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差: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困境与突破

2022-05-30 00:30王俊珍
语文建设·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王俊珍

【关键词】语境差,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

语文课程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2017年以来,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加大了革命传统作品的比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革命传统文化。根据王浩、荣维东等人统计,除整本书推荐、综合性学习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共有28篇,“占教材所选白话作品1/3以上,并且在可预期的将来,此类篇目可能还会增加”[1]。

一、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现实困境

1.陌生化下的情感疏离“陌生化”本意是指作家、诗人写作手法的新奇,使所表现的客体在接受者那里显得“陌生”,从而达到一种新鲜的美感。[2]革命传统作品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与学生现有认知之间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以《土地的誓言》为例,“田垄”“蚱蜢”“镐头”“银线似的蛛丝”“碾着新谷的场院”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土壤的香气”“空气里欢喜的声音”“原野的鸣叫”“稻禾的香气”是学生难以体验到的;失去故土的刻骨铭心的情感,学生更无法感同身受,产生共情;即使文章情感最为浓烈的部分——“没有人能夠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绝大多数学生读时也只是空洞地呐喊。陌生化导致的情感疏离,直接影响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效果。

2.标签化下的教学僵化

革命传统作品普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容易陷入模式化、标签化,形成宏观、空洞、单一的主题。学生标签化地理解文本,难以深入感知和体悟语言,教学易走向僵化。例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对象都指向“战士”,教师多把讴歌战士作为教学重点,联系当代边防战士的英勇事迹,进行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教育,布置作业也是给战士写一封信之类。教学无视文本的特殊性、人物的丰富性,过于强调革命标签,学生自然兴趣不大。

此外,由于特殊时期的文章本身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方面有一些艺术性提升,如《白杨礼赞》《回延安》等,如果不能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和学习难点,一味地拔高,则易使学生产生明显的距离感。

3.泛德育下的本位缺失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品味言语的独特魅力,习得优美的表达范式,培育基本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过于强调革命传统作品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就会特别关注“写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写”,导致语文课异化为德育课,学科本位缺失。

以《纪念白求恩》《最后一次讲演》为例:《纪念白求恩》作为纪念性文章,在叙议结合、对比、特殊句式方面有丰富的语用价值;《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吸引听众、引起共鸣的语言技巧更值得被关注。如果教学时只关注白求恩的高贵品质、闻一多的爱国热情,会导致革命传统教育流于形式,终于口号,难以借助语文路径内化于心。

二、困境之源:三重视域下的语境差

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3]语境差指在同一界域内,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状态。[4]革命传统作品有特定的内容、主题和时代,其叙述者和解读者之间存在语境差;不同读者借由不同路径进入文本,存在语境差;由于时空、个人风格、经历等不同,不同作者、读者即使面对同一现象或文本也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形成语境差。

笔者试图从文本、情景和文化三重视域探析语境差下的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

1.文本视域:言语矛盾与言语张力

文本视域即上下文语境。革命传统作品是特殊时期特殊精神的体现,有的难以用常规思维、常识来推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本自身的言语矛盾,这些言语矛盾即构成文本的语境差,使言语产生更大的张力。

以《老山界》为例,老山界是一座难走的山,非常陡峭,也非常险峻,文中却写道:“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向上连到天空,向下是绝壁,明明是险境,却以“奇观”修饰,言语冲突体现了与常理相悖,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奇观”中见精神,革命战士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不言而喻。不仅如此,人物言语的选择,如“我们顶着天啦”,于陡峭险峻中尽显欢乐,也是作者有意造成的言语冲突,是作者独特情感的巧妙张扬。如果忽视这样的语言形式,就难以真正找到与文本对话的切入点。

2.情景视域:非常情境与寻常体验

构成情景语境的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主观因素包括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等。[5]革命传统作品中,散文占大多数,记叙或评价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果没有置于特定时空、话题和场合,把握叙述者的特点,以寻常体验去感知非常情境,教学容易出现隔靴搔痒或情感错位的问题。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陌生化”的非常情境。《土地的誓言》中的东北生活场景,《回延安》中的陕北特有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沉重哀伤,《最后一次讲演》的凛然正气,是特定场合、特定身份和特定心态下的情景语境。教师授课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泛情境化,以此时情境取代彼时情境,未能跟文章深度吻合,导致学生体验与文本内容为两张皮;二是情境缺失,学生感知到的是“新鲜”内容,但缺乏共情,难以进入文本情感深处。两种倾向本质上是一致的,让学生以寻常体验去感知非常情境,在教学上流于俗套,立德树人目标容易落空。

3.文化视域:革命传统与当代精神

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涵盖了不同时代,其蕴含的革命精神体现出鲜明的历史传承性和现实针对性,影响着今天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部分教师解读时没有认识到革命传统与当代精神的关系,无法突破这种历时语境带来的语境差,未能经由文本贯通历史与现实,导致泛泛的德育教化,语文本体地位也因此丧失。

以《白杨礼赞》为例,如果仅从革命精神的角度来理解,这篇文章赞美的是特定年代的精神品质,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如果能从言语本身切入去感知这种精神,如“磨折不了,压迫不倒”“极常见,极易生长”等,就会发现这样的生命力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伟大、积极向上的力量,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脉相承。这样的精神内核,不正是当今时代所提倡的吗?

三、突破之道:基于语境差的还原与融通

语境差既为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带来了困难,也带来了多元化和再创造的可能。笔者尝试以语境差为切入点,利用还原和融通两种路径,在文本、情景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进行突破。

1.言意互逆,重塑认知结构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革命传统作品言语形式和内容即言与意的相悖之处,发现隐藏的情感密码,品味语言内涵,挖掘背后的意义;从词语的情感色彩和文本语境的一致性角度,寻求情感的独特表达,在认知方式和路径上獲得新的启迪。

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整合教学设计,“反差”在两篇文章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笔者将其概括为“险境与‘乐情”“艰难与‘深情”。学生先通过助读资料,初步了解老山界、红军长征,感受老山界的艰险和防空洞生活的艰难,借助朗诵、表演等还原上下文语境差,把握言语矛盾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理解战士的情怀。略举一隅,详见右表。

2.比较还原,解锁精神困境

教师不妨尝试比较、还原等方法,以社会文化语境为切入点,从共时与历时两个向度进行探索,让革命传统作品被困住的“精神”得以释放。笔者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具体说明。

一是还原写作素材。在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故事版本中,牛郎和织女被狠心的王母阻隔在银河两岸,一年只能相会一次,具有悲剧色彩。但在《天上的街市》中,诗人摒弃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因素,甚至把造成不幸的障碍——银河,也化成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骑着牛儿跨过浅浅的银河在天街闲游。诗人为什么要对“银河”“牛郎织女”做这么大的改编?因为诗歌是想象的文学,而想象往往源自现实世界的缺失,民间传说中的悲剧因素普遍存在于现实,而这份诗意的浪漫则与现实语境相悖,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思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是还原创作情境。《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五四运动浪潮消退,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民族苦难,许多知识分子陷入了苦闷彷徨。当时地上的世界是“眼儿泪流”“心中作呕”的印象:“游闲的尸,淫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街都是灵柩”[6]。诗人目睹这种现实,感到一种“幻灭的悲哀”,他向往爱与美的理想境界,不知道如何让理想在人间实现。为让学生深入体会郭沫若这种创作背景和心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大家》制作的《中国文学名家·郭沫若》等节目,化抽象为具体,体悟郭沫若对于光明的向往。

当然,还可以借助“1+X”的阅读路径,对同一时期的诗歌进行联读、比读等。通过同一语境下不同文学表达的比较阅读,更好地还原历史原貌,还原真实情境,使学生在语境差中理解这一篇的独特之处,达到语文素养和育人价值的同一。

3.任务统整,链接真实生活

基于语境差的还原与融通还可借助任务统整,或链接真实生活,寻求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突破之道。

一是整合教学。对于情景语境比较接近的篇目,可以通过整合教学集中引入背景资料、进入情境、组织活动,进行语境的还原与融通,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广东省教研员冯善亮老师曾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整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资源,整合《黄河颂》《土地的誓言》进行教读课设计,以“朗诵会”的形式设计大任务。这两篇文章均以直接抒情为主,情感饱满热烈,且都创作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样抒发对黄河、故土的热爱,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通过集中式的活动,借助相似的助读材料、情景体验和探究,达到对语境差的深刻理解与融通。

二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借助体现学科本质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语境的理解和感受,避免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标签化和泛德育化。例如,在七年级开展“品读榜样事迹,知晓榜样精神”的项目学习活动,设置本质问题“如何发挥革命榜样人物的榜样作用”,制作“革命榜样人物风云榜”,整合《纪念白求恩》《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等文本,就表现人物的手法及人物革命精神进行专题探究。项目实施中,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建构和搜集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实现由“旁观”到“移情入境”的角色转换。

三是跨学科学习。真实性是革命传统作品的最大特点。如果以跨学科思维打破知识壁垒,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这一类题材的认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语境差。当然还可以建立革命传统与当代精神的有效链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过度依赖课外资源和实地探访,以免越出语文学科认知情境,增加学生学业负担。

总之,语境差在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并利用语境差,对革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可以更好地发挥革命传统作品培根铸魂的作用。当然,如何更好地通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还需广大教师作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