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静
【摘要】反馈与矫正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教学中做好反馈与矫正的工作.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对提出的问题和当堂练习题进行精心设计,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反馈信息,及时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其次,在实验教学中,做到“察颜观色”,敏锐地捕捉信息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再次,在学生自学时,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针对性地给予帮助;最后,作业的反馈与矫正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把作业的反馈与矫正进行的扎实有效.反馈与矫正的方法需要不断实践和研究,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反馈;矫正
实施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经常性地反馈与矫正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反馈与矫正的几点做法,进行以下总结与探讨.
1 精心设计反馈题目,得到高质量的反馈信息
在课堂上老师要提出很多问题,并且还要出示一些当堂练习题目,对于这些问题和题目,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和考点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和题目,会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程度、物理方法的掌握程度、物理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反馈,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在学习过第十章“机械与人”的第三节“做过了吗”之后,我就编拟出下面的这道形成性的评价题目来提问学生.
例题 如图1,一个同学沿斜向右上方投掷小实心球.手从A处开始推球,到B处手离开球,然后球落在地面的C点,并向前滚动到D点.
(1)球从A到B的过程中,同学对球做功了嗎?
(2)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同学对球做功吗?
(3)球从C点滚动到D点的过程中,同学对球做功吗?重力对球做功了吗?支持力对球做功了吗?摩擦力对球做功了吗?
创设的这一个生活情景,学生很熟悉,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解题的欲望,而且编拟出的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把学生头脑中不精准、不清晰的认识给充分地暴露出来.老师就像一个医生,看到了学生的病症,找到了学生的病根,得到了充分的反馈信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在电学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引起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题目是一个难点,很多的同学会出现错误.我在教学中就这个知识点编拟出这样一组题目来提问学生:
(1)在图2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当向左移动滑动变阻的滑片时,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2)在图3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当向左移动滑动变阻的滑片时,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3)在图4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当向左移动滑动变阻的滑片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一部分学生对第一题的电流表A1的示数变化判断错误,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的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熟练或者是不能活学活用.第二题有的学生判断错误,是因为对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掌握得还不够深刻.第三题把电压表和电流表集中在一个题目内,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解题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出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与广度.一部分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精心设置反馈题目,不要太难也不要太易,不能追求“对答如流”,设计的题目一定要让老师看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经过认真思考回答出来,无论对错,都是教学中需求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从而进行及时的矫正.
2 实验中察言观色,因人而异,进行反馈与矫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一部分演示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手里做着实验,嘴里说着,眼睛还要看着,耳朵还要听着,也就是说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认真观察了没有,从而及时地进行提醒.
除了教师的演示实验,更多的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更要进行巡视观察,及时地捕捉反馈信息,随时进行矫正.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性,在实验时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但纪律性不强.他们一到实验室,马上就去摆弄器材,在做实验的时候,毛手毛脚,不注意操作的规范,容易损坏器材.并且实验时一旦出现问题,还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出现在哪方面,从而去解决问题.对于这一部分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引导他们认真负责,安抚他们遇到事情要冷静,帮助他们改掉毛手毛脚的习惯,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分组实验需要大家互相合作,共同交流,有的学生内向、安静,在实验时往往不愿意主动参与,只是在旁边观看,在报告中填入别人做的数据和结论;有的学生正好相反,只是自己做,不和别的同学合作,独立性、好胜心强,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去倾听别的同学的意见.这两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都不行,对内向安静的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大胆去交流去尝试去做,对独立性特强的学生,教会他们要有集体意识,人各有所长,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学生分组实验时,还要注意去观察学生的表情,倾听同学们的谈话.学生的表情开心,脸上有笑容,证明实验没有遇到问题,实验成功了.如果看到学生表情凝重,听到他们唉声叹气,那证明肯定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地去帮助他们.学生的各种表现,都是给老师的反馈信息,老师要集中精神,去观察,去捕捉,从而做到及时地去矫正,日积月累,就能使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使他们的科学实验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
3 采用众多教学法,让学生在自学中反馈与矫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我先拟定出学生自学导学案,让学生依据它去自学教材,然后对这一个环节去进行反馈与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 学习第七章“力与运动”的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对于第二部分内容“惯性”,我通常拟定这样的自学提纲让学生.
(1)什么是惯性?
(2)惯性定律是怎么说的?
(3)做书本图7-5的实验,并写出你对此实验现象的解释.再阅读书本对此实验现象的解释,和你的解释有不同吗?
(4)在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利用惯性,又是怎样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的?你能写出一些事例吗?
(5)什么物体有惯性?
过去学生自学,一部分学生就是简单地看一遍书本,把概念画出来就结束了,并不能做到认真地思考.现在学生手中有了自学导学案,他们就能边看书本边就导学案的问题认真去思考了.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进行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学生在书本上做的标注,然后就这些问题再让学生进行回答,就能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从而进行很好的矫正.
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第1题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并在书本上勾画出来.第2题学生也能由阅读课文知道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对于第3题的自学,学生对于实验的解释就会有不同了.有的同学解释得很好,有的解释条理性不清晰,有的语言不准确,这时就需要教师提醒解释不好的同学,认真看书本的解释,如果还有困难,教师要及时帮助.
对于第4题,有的学生会在课文中找出斧子的手柄松了、跳远运动员助跑、汽车急刹车时用安全带防护的例子,其余的例子就想不起来了.对于这类学生,我就让其他的同学去回答一些别的例子,从而给他们一定的启发,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找到一些新例子.
第5个问题,学生出现了很多的错误,“天上的星星不具有惯性”,“人运动的时候有惯性,停止的时候没有惯性”,“固体具有惯性,液体和气体不具有惯性”等错误的认识.其实书本有一句重要的话“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出现这些问题,一是学生看到这句话,但并没有去认真地琢磨这句话;二是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还不够,比如对“固有”一词的理解有一些困难.教师得到这些反馈信息,针对性地去进行矫正,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透彻.
4 认真进行作业的反馈与矫正,做到扎实有效
作业作为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起到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所以作业的反馈与矫正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把作业的反馈与矫正进行的扎实有效,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精心设计,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有目的性地布置,不重复,更不盲目地加大难度,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并且考虑到所有学生不同发展的需求,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及时,如果学生做完作业之后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意识不到,思维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懈怠的思想.在批改的時候,要琢磨学生作业错误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可以用手机拍照,将学生的作业拍下来,在上课的时候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对这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分析和讲解.在批改时,不要简单地画一个对号或错号,对于学生精彩的思路和解题过程要给予表扬,针对一些不好的错题习惯要提出批评,也就是说在给出反馈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反馈,让学生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专属性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总结、反思、改正自己的学习行为.此外,教师要告诉学生错题对于他们是宝贵的资源,鼓励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在课外时间经常去琢磨,定期地去复习,并且要对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等去总结,这样做不是浪费时间,反而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了效率.在作业反馈的时候还要注意多样性,充分地发挥课代表和组长的作用,组长和组员之间、课代表和组长之间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解、督促和帮助.
5 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敏锐地吸取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争取在反馈与矫正这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寿诚.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J].物理教师,1990(01):12-14.
[2]李富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信息反馈[J].甘肃教育,1998(06):41-41.
[3]代怀安.评价反馈与矫正补偿——高效教学的关键[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1(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