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固碳在实施“双碳”战略中的地位和实施路径探索

2022-05-30 15:01牛爽
学理论·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碳目标

牛爽

摘 要:“双碳”目标是“生存的智慧”,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同时,“双碳”目标也是化解反华舆论和经济剥削的“反击的武器”。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国际舆论,意味着碳排放权不仅是发展权,也是国际政治的话语权。因此,以东北广大农业地区为基础,发展农业土壤固碳,形成新的碳排放话题,制定农业土壤固碳相关标准,将对我國占领国际碳排放主导地位,落实“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碳”目标;“两个矛盾”;农业固碳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10-0082-03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双碳”目标的战略意义

(一)“双碳”目标是“生存的智慧”

从远期看,“双碳”目标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的智慧”。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过量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造成极端天气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习近平主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提出中国的“双碳目标”,为国际社会解决碳排放问题做出了表率。

(二)“双碳”目标是“反击的武器”

从近期看,“双碳”目标是化解反华舆论和经济制裁的“反击的武器”。国际资本是以逐利为目标,生态恶化与否不是其所关心的主题,环保及碳排放等诸多问题只是其所操控的政治和舆论工具为掠夺利益炮制的话题之一。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有国际金融资本背景的前高盛集团高管当时的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提出提供130万亿美元的气候变化资金承诺。这意味着碳排放权不仅是发展权,而且是拨弄国际政治的话语权,更将成为一国的金融生存权。因此,落实“双碳”目标是实现我国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战略选择。

(三)“双碳”目标是“战略的博弈”

从国际竞争看,“双碳”目标是各国争夺发展资源与空间的“战略的博弈”。在客观上,减少碳排放的影响是深远的:从远期看,资源性国家(如俄罗斯)的收入将大幅减少;从长期看,后发国家(如印度)的发展将面临困境;从近期看,以传统汽车产业为支柱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将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受到巨大冲击。由此可见,以发展承受力为基础,推进“双碳”目标,主导碳排放舆论,对我国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

二、“双碳”目标与“两个矛盾”

(一)“双碳”目标的长期性与当前国际形势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双碳”目标跨度4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促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另一方面,西方世界的衰落,则意味着摩擦和冲突将进一步激化,碳排放话题会随时出现在国际博弈的桌面上,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长期性”与“紧迫性”存在矛盾。

(二)“双碳”目标的高成本性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减少低成本的化石能源,增加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影响,则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成本性”与“增长放缓”存在矛盾。

三、农业固碳与“双碳”战略目标

(一)农业固碳是为“双碳”目标“开源”的重要途径

推进“双碳”战略中农业固碳工作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生态固碳是中央“双碳”目标工作的重要一环。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其中前四个目标是“节流”,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则是以生态固碳形式为“双碳”目标“开源”。

农业固碳为生态固碳提供了具有巨大潜力的新途径。生态固碳指的是将植物光合作用产物截存在土壤中,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的碳储量的措施。在2001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而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贡献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由于以禾本科为主的农作物的生长速度,非食用光合作用产物远超以乔木为主的林业植物,因此,随着保护性耕作固碳技术和秸秆还田固碳技术的不断成熟,农业固碳的潜力将被极大地开发。

综上所述,农业固碳对“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农业固碳的“双碳”战略

探索发展农业固碳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探索发展农业固碳的政治意义。随着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战、科技战的挫败,舆论战的强度不断增加,环保尤其是“碳排放”话题成为攻击我国国际形象和限制我国发展的主要工具。因此,无论拿出农业固碳相关规划、建立农业固碳相关试点或是取得农业固碳相关经验,都将为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提供重要支持。二是探索发展农业固碳的社会意义。探索发展农业固碳技术模式既能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又能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得到提高,对各地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修复,对提升农业农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农作物生态化水平较低,农业固碳减排也存在巨大潜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土壤的初级碳源,最终以微生物残体的形式作为土壤稳定碳库留存在农业土壤中。因此,农业土地面积是农业固碳的核心。以哈尔滨市为例,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 800万亩以上,主要农业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库比较贫乏,耕地质量平均等级3.59等,中低等级耕地占1/3以上,耕地质量降低、耕作层变浅、土地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抑制。耕地平均有機碳含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30%,土壤固碳潜力在30.4万吨C—51.2万吨C之间。未来40年,如果哈尔滨市实施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包括有机肥应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固碳的贡献率约为30%~36%,将远超目前12%的农田土壤固碳贡献率,相当抵消同水平工业温室气体排放3.4%~19%。

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减污降碳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双碳”目标跨度数十年,探索发展农业固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完善可行性论证的前提下,制定合理规划,建成探索发展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为分类的农业固碳试点或试点群,形成探索发展农业固碳的实时依据。为期1—2年。

第二阶段:以探索发展农业固碳试点群为基础,成立农业固碳项目基金,构建全国性农业固碳研究平台及固碳减排碳交易平台,吸引相关专家及研究单位组建联合研究团体,申报国家重大项目,申请相关政策,建成国家级农业固碳研究基地。为期3—5年。

第三阶段:以国家级农业固碳研究基地为基础,形成可推广的明确发展路径及实践方法,实现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提高农业土壤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固碳减排碳交易方法,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期40年。

四、通过实施农业“双碳”战略解决“两个矛盾”

农业“双碳”战略中的核心部分是农业土壤固碳试点群。试点群可以快速建立农业固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农业碳汇标准,对占领国际碳排放领域高地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具备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缓解“两个矛盾”。

因此,应以在短期内形成发展农业固碳的成果依据为主,立足农业固碳研究平台相关项目,主导国际碳排放舆论导向,加快占领国际碳排放重要地位。具体如下:

(一)组建学会,召开专题学术会议,完善农业土壤固碳理论依据

以涉农科研单位为核心完成农业固碳理论论证工作。以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农科研的涉农科研单位的相关研究力量为基础,组建农业固碳研究学会;以学会为组织单位召开全国性农业固碳研究会,邀请生物固碳、土壤固碳的相关专家学者,针对植株、土壤的差异化,明确农业固碳的适应机制,探究农作物种类选择与耕地类型的权衡与协同机制;整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固碳相关成果,完成相关理论论证工作,为农业固碳试点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落实“双碳”目标,围绕农业固碳试点群理论论证及筹备,积极争取中央基本建设和财政专项。用于农业固碳试点群建设、农业固碳数据平台建设及农民补偿,为提升农业固碳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更好地推动农业固碳数据平台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完成农业土壤固碳试点群建设

加强对“双碳”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推进农业固碳试点群建设工作。建立以农业、环保、财政、发改、科技、自然资源、质监、建设和税务部门为成员的农业固碳试点群建设工作小组;根据农业固碳论证,切实抓好试点选址、生产指导、检查、监督工作,挖掘适宜监测点耕地表层、深层固碳能力对农业管理较强的村级单位,进行小范围内的不同类型耕地土壤库、生物库、肥料库的建设,完成试点群的选择;加强组织领导与专家指导相结合,明确试点群的关键调控要素,构建关键要素,统筹开展试点群建设的统一规划、部署、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三)以农业土壤固碳试点群为基础,完成国际性农业固碳研究平台及固碳减排碳交易平台建设

以农业固碳研究学会为核心筹备农业固碳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以农业固碳研究学会为核心构建农业固碳试点群信息平台,为全国各省市的相关研究单位提供农业固碳链条的相关数据,为评估农业碳汇研究提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结合农业固碳试点群制定的统一科学台站农业固碳要素监测指标体系,利用航天、航空遥感监测技术,逐步构建农业固碳监测、评估、预测、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为农业碳汇数据产品提供科技平台支撑。

阐述“双碳”意义,围绕农业固碳研究学及农业固碳数据平台的相关研究,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研究单位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用于相关研究,更好地推广“双碳”目标工作上的关于学术的探索和制度的创新。

(四)以相关平台为基础,完成由我国主导的农业——固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农业碳汇标准的确立

积极筹备产学研协同,探索政府、企业和个人协同融资的碳基金制度,探索碳汇交易产品认证制度,积极向国家申报农业碳汇第三方评估与认证机构等。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目前的参与主体主要是控排企业,市场覆盖范围后期有望继续扩大。由于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方式较为复杂,在碳中和过程中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尚未统一,耕地碳汇交易难度较大,但潜力亦较大。筹备农业耕地固碳增汇行动,对固碳增汇效果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制度与激励约束机制,为农业争取更多间接收益。此外,申请农业固碳地理标识,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试点地区农户收入创造条件。

(五)以宣传为核心,汇总以上工作相关进程,积极报道“双碳”目标相关工作上的探索和创新

以各阶段成果为立足点,以不同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分阶段、持续性宣传,占领国际碳排放话语权,积极推进报道“双碳”目标相关工作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Z].2021-01-25.

[2]习近平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Z].2021-12-08.

[3]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Z].2022-01-17.

[4]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Z].2022-03-05.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Z].2021-10-24.

[6]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Z].2021-12.

[7]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Z].2022-05-31.

[8]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Z].2022-08.

[9]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Z].2022-08.

猜你喜欢
双碳目标
我的新目标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