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事业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文章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分析,以课堂参与为基础明确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教学环境的变化,并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路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从事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工作的教职人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参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有效应用,丰富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当代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性较高,针对这一社会发展现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调整。采用多元化的线上教学设备,促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理念之间的有效融合,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新媒体平台,强化课堂交流互动,提高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不断扩大课堂规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庞大数据信息为基础,创建网络教育新形势。
一、“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数字化学习
传统的课堂知识获取主要通过纸张、书籍等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板书和口语表达进行知识传授,一部分教师了解到课堂交流互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针对某一知识内容展开讨论与分析。但在网络时代,学生在知识接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媒体平台、视频播放、网络PPT等方式进行,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的有效应用,获取海量的数字化知识,通过聊天软件、电子邮件与同学教师建立沟通联系。数字化交流形式逐渐代替传统的纸张与面对面交流,知识获取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在教学改革阶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创新知识传授模式,利用好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数字化知识内容。
(二)网络化思考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通过网络化学习代替传统的纸张、书籍知识获取模式,电脑与智能手机正逐渐成为学生常用的学习工具,能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海量知识作为参考,具有方便、快捷、廉价的发展特点,互联网上所涵盖的知识信息几乎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学习所需要的各类数据。网络数据具有海量性、存储量大的发展特点,人们能够便捷地从网络获取知识,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与传统的图书馆借阅和书籍购买等方式相比,人们能够快速地完成数据获取。网络化学习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大量数据内容的出现,要求学生每天需要耗费许多时间进行知识阅读,而大多数信息是重复、无价值的,学生为了避免错过重点数据内容,被迫的完成海量信息吸收,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据识别能力。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通过数据搜索借鉴已经存在的数据结论,他人的实践经验作为解决个人问题的重要途径,过于依赖网络知识降低学生的思考能力。由此可见,网络化思考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学生带来便捷、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同时,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审视各项知识内容,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探究中。
(三)海量知识的吸收
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是查看手机应用程序中所发送的知识信息,各类App和网络浏览器包含庞大的数据信息,其中与学生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现代化教学保留了传统教学书籍、板书的教学模式,开发出电脑、手机、多媒体等新型知识获取途径。能够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学生在完成知识获取后,缺乏有效地巩固预习时间,重点知识内容在大脑中停留时间较短,学生无法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有效进行知识应用,导致学习与实践相脱节,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成效。
二、互联网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应用的重要性
(一)构建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按照学科、专业进行类别划分,并围绕专业特点进行知识调整,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教学任务,教师的知识传授參考已经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系统化的技能教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量数据信息的出现,提高了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当代大学生在知识吸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起到良好的引导性作用,结合专业发展构建前沿科技知识体系。教师定期对本专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借助网络平台将海量信息数据分割为多种形式的知识碎片,通过各学科与各专业特点的重组并购,建立全新的知识框架,充分发挥出网络教学的优势,坚持正确的教学引导。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基础,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调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环境加强社会联结性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个体的广泛参与,利用丰富的实践教学项目,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育事业的社会化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适应性。特定社会成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知识内容的实践应用,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兴趣,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自我意识,了解民族文化内容。只有协调好学生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将课堂教学活动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连接,开启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周边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就业提供帮助。
(三)开发群体式创新性活动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带来了冲击,为了满足人类群体学习的需要,构建知识共享的网络环境,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移动终端含有的丰富教学资源,实时进行知识信息更新,在多元文化视角下发表个人的发展观点。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传统教材与教学大纲,突破应试教育对教学流程的限制,保证教学环节的灵活性,“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课堂的改革创新,正逐渐向着民主化、多元化发展,教学涉及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的存在。师生之间的课堂地位发生了转变,处于平等交流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加多元化的综合讨论内容,网络教学课堂更有利于个体化创新,在信息爆炸时代拓展知识获取渠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革策略,让学生提前进行知识接受,在课堂上主动分享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互联网+”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一)教材更新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创新,需要学校教师拓展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不能单一的参考教材内容,要适当地参考其他教材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互联网技术提供海量的教材资源,参考国外经典教材,以公开课视频为参考信息,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递特定的知识信息,丰富教师的授课技巧,实现教学资料的外延与拓展。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需要根据传统教材内容整合教学信息,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查找,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进行文章或某一教学内容详解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只通过教师的教材讲解,无法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描绘难以精准地掌握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技术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图文并茂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讲解阶段适当地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综合掌握,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只需要简单的对教学课件进行修改,就能够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虚拟化实践场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案编写
在教案编写阶段,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便捷性、互通性的发展特点,将主流教学素材整合到一起,制定精美的网络教学课件,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阶段参考优秀公开课范例,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流程。整合网络教学内容对重点教学信息进行筛选,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教师的课堂知识讲解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以板书和语言讲述为主的教学手段正逐渐向PPT投影、网络教学视频播放、教学实践等模拟进行转变。传统板书教学所占用的教学时间正在逐渐减少,利用在课前准备好的教学工具,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教师能够更深层次的探讨各类教学问题,有利于教师整理教学思路,并将教学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回顾,通过视频录制、视频播放、视频分析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进行教学知识吸收。
(三)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流程调整阶段,需要结合网络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讲解方式,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微课、慕课等新型课堂教学形式的建立,改变传统板书教学和面对面讲述存在的教学弊端,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前准备的教学视频和教学PPT,采用动画、影视等方式将重点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的学生面前,降低板书教学所花费的书写时间。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教学流程调整,有助于教师整合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休息时间内,重新回顾教师所讲授的重点知识内容,教学形式的创新改变了学生听讲形式,增强教学流程的逻辑性教师。教师在针对学生设置课下教学任务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进行教学指导,加强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实时交流,强化学参与主动性。
(四)学习方式
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于数字教学资源的可复制性,让学生不再通过笔记进行教学内容记录,只需要复制教师制定的教学课件,就能够进行重难点知识内容的查找,数字系统逐渐代替传统的学习笔记,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生在互联网新课堂上课时间认真听讲的人数比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并未出现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不只是单一的学习工具,还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娱乐功能。在海量网络数据地充斥下,学生缺乏对重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课堂听讲阶段表现不积极。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约束,严格管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不良行为,接触到的知识信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主查询要在课前或课余时间完成。在享受互联网教学带来的便利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前互联网加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线上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缺少线下实践体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足,整体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方式创新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提前借助网络自主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研讨,在课后完成教师制定的实践任务。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學改革方向
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开放性和灵活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发挥线上教学的便利性建立名师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了解教学细节,运用AR、VR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将二维教学转变为三维立体交互式虚拟体验,构建一个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提高教学成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网络数据获取,阅读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根据当前教师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从多方面入手完善基础教学设施,合理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应用类人才。在“互联网+”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掌握全新教学技能,翻转课堂是网络时代所形成的新型教学课堂,运用丰富网络资源建立全新的互联网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熟练地运用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结合当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简单的互联网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海量教学资源的甄选能力,能够自主制作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熟练进行教学活动组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五、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作为当下行业发展的热点,在传统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将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营造高效便捷的互动渠道,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发展原则,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主要目标,重新进行教学内容调整。通过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职能,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碎片化的发展特点,在教学设计阶段需要充分发挥出网络教学的优势,开展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利用智能终端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创新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作者单位:孙佳平 三亚学院
参 考 文 献
[1]马清.“互联网+”下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6):228-229+242.
[2]李桂香.“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5):139-140.
[3]宋晓庆.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21(0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