46(03):142-149.
[5] 蔡雯. 媒体融合进程中的“连接”与“开放”——兼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难点突破.[J]. 国际新闻界,2020, 42(10):6-17.
作者简介:周晨曦、蔡静远,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彭兰)
编辑: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