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媛媛
史铁生到过地坛的每一棵树下,走过每一块草地,见过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的地坛。与那些上下班抄近路的人们不同,他全方位无死角、全身心无杂念地观察过地坛,他熟知地坛最本真的样子,就如同丈夫了解妻子的素颜。史铁生眼中的地坛,是不带任何修饰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座废弃的园子,可以写些什么呢?
这是一座曾经繁华过的园子,所以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古殿檐头”“门壁”“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正因为地坛典型意象的重重组合,我们才会觉得这是地坛,而不是公园。
这是一座历经沧桑变得荒芜的园子,因而琉璃“剥蚀”了“浮夸”,朱红“淡褪”了“炫耀”,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寥寥几笔描绘出园子的荒芜古旧。
我们可以通过史铁生的视角窥知地坛四季的全貌,“落日”“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古柏”“暴雨”“落叶”等在地坛里四季轮回着。他用细腻的“触角”感知地坛里的事物,他说暴雨骤临园中可以闻到“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灼烈”的意思是像火烧一样剧烈,“清纯”是清新纯洁,看似矛盾的两个词却足够真实:当暴雨猛烈击打草木和泥土时,一瞬间它们的气味发散出来,雨水裹挟着泥土四处飘散,这场景就好像是装着面粉的气球炸裂,是“灼烈”的,而草木和泥土终究是清新纯朴的,“灼烈”之后留下的是大自然最本真的气味。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让我们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原因在于他经过长久观察,跳出了常人对地坛的宏大抒写,而以一个凡人的视角,选取了最真实的意象,运用了最准确的形容词。他的笔下既有“点”的聚焦,又有“面”的铺排,还原了地坛的本相。
物本身是不具备个人情感的,地坛就是一座客观存在了四百年的园子,但在史铁生笔下,物成为具备灵性的生命体。
当遭遇挫折,心情低落时,你会去哪里?史铁生选择去地坛。要知道,这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为何他偏偏在失落时选择去地坛?
很显然,他与地坛“同病相怜”。他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双腿,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出路,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忘,沦落为“边缘人”。他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挣扎。这时,地坛却以“大地母亲”的身份一步一步不动声色地拯救他,用个体生命的短暂与自然世界的永恒感染着他——“等待我出生”“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如白居易与素昧平生、身份地位差距巨大的琵琶女,正是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彼此之间才能产生共鸣。
地坛中的物是有情感的。“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史铁生从雨燕的鸣叫声中听出了高昂,感受到天地的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史铁生从一动不动的古柏中读出了镇静的情绪,甚至连味道都是有情感的。
母亲去世后,他“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而前文有这样一句表述:“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同样是描述月光,“浮”与“亮”有什么区别?“浮”字体现他的精神状态,隐藏着他失去母亲后的情绪,他在园中默念母亲,不分日夜、似睡非睡,人在疲劳状态下看东西容易看不清,看到的光影当然是“浮”的,再加上他沉浸在失去母亲的念想之中,心神恍惚,心中满是空虚。
史铁生写地坛,并不是对物的客观描摹,而是在地坛的意象中融合了自身的感受,“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人与物之间,因为“同”,身残的他才会关注到荒芜的地坛,并赋予地坛以人的情感。
把天地自然意象与自身的审美观照联系起来,是为“同化”。将自然界的完美无缺作为主观生命的补充,将主观生命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达到“物我两相忘”,则是更高一层境界。魏晋时期的山水诗便是诗人的主观审美与客观景物交融的典型代表。由此,史铁生与地坛的关系跨越四百多年的历史,暗藏千年的文学底蕴,具有了哲思的意味。
他在地坛中感悟“生”的力量,在地坛中寻找“生”的意义。其实,他写地坛就是写自己。“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这不正是史铁生的心迹吗?“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史铁生期待的正是这种思想上的顿悟;“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露水坠地摔开没有苦痛的意识,他多么希望人生也没有苦痛。生与灭,动与静,史铁生沉浸于这些意象之中,也渐渐成为它们,超脱人的生死苦痛,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完成了生命的救赎。
穿行于《我與地坛》的意象丛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先挑选典型意象勾勒出地坛的本相,再倾注个人情感,描绘与他本人有相似特点的意象,使物具有情思,最终“物我相融”。于是地坛也成为另一个“我”,将一己之人生体验上升为人类情感,将生死之常事幻化为自然的永恒。※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