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隆翔,生于20世纪80年代,广西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发表科幻小说数十篇,多次在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冷湖奖等奖项中有所斩获。出版短篇科幻小说集《寄生之魔》,数篇作品被译成英文发表。
突然看到沈屠苏的《高原上的奥德赛》颇有几分意外,掐指一算,戈壁滩上的长夜畅聊已是多年前的事。久未相见却又读到沈屠苏的小说,当年面对面时谈笑风生的情景,依稀眼前。
初读《高原上的奥德赛》,开卷而来的画面仍然是沈屠苏风格的黑白分明,黑色的是高原的莽莽群山,白色的是群山上亘古不化的冰川,高原上的凛冽寒风卷着鹅毛大雪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
故事开篇,寥寥百余字對暗物质太阳谷、天空之镜的描述,点明了即将召开的科学家大会区区几句对话,蓝天白云、风马、寺庙,勾勒出一幅雪域高原的圣洁美景,为剧情发展埋下伏笔仅仅几段文字,故事主角"我"和堂哥"雷米”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沈屠苏以第一人称讲述,以堂哥雷米不走寻常路的人生选择为切入点,把读者带进了雪域高原充满悬念的冒险之旅。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如何处理“科幻”和“小说”的布局非常考验创作者的笔下功力。科幻小说作者时常需要在编织故事的同时跳脱小说的感性,切换到科学的理性,去构建一个基于理工知识的背景和世界观。
在文中,沈屠苏描绘了一幅近未来雪域高原如梦似霭的高科技壮丽景观:阳光下的雪山很漂亮,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之间的气幕能够阻止中部地区排放的污染云团向高海拔地区流动,螺旋扭曲的白色气流形成的巨大屏障来回滚动,像一座移动长城,蔚为壮观。
现实和幻想在流畅的文字间交织,在这段旅途中,突如其来的旅客受伤事件、当地村民神秘的死亡现象让原本轻松的旅行急转直下,气氛变得紧张,迷雾重重。当神秘的敌人出现时,主角一行发现身边可以倚仗的武器仅有一把本应在科学家大会上展示的暗物质伽马刀……
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随着故事的层层推进,暗物质伽马刀的神秘作用也慢慢揭开面纱。“我”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主角一行为了守护这把暗物质伽马刀,在高原雪山的饥寒交迫中,从最初的懦弱转变为最后的坚强,巧妙地利用手边的实验装置布下匪夷所思的陷阱,和试图争夺它的邪恶势力斗智斗勇。
读《高原上的奥德赛》,就好像在青藏高原向着喜马拉雅山的方向探索,开局就已隐约暗示高处不胜寒。作为读者,跟随沈屠苏的笔触漫步在冰冷圣洁的高原之巅本就是一种享受,在故事的引领下走着走着,前面是一座参天接云的高山,攀爬上去,情节随着巍峨的山峦跌宕起伏,未承想抵达山顶,另一面还有更高的山峦,于是再次攀爬……一路艰险达至雪山之巅,放眼望去,更加巨大的天空之镜横亘于天地之间,藐视无数高山。而当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天空之境前,它却碎裂成无数镜片,每一枚镜片都倒映着那座更高不可及的穿透苍穹的太空针塔……
小说的恢弘气势在情节的递进中如雪莲花开层层绽放,每一层都带来更上一个台阶的冲击力。当巨大的太空针塔掀起的狂风流云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时,更大的疑问出现在文字背后的思考中:人类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东西?是为了造福苍生还是要毁灭世界?
背后的道理,就像故事中的暗物质伽马刀,科技本身没有对错,善与恶,只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短短四万余字,沈屠苏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却没有告诉我们结局。太空针塔重塑着天地间的一切,形成无数条通向未来的道路。这个故事的魅力在于,没人知道最后的结局,包括作者自己。
有些故事,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高原上的奥德赛》为读者预留了无尽的思考空间。故事中的“我”抵达终点时会看到怎样的世界?答案就在每位读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