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振 杜扬帆
摘 要:“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首,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鲜明的现实关照。这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具有重要性,其建立和完善的過程贯穿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以及加强党的领导在新时代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突出成就。坚持党的领导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主要表现在党的领导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取向,始终以人民至上为原则,始终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新时代要充分发挥这条历史经验的时代价值,以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保障国家利益的完整性和人民利益的整体性,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抵御和处理重大公共危机。
关键词: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10-0010-0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集中提炼和深刻总结。其中,《决议》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条列在第一位,这充分说明在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的,其在党的百年奋斗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成为历史经验的缘由
(一)党的领导决定党和国家的历史命运
《决议》鲜明地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65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不同阶层都曾试图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被压迫和奴役的悲惨命运,但都没有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才把前途和命运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党的领导权问题有着不断深化的思考和认识,积累了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深刻感悟到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历史命运的关键性因素。党的领导能够保证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其属性是社会主义属性;确保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其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大党治理大国,中国共产党从危机和磨难中走来,深知警钟长鸣才能慎终如始。《决议》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这十条历史经验整体中的第一条置于其特殊地位,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原则性问题上头脑特别清醒,行动特别坚定。这不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具有强烈的历史思维,也体现出其对国家和民族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制定《决议》的形式确保党和国家在未来发展的历史征程上绝不犯颠覆性、根本性错误。
(二)党的领导贯穿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百年党史的政治灵魂。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2]回顾百年党史,“坚持党的领导”有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线索可循,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加强,是党必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建党初期,党注重通过加强党组织的力量来领导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锻炼了党的宣传、组织和动员能力。大革命失败后,党从惨痛的教训中逐渐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开始对领导武装军队和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制度化探索。这一时期所建立的制度规范使得党组织深度嵌入到党领导的军队和苏维埃政权之中,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重要原则和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党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建立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1942年9月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明确党的领导是“一元化”领导,并提出一系列具体制度措施,从政治上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全国的考验,党要处理和平衡的关系更为复杂,党的领导更具有全局性特点,领导对象和范围都大大增加。毛泽东同志明确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3]为此,党逐步建立“归口管理制”和“领导小组制”,党的领导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实践中愈加成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曾说:“只要坚持并且改善党的领导,由此带动其他工作,我们的任务就能够完成。”[4]因此,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党中央提出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的领导存在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反复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全面落实加强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新举措,推动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深度相连。由此可见,“坚持党的领导”是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根本保障,是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经验,充分彰显出一个百年大党所具备的历史自信和历史智慧。
(三)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理论和实践,党中央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新时代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首先,在领导内容上,新时代党的领导突出“全面”二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维度的“全覆盖”:一是“对象全覆盖”,指党对“党政军民学”各类机关、组织和单位都要进行领导;二是“工作全覆盖”,指党的领导要覆盖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既包括财经、文教、政法、军事、外交、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单线式领域,也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复线式领域;三是“区域全覆盖”,指“东西南北中”没有哪一个地区可以独立于党的领导之外搞“独立王国”;四是“过程全覆盖”,指党的领导要始终贯穿于任何一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其次,在领导方式上,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是统一不可分的,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最后,在领导载体方面,组建和升级党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加强党的领导的特殊实践样态。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中央层面为例,原中央有关全面深化改革、财经、外事等领导小组都升级为相应的委员会,同时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等,党中央逐步完善领导架构,即由“临时性的领导小组制”转向“常设性的委员会制”,由“临时机构”转变为“制度化机构”,其定位和功能都呈现高端性、固定性、长期性等特征。这种转变说明党对重点工作的全面领导要长期进行,并且组织规格要升级、重视程度要加大。党中央依托这种特殊架构加强了对重大工作领域的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坚持党的领导”蕴含的历史智慧
(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取向
沒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确立为党的百年历史叙事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决议》在论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时,详细阐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贯穿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这充分说明,民族复兴构成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场域,党的领导始终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取向,在百年历史中不断地为之接续奋斗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上,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要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史中坚定自信,汲取智慧,用“坚持党的领导”迎接民族复兴征程上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生态等各领域的风险和挑战,确保能够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人民至上为原则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党与人民互为依存共同统一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决议》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依靠人民”“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等表述,从历史维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成就是紧紧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取得的,充分体现出党的领导其本质属性是人民性。历史充分说明,党什么时候能够深入人民、依靠人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党的领导事业就会顺利;反之党的领导事业就无法顺利前进。同时,《决议》还鲜明地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66,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不代表”决定了党的领导是“无私的”,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党的领导的唯一价值归依。任何组织和势力想通过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进而否定党的领导之企图都绝不会得逞。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历史成就的首要经验,必须与“坚持人民至上”结合起来理解,必须认识到党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三)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经过百年来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行机制,党的领导有系统完备的制度群来确保其运行有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而在这六个一级制度之下,还有更为具体的次级制度使党的领导切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和各环节。比如,“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主要依靠以下次级制度得以顺利执行。一是常委归口管理制度。主要通过党的各级常委会的常委同志具体负责政府、纪检监察、组织、宣教、政法、党群、统战等领域的工作,借助“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形式确保党对不同工作口的有效领导。二是向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设立党组制度。在各类国家机关、人民政协、人民团体和其他经济、文化、社会等组织中设立党组,这项重要制度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非党组织中的贯彻执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关键性制度安排。三是党管干部制度。党对不同领域干部的选拔任用、跟踪培养、考核评价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可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系统完备的整体,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新时代逐渐成熟定型,实现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三、“坚持党的领导”的时代价值
(一)党的领导促进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讲是得益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了我国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的历史性跨越。从新中国70多年来的发展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以战略思维坚持对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领域的事业进行谋划和布局,坚持长远目标与五年规划相结合,使国家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能够协调统一。在长远目标方面,党善于从战略上对国家发展进程和发展阶段进行综合研判,以长远目标的设定来领导和实施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在五年规划方面,党将长远目标阶段化,将不同领域具体事业的布局和发展渗透于每一个“五年计划”之中,从而扎实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连续性发展。因此,新时代要坚持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规划、组织和凝聚作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步,推动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整体性解决,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发展实际的必然要求。
(二)党的领导保障国家利益的完整性和人民利益的整体性
党的领导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完整性和人民利益的整体性提供了重要保障。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坚定守护者,始终以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不容侵犯为执政底线。党持续加强对国安、国防、外交等涉及维护国家利益相关工作领域的全面领导,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完整性。其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政治代表性决定了党的领导要充分保障人民利益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7]。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保证党提出并实施的各项大政方针具有科学性、利民性和全面性,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确保党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三)党的领导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领导促使“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高度融合和有效衔接,避免国家治理走向碎片化。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从不同维度协同发力和联动解决才能实现。具体到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军帐中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8]这个形象的比喻阐明了我国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理体系,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和核心,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都要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从而形成治理合力,提高治理能力。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全面领导,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和目标对不同国家机关的职能进行科学分工,以条块结合的原则督促各方各司其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实现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双重互构,真正将党的领导融入具体的治理实践中,以治理效能充分展现出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四)党的领导确保快速抵御和处理重大公共危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快速抵御和处理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的重要保障,这既是在历次斗争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未来防范和化解来自各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的基本依托。在特殊的情况和时期下,党的领导体系能够迅速产生强大统一的组织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确保“上下左右”不同组织和单位在进入应急状态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调配人、财、物等资源,迅速实现互通、互助、互享,这成为中国能够迅速抵御和解决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的显著优势。比如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现实情景为例,党对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的全面领导能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运行,有效化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避免社会失序。由此可见,党的领导对于我国未来发展的行稳致远和保持社会大局长期稳定起着“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