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金娟
摘要:细化隐性思政是发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途径。然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普遍关系松散,融入较为突兀,实施效果不佳。基于此,利用物联网技术项目教学的优势,引入案例叙事法转变传统价值取径,通过场景素材思政建构实现专业课程隐性育人“识别→反思→内化→精进”的价值设计,培养学生源于项目实践的不同角色思维方式的训练,从而实现个体规范习得、知识反思、技能内化的岗位素养提升和职业智慧获取。
关键词:案例叙事;课程思政;物联网;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9-0110-03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其实质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技能习得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全课程润物无声的全员育人。依照思政属性,高校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2]:前者指的是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直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后者是指除此之外的其他课程,间接厚植理想信念以实现主流价值的拓展引领。自然科学因课程体系的自然认知普适性,与思政教育关系较为松散,传授过程中思政元素融入普遍困难。然而,理工农医类的自然科学本身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两者的有机融合是其他类型思政无法取代的。自然科学既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又是思政素材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隐性思政的短板和难点。相关研究[3-5]挖掘了生物、化工、医药、机电等领域的思政元素,在物联网[6-8]相关的应用领域也进行了思政途径的探讨尝试。不难发现,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载体的隐性思政能够实现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的最大化,探讨隐性思政课堂育人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已成了研究热点。鉴于工科类专业课程开设普遍注重理实一体的项目化实施,案例的合理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知识结构的组织、技术方案的设计以及技能应用的提升,尝试不同教学理念的引入研究有利于课程隐性育人的效果提升,能有效促进有价值的闭环教学设计的建构。基于上述,结合教学专业领域实际,本文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例,引入案例叙事法[9-10]研究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并探讨该方法对传统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影响,期望挖掘隐性思政育人的课堂潜力,助力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1 案例教学的起源和发展
案例教学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是一种案例任务驱动,以真实的、模拟的或重现事件的方式呈现问题,以交流讨论为主要课堂形式,以学生识别问题、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9]。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很受欢迎,逐渐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类经典模式。“自上而下”模式通常由教师描述案例,将学生纳入实践场景,侧重专业概念解释、原则规范梳理和内在逻辑证明,能够促进学生对案例的认知和理解,但难以促成学生将道德信念外化为责任担当的自觉行为。“自上而下”模式则是以教师叙述案例开始,通过场景的实践抉择,注重引导师生间的对话和讨论,以培养基于实践的专业智慧为目标,鼓励学生素养外化的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行为选择和能力提升。两种模式都是以课堂案例的接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经由问题识别来获取实践经验,在能力培养和素养形成中,更加趋于“识别→方法”的价值取向。
高校在对上述两个模式的本土化改造中,普遍形成了“讲授→讨论→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广泛采用的“师→生→师”的“总→分→总”形式,一定程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动态开放和互动交互特性。然而,模式的单向性使得其实际效果欠佳,很难突破案例教学的传统价值取向。究其原因,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案例中缺失源于真实生活背景的角色。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师的描述和分析,还是师生的叙述与讨论,话语表达流程式明显,缺乏角色在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倾注,很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对技术应用的正面影响较为薄弱。所以,探讨角色在场的案例叙事,在工程技术的应用中显得很有必要。以角色叙事组织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发掘案例的内在价值,还有望建立原有价值的新取向,通过角色代入实现实践的反思内化,逐步挖掘彰显叙事素材的内在逻辑思路,促进学生将经过反思和再认识的实践规范内化为履行岗位职责的行为准则,从而实现技术技能的精进和职业智慧的获取。
2 叙事法引入物联网案例教学的思政设计
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是改变未来生活方式与重塑社会运营的主力军,培养专业有素养、既专又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普遍重视技能学习精进、技术应用推广和学用相长的相互促进,课堂教学更加偏好源于实际的生产生活应用案例的实施,注重依托专业领域技能应用标准的掌握,教学模式更加有助于“专业有素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思政元素的教学渗透还有待更多的策略尝试。鉴于实际应用案例具有先天的故事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角色叙事推进案例进程,可以让师生如临其境感受角色面临的供需困境和抉择矛盾,促进反思案例行为规范在实践场景下的合理性和完备性。通过“叙事”体验生活情境和社会角色,能够鼓励基于场景的特殊性变通和岗位职责调整,激发探索并建构习得规范与技能的实践准则转化。因此,将叙事法引入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研究其教学设计策略,是挖掘专业知识和技能蕴含的隐性思政的有意义的探索。
2.1 聚焦案例任务,分解项目角色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全面推进和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尤其是要做好社会转型升级中的智能化改造。基于此,研究选择了某智能化改造场景,以“商场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为例,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商场部分区域的改造和建设。聚焦案例,首先组织学生开展需求分析。针对品牌价值提升,鼓励学生假设不同身份给出自己的关注,比如,商场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柜台营业的美学环境诉求,购物消费的舒适便捷体验等。案例开始给予学生角色挖掘的自由与尝试,能有效增强后续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其次,结合任务项目的既定规划进行子系统划分,不失一般性,划分的子系统包括网络链路系統、温控照明系统、道闸系统、求助系统、运输数据监控系统及智能商超系统。对照物联网的基础知识,不难发现多模块的组合交叉融合了物联网系统的三层架构,即,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这就要求项目实施团队成员不仅要具备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开发能力,还要具有工程实践的职业素养。为了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团队成员可再次划分为检修运维、方案设计、应用开发三类岗位角色,分别对应物联网故障维修与运行维护(A)、物联网方案设计与升级改造(B)以及物联网应用开发(C)三大工作模块。可见,角色划分有利于教学场景的创设,能够推进教学案例的实施,进而激励课堂实践的参与。比如,模块A侧重网络链路环境的搭建,需要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课堂中便有了故障检修和运维的场景既视感,学生便自觉投入到设备参数和链路数据的配置中,通过发现和修复的反复实践解决诸如不确定及无法访问等问题,以保障系统的运行。此外,在角色的视角转换中,任务的差异性还能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促进不同岗位的职责素养和行为准则的精进。比如,模块B是做温控照明、道闸和求助等明确功能子系统方案设计的,关乎改造任务的总体布局,对学生的整体把控能力和大局关注意识要求较高。既要考虑模块A的运维人员的基础保障,又要思考模块C的开发人员的后期建设,自然起到了案例的前后贯穿和督促,同时对接双方实施反馈又促进了总体方案的调整完善,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视角,自觉督促、共同进步。岗位角色的分解,客观上引入了主观的视角,并在与客观讲述的碰撞中产生了视角差异,这个差异,一方面体现了案例实践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为知识反思和技能内化创造了良好的角色条件。
2.2 细化场景叙事,凸显供需困境
场景叙事除了是对角色面临工程实践的客观描述,也是对案例文本叙事的建构。为了让学生真切“体验”项目,教师在供需困境中需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克服对原则及规范的“路径依赖”。比如,模块B的方案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客户的口吻提出温控照明系统的需求:当光照度低于200Lux时,自动打开照明灯;当温度超过27摄氏度或湿度超过70%的时候,能自动打开风扇代替空调,否则关闭风扇。学生作为方案提供方,可以自行组队分析需求,然后组内讨论达成共识,再接着开展组间汇报进行公开竞争,最后小组实操展示效果同时做好答疑解惑。涉及的工作任务包括:硬件设备的选型安装、云平台传感器数据的配置搜集、组态软件可视化效果的应用实现。实施中,方案小组成员可以再次细分角色,以供货商推荐硬件设备、工程师安装设备并配置数据、程序员开发应用程序三个场景细化叙述“做什么、如何做”,促进相互之间的多番交流,启发进一步探讨“怎样更好”的意志自觉转换。
角色呈现了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根据学生的角色实际,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场景叙事的意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跳出案例隐含的约定俗成。比如,由供货商提供的传感器功能和类型可以考虑调整系统的控制方式,可以衍生理论方法由温度控制到声音控制再到红外线控制的应用讨论。再如,基于当前的应用开发考虑更为具体的实际生活场景,追加探讨地下停车场、社区道路、城市景观等智慧照明的方案。结合设备安装,可以引述身边设备老化的故障事件,强调自动巡检的必要性,突出技术应用人性化关怀的重要性。可见,案例的场景细化能够启发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照明和光污染的矛盾、跟风与个性化的冲突、审美和盲目性的违和以及节约与能源质效的追求等话题都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同步跟进开展必要的实施讨论。然而,这正是我们期望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关联的人文社会、思想政治方面的思考,一定程度促进了思政的润物无声。此外,任务效果归根结底需要应验的是“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这在案例场景的困境解决中尤为突出,学生的学习意图也逐渐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实践获得知识。因此,供需矛盾的客观存在,鼓励了实际应用技能需求的精进和变通,丰富了学生履行规范的行为方式和技术技能的精进途径,有效促进了教学过程的思政渗透,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思政育人的质量和效率。
2.3 梳理抉择矛盾,建构准则转化
无论是场景细化,还是角色分解,都体现了决策基于现实情境和学生个人生活的结合实际,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分析与各方矛盾梳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准则转化的建构。诚然,场景叙事法引入的要义就是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独特性。在案例教学实施中,通过主体的间接性对话模式赋予学生个人叙事的权力。然而,学生的阅历和背景是不一的,情感体验也有差异,职业经历和经验更是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工作任务的理解和追求也就因人而异,代表自我的特有声音,会在多方不同声音的碰撞中越发彰显特色。在传统的“认识→反思→实践”的教学方式中,师生也逐渐明白了知识和规范在具体案例场景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而促进了知识的及时消化、技术方案的重新组织和技能实操的实践验证,激发了“内化→重组→再实践”的职业技能与实践素养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将经过反思和再认识的技能素养内化为实践准则,实现行为的自觉转化。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作为不同的“角色”主体,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贯穿案例“场景”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课堂上师生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这无疑是鼓励了师生双方从自我的立场与视角对案例文本进行叙事的描述,并在交流对话中不断反思以建构自我的岗位实践准则。可见,师生学习共同体得以建立,这不仅有效梳理并解决了供需抉择矛盾,还无形中建构了“识别→反思→内化→精进”的案例教学价值设计,从而实现了岗位素养和职业智慧的自觉准则转换。
3 结语
本文以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专业为例,研究了角色分解的场景叙事法在案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能力表现。隐性思政育人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广泛共识,针对专业背景和岗位技能需求,寻求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助力课堂育人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激发课堂潜力助力思政质效提升将会是高校教师教育教学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 王轶卿,李丽娟,郝丽丽.“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37-39.
[3] 柳叶,胡佳杰,张胜威.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以微生物学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168-1177.
[4] 楼天灵,卢培苗,叶剑尔,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探索——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25):185-188.
[5] 宋小鹏,龙鹏,翁钲翔,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传热学”课程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0):47-49.
[6] 姜楠,占华林.对接交通行业特色的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職教论坛,2019(4):51-54,59.
[7] 韩颖.课程思政在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为例[J].数字通信世界,2022(3):134-136.
[8] 刘刚,刘昭斌,谭方勇.融合思政元素的NB-IoT物联网应用技术教材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9):94-95,98.
[9] 何菁,丛杭青.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价值设计——兼论场景叙事法的课堂引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188-193,200.
[10] 刘玲玲.“讲好中国故事”带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2(1):81-85,91.
【通联编辑:朱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