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阶理论的T型旅游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2022-05-30 16:24杨樱李智李三山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4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创新教育

杨樱 李智 李三山

摘要:现代旅游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对旅游人才的行业素质要求已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旅游人才不仅要具备旅游专业基础职业素质,更需要具备一定宽度的创新精神,成为具有跨越性综合素质的T型旅游人才。文章以旅游行业对T型旅游人才需求为目标导向,探讨了应用型高校如何在实践中构建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生态,以期为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成果导向;分层递阶理论;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旅游行业的作用日益显现。但传统旅游业整体行业人才素质偏低、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却制约着旅游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引导下,旅游业进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阶段,呈现出产业融合化、服务智能化、品类定制化等发展新趋势,这些新趋势势必会产生旅游行业的个性化新需求。旅游行业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是旅游人才,旅游人才也是旅游行业全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参与人。旅游人才质量的高低对旅游行业服务品质的高低,旅游行业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向现代旅游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企业对旅游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已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旅游人才不仅要具备基础职业素质,熟悉企业内部流程管理技能以及相关业务的应对处理技能;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并能够将创新意识和能力融入旅游行业的具体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中,成为具有跨越性综合素质的T型旅游人才。

四川旅游学院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虽在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纵向专业能力以及横向跨领域创新能力的需求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间的矛盾已逐渐凸显出来。该矛盾为旅游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如何以旅游行业对T型旅游人才需求为目标导向,构建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生态,是亟待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研究的问题。

一、T型人才、成果导向以及分层递阶理论

(一)T型人才

斯坦福大学的蒂娜.齐莉格指出:“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T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但要具备一定深度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一定宽度的创新精神和经营理念,这一才能使他们团结其他学科的人才,更高效地工作,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践。”传统教育方式下培养的I型人才属于“专才”,通常专注于一个或多个专门领域的研究,并驻守在特定学科范畴内解决专业问题。而T型人才中字母T的一竖,体现着某人才在专业内部的纵向钻研程度,是专业性的象征;字母T的一横则意味着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横向能力,是兼容并蓄和创新的象征。密歇根州立大学菲尔.加德纳教授指出,T型人才是理想的从业者,他们擅长左右脑协同运用,在特定环境中,以灵敏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忠实于用户体验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兼具理性与感性,跨越了文化的边界、学科的边界、人与人的边界。

(二)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即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自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OBE理念和方法被公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受到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重视。成果导向教育倡导通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反向推导培养目标,并进一步并将其细化的“反向教育”模式。行业的实际需求才是学生所需知识和能力标准的参考系。因此,在成果导向教育中应以行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为起点进行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构建,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进而为行业企业培养出真正的有用又有情的学生。

(三)分层递阶理论

分层递阶结构包含组织级、协调级和执行级三个层级;其优势在于目标控制是通过对不同层级任务的逐级分级来进行。具体包括三个层级:首先,组织级是学习、结构、组织和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该层级通过对给定的任务进行分解,让其成为能够被完成的任务组合,并将这些任务组合向第二个层级,即协调级传递。协调级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和二级分解,最后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要求下达给第三层级并有效执行。

二、四川旅游学院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问卷调研——问卷基本情况

本文針对四川旅游学院2018级、2019级、2020级旅游类专业(涉及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休闲体育、烹饪营养与教育等专业)本科生,发放280份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涉及:对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T型旅游人才)的态度调研、对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感受、对旅游人才创新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对旅游人才创新课程实践环节的满意度,以及目前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具体的现状。一共收回254份问卷,回收率为90.7%。

(二)问卷数据分析

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态度。认为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旅游行业企业人才能力需求对应度很高的学生占46.3%,对应度适中的学生占27.8%,认为目前尚不能有效对应的占25.9%。分析表明,目前的旅游类专业学生对T型创新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当前的T型创新旅游人才目标还应基于目标导向理论进行倒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和修改,使其与旅游行业企业对旅游人才创新能力需求的匹配度得到提升。

2. 旅游管理专业等旅游相关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感受。在调研中,认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对其影响非常大的学生占48.2%,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学生占25.7%,认为创新能力与生俱来,没有必要专门培养的只占26.1%。据此我们分析,对于目前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绝大多数进行调研的学生积极性较高,对该培养体系进行有效构建的期待较高,但是也体现出当前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值得改善的地方较多。因此,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可以提高旅游类专业学生对创新的兴趣,而对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则可以通过不断丰富和改善培养体系内容来进行改善。

3. 对旅游人才创新课程教学过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是否进行交叉学科教学等三方面进行考虑。本次调研根据这三类问题的反馈情况来梳理了旅游相关专业学生关于创新课程教学过程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认可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如表1所示,对于表中1列出的三个问题,其反馈在“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范畴内超过了60%,这体现出学生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等措施来提高创新能力的设计较为认可。其中对运用交叉学科教学的设计认可度最高,说明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4. 旅游人才创新课程实践环节认可度。创新教育以及旅游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基于坚实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之上的,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与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密切相关。根据本次调查结构,如表2所示,对调研中的三个问题持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反馈的学生,占比小于40%,该结果体现着旅游相关专业学生对目前的实践环节提升方案和效果的认同度还不高。而且与表1相比,参与调研的学生对目前针对旅游行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设计的认可度比理论教学过程的认可度低,说明实践环节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5. 当前培养体系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现状。本次调研涉及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评价来了解创新能力现状,如表3所示,对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创新成果等方面的评价在一般及以上的比例均小于50%,因此,本次调研对象对自身创新能力及意识的认可度非常低,对自身创新成果的满意度也非常低。

三、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与分层递阶理论,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生态系统”。该系统以旅游行业和企業对T型旅游人才的创新能力需求——即“能够紧密围绕社会经济转型、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成果导向。基于该导向,“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生态系统”在“组织级”确定最终实现T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按照分层递阶理论要求的逻辑结构,为协调级和执行级的内容确定根本依据;然后通过对“组织级”任务从上至下的分解,赋予“协调级”和“执行级”相应的具体任务;进而形成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共生任务生态系统。

基于该“T型旅游人才创新教育生态系统”,T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协调级”层面体现为“教学目标”和“实践目标”两个维度,涉及“创新教学目标”和“创新实践目标”;“执行层”的具体任务则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创新课程群、创新能力评价等多个维度。主要涉及如何匹配和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T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如何确定T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如何建设面向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群;如何进行T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等内容。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创新实践、专业创新竞赛,创新专利申请等课程、讲座和工作坊。创新实践课程是指在学校平台开展一些创新实践讲座和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解行业企业中的有效做法。培养学生以创新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专业创新竞赛是指学生基于创新教学内容积极参与各层级创新竞赛,在比赛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保障该培养体系模型在具体落地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教学与实践板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课程结构、教学条件和质量评价等五个核心要素应统一聚力,构建整体协同作用,产生整体的聚合效应,以促进该体系取得实效。

1. 创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应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与之对应的教学目标,分层开展创新课程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创新教育的教学对象应与不同层次目标相吻合。应用型高校应该根据培养目标对教学对象进行适当的分类,对有明显创新能力习得意向的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对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应结合各类创新实践竞赛、工作坊、创新方法培训等形式予以重点培养。

3. 创新教育的课程结构要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创新教学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一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文化通识课程和创业基础等课程组合,有效培养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精神;二年级通过专业课程、文化通识课程和专业实践等课程组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至四年级则应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相应的创业孵化项目,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可越,税琳琳,姜浩.设计思维创新引导[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3-34.

[2]王彬,崔晓杰,何弼,等.基于可扩展端口技术的实时领域分层递阶建模方法 [J].计算机应用,2015,35(03):872-877+900.

[3]张良斌,堵劲松,范明登,等.基于分层递阶的片烟干燥智能控制系统[J].烟草科技,2016,49(11):87-93.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创新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