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编排中,第一次集中呈现了四位诗人所作的现代诗。作为一个综合性学习的特殊单元,教师应立足于大单元的视角对其进行教学研究。在我看来,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研究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诗歌文体的特点,二是大单元语文要素及编写意图,三是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诗歌的特点
1.诗言志,诗歌充满了情感之美。就“志”的本意而言,下面是“心”,上面是停止的“止”,即心之所向为志。所以古人云“志者,心之所之也”,也就是心情抒发、意向表达的地方。而“诗”,在《毛诗大序》中解释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没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称之为志,当他用优美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之后,谓之诗。所以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语言的价值就在于它与艺术的关系。因为要表达情感,所以有了诗;当诗也不足以表达的时候,便用歌唱来抒情;当歌唱也不能满足的时候,舞蹈艺术就产生了。可见,艺术就是为了表情达意。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当国家遭遇不幸的时候,诗人便纷纷涌现出来: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在被俘之后,李后主道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所有的诗都是为了抒情。情感美,这是诗歌的首要特征。
2.诗用形象和画面说话,追求画面美、形象美。我们看王维的代表作,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中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明月松间图。皓月当空,诗人在密密的松林中行走,月光透过松枝的缝隙洒在林间,把树叶斑驳的影子映在了石头小路上。“清泉石上流”是所见,也是所闻。诗人不仅看到山间的泉水在石板上淙淙地流淌,还听到那哗哗的声响。“竹喧归浣女”,在竹林间传来了一阵嬉笑的声音,那些在晚间洗衣的姑娘们踏月而归了。她们洗好了衣服,在山林中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银铃般的笑声洒满了林间小路。“莲动下渔舟”,乘小舟采莲的人们也回来了,顺流而下的渔舟激起涟漪,轻摇着池子里的荷叶、荷花。前三句诗有松树,有明月,有清泉,有青青的竹林,还有摇曳的荷花,描绘了一幅美妙动人、宁静清幽的画面。怪不得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说话的,它不讲抽象的道理,而往往将立意蕴藏在画面中。后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立意。春天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因为到了秋天,有秋天的美景。你看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明月清幽,泉水清澈,竹林清静,荷花清雅,所以“随意春芳歇”。如此美景,诗人说“王孙自可留”,他想留在山林,再也不想回到那污浊的官场上去,如此立意,也是蕴藏在前三句所描绘的形象和画面中的。可见,诗歌都是通过画面、形象来抒发情感和体现主旨的,这是诗歌的第二个特点。
3.诗歌言简意赅。如果把文学比作一顶桂冠,那诗歌就是这顶桂冠上的一颗明珠。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诗的语言最美。唐朝的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为了吟成一个字,常常捻断了数根胡须。这也如诗人贾岛所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苦吟诗人为了写出一句好诗,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反复推敲。也像杜甫所写:“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诗歌特别讲究炼字,意在用最精当、最凝练、最形象、最优美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是诗歌的语言特点。
4.诗歌的语言富有音韵美。所谓音韵美,主要是指诗歌的平仄、押韵和节奏体现出来的典雅和谐之美。从《诗经》开始,中国的诗歌就是用来唱的。汉乐府可唱,唐诗可唱,而《楚辞》则是诗句、音乐、舞蹈的结合体,宋词本身便是合乐的歌词,当时很多词可以配舞而歌。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历经几千年在华夏大地上传承不息。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得益于我们的汉语本身,其音韵优美和谐,是世界上最美的诗话语言。日本学者石川忠久就曾感慨:“汉诗是高级的语言艺术,无疑是世界上最灿烂、最富内涵的诗歌。”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一定要充分欣赏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
你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平仄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具有美感,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二)现代诗的特点
五四运动之后,我们提倡白话文,开始创作现代诗。现代诗是从古体诗中慢慢脱胎而来的,它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那么,在明确了诗歌情感美、形象美、凝练美、音韵美的四大特点后,现代诗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我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冰心的《繁星》、艾青的《绿》、叶赛宁的《白桦》、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四篇现代诗试做分析。
1.现代诗的形式更加自由。它的篇幅有短有长,排列形式丰富多样,音律没有明确的要求。先看《短诗三首》中《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五行句子并不押韵。而《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首诗的“光”“香”“响”押韵。第三首《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三句和四、五句的句式相同。这三首诗都是短短的五行,短小凝练,言简情真,押韵或不押韵,都具有一种语言营造的情境之美。
在形式排列上,第一首小诗中“这些事”顶格,“是永不漫灭的回忆”空了一格,“月明的园中”顶格,“藤萝的叶下”空了一格,“母亲的膝上”空了两格,层层递进,有着排列上的形式之美。第二首小诗中“大海啊”顶格,“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这三句话是用排比的句式,都空一格,“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空了两格,整体和谐,形式独特。同样,第三首小诗中“母亲啊”顶格,“天上的风雨来了”和“心中的风雨来了”顶格,“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空了一格,形式富有变化的美感。
再看艾青的《绿》,这首诗一共5节,第1节2行,第2节4行,第3节4行,第4节4行,第5节4行。每一节的行数和字数不尽相同。第3节“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虽然每行字数相同,但读起来不押韵,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在这种变化的形式中,《绿》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摹,抒发了作者对绿色、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本单元的第三首诗是苏联诗人叶赛宁的《白桦》,全诗一共4節,每节皆由4句组成,隔行押韵。第1节中,“白桦”与“雪花”押韵;第2节中,“潇洒”与“如画”押韵;第3节,“白桦”和“雪花”押韵;第4节,“朝霞”和“光华”押韵。诗歌歌颂白桦,情真意切,诗句押韵,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是这首诗的明显特征。
本单元最后一首诗为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一共3节,每节的字数、行数皆不相同,隔行押韵。诗歌从头至尾,“走、柔、垢、头、透、游、收、候、流、皱、游”都押韵。戴望舒的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他写到了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新阳、溪水,写到了天上的云朵,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细致而生动,号召小朋友们雨后天晴要到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观察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也体现了现代诗的第一个特点:形式比较自由,不拘一格。
2.现代诗传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技法。第一,它重视诗歌的画面和意境。如诗歌《繁星》中的“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15个字描摹了一幅月夜团圆图:晴朗的夜晚,月亮的清辉洒进庭院,在紫藤萝叶下的长廊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干吗呢?在乘凉,在赏月,在吃月饼。孩子坐在母亲的膝上,跟母亲有哪些互动?母亲可能在给她讲故事,可能在和她背唐诗,也可能在让孩子猜谜语……这短短15个字,描摹出了如此宁静、安详、美好的意境,打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所以,冰心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形象说话,用意境感人。
第二,重视比兴手法的运用。《诗经》当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直接写男女爱情,而先写河边上鸣叫的雎鸠,在雎鸠鸟的你呼我应中传情达意,从自然界的鸟儿写到人类的求爱之情,这种以他物来引起此物的手法是比兴。冰心的《繁星(一三一 )》中也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冰心通过赞美大海,表达对大海的怀念之情。但是她没有一开篇就直接写“我想大海”,而是先写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有光,地上的每一朵花都有香,再引出“我”的每一次思潮里都有大海的清响,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怀念。同样,在《繁星(一五九)》中也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赞美母爱,先从大自然说起,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以鸟儿在雨天都到巢里来避风雨,引起我在母亲的怀里躲避心中的风雨。可见,冰心的诗虽然短小,但其比兴手法运用之妙、画面意境之美,充分借鉴学习了古诗的创作经验。
第三,重视诗歌的音韵之美。古典诗歌有平仄,有押韵,有节奏,讲究音韵美。《白桦》这首诗,体现了诗歌的音韵之美。前面已经讲过它的音韵美,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重视拟人手法的运用。运用拟人手法是儿童诗的重要特点。《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大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泥路是温柔的,温柔一般是写人的,在这里却写出了雨后泥路带给人舒适的感觉;小草炫耀着它的新绿,一般只有人才会炫耀,以此写出了小草在雨后更富生机;小白菊抬起它的头,凤蝶也像人那样拥有智慧;新阳推开了阴霾,“推开”是只有人才会有的动作;溪水在微风中晕皱,仿佛溪水也有了人脸上的皱纹;云的脚迹也在闲游,云也有了脚,四处闲逛。自然界的事物都被赋予了人的生命,它们都像人那样去表现,去展示。运用拟人的手法,在现代儿童诗当中尤为典型。
第五,现代诗歌的语言更加浅显明了。前面所分析的四首诗歌,其语言虽然都浅显明了,平白如话,却营造出优美恬淡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选取的词汇多是口语,极少渲染;描述的内容来自生活,给人一种明白易懂的亲切感。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现代诗单元。教师应立足于大单元的视角进行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大单元语文要素,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是现代诗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教材编写者在单元导语中直接点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要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以上三点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据此,可以安排四个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个板块,诗歌比较阅读。诗歌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表情达意,所以通过现代诗的一些写作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学习现代诗的首要任务。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一共选了4首诗。第一首《繁星》的编写意图是通过《繁星》的学习,体会诗歌的情感韵味,开展综合性学习,收集喜欢的诗,做好摘抄。《绿》和《白桦》也是两首需要精读的诗,而《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略读诗。教学时,可以安排比较阅读,或者把《绿》和《白桦》进行比较,或者把它们和《在天晴了的时候》进行比较。
第二个板块,可以把诗歌和散文的形式做比较,在比较当中进一步强化对现代诗特点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当小诗人写诗,开展有梯度的学习。学完一个单元的现代诗之后,学生对现代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解。从读诗、抄诗到自主创作写诗,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进步,一个飞跃。
第三个板块为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合作编写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班的同学一起编一本诗集,也可以一个小组合作编一本小诗集,并在小组或班级当中举办诗歌朗诵会。对现代诗的品读由几首到一类,由了解到创编,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领略了诗歌的魅力。
第四个板块为日积月累。学生收集名人谈诗的名言,把这些名言集中起来读一读,背一背,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增加积累,丰富语言。
四个板块逐层递进,由读到写,由课内到课外,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根据四首诗歌的学习不断深入。在大单元教学当中,教师要揣摩清楚编写者的意图,明晰每篇课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未完待续)
[本文为孙双金老师在“《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奖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中的讲座,由编辑部整理,经作者审阅后刊发。]
(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