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终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推动高中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如何引导高中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并应用好个人的自主管理能力是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管理;培养
作者简介:戴广雄(1971—),男,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
一、 关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深度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尽可能地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1]。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规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等。借由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能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激发终身学习的热情。
二、高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由于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主要接受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教师负责课堂授课,布置、批改作业等环节,学生仅仅是听从教师的指令,并在教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将学习视为父母和教师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自己是任务的执行者,即使过渡到高中阶段,这一思维模式仍然会存在,使学生产生固化认知,这也是阻碍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原因。
(二)学生对考试成绩过于关注
绝大多数高中生的学习目标集中在应对高考上,这也导致其学习内容的规划以应试为主,但这样的学习目标过于短浅,因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没有太大作用,所以过于关注考试成绩,制订不合理的学习目标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三)自主管理能力在学科学习中未能得到重视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目前很多教师却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把课上好,并未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养成和应用自主管理能力。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由理论和实验两大板块组成,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其中可用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部分。例如,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实践验证,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教学实践板块。如在进行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实验交给学生自主尝试,具体的教学过程为:教师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以讲义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学生两人或三人组成实验小组,严格依据实验讲义内的步骤进行实验。学生在该过程中需要准备实验材料,自主搭建实验器材,参照化学原理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不熟悉实验流程,制备出来的乙酸乙酯不纯等,教师千万不要急着指导,而是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学生也要在经过自己努力后仍然解决不了时再求助教师。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中适时点拨学生。最后,每个小组如实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实验注重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是令学生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的重要教学板块。
(二) 积极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当前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打破传统课堂架构,将理论学习转移到学生的课余时间,将课堂视为学生和教师平等交流和学习探讨的重要阵地。学生利用微课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经过自主学习,学生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等,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逐渐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铁及其化合物》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完成基本的微课学习,然后叮嘱学生做好学习笔记,标记出重难点内容,记录自己的困惑。课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强化知识点,教师重点讲解铁及其化合物的特点、重要的化学反应式等;其次,讨论、讲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归纳和题型规划学习等;最后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价值,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等。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基于学习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等。
视频课程学习加上课堂讨论的课堂教学安排,充分突显了微课的教学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三)組织周期性自主整理学习课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搭建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知识繁多,内容涉及范围广,既有较为简单的知识,也包括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完成每个单元的内容学习时,其对于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有所差别的,对某些学过的知识有些学生可能还是云里雾里的。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教学目标,定期开展自整理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2]。
例如,《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学习。就如“化学能”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需要逐个击破其概念、基础公式、计算解题等环节,然后回顾相应的知识内容,将重难点标记出来,借助思维导图搭建知识体系。以此类推,在学习关于电能、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内容时,教师仅需要在最后指导环节做综合教学即可,期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可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自行整理归纳知识内容的过程,也是其回顾知识的过程。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更加明晰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四)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环境下,高中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被提出后,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3]。基于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相信并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供学生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来获取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得以发展,最终达到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笔者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己所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并共同整理出来,看哪一个小组整理出的化学方程式既准确又多。在此期间,笔者巡视各个小组,了解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接着,笔者对学生的表现做恰当点评,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在学生充分调用其化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帮助他們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然后,笔者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观点和方法。最后,笔者让学生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学生一起交流这堂课的学习收获。这一教学过程利用合作学习方式践行了“以生为本”这一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能切实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化学实验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所以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势在必行。高中化学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手段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体现化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严谨的思维方式。
以笔者对《基本营养物质》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我们在咀嚼米饭或馒头时能感觉到甜味呢?”笔者以此结合教材和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然后,笔者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他们划分为一个个实验小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以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加深学生对糖类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以及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最后,笔者进行实验小结,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这一教学方式通过加强实验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养成更加严谨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六)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课堂主体有错误的认知,往往会以灌输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授课,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愈来愈远,难以形成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也“难于上青天”。因此,作为掌握先进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恰当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主动深入学习化学知识,以此完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任务[4]。
以笔者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时,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实验室里,由金属制成的物品有哪些?同学们的家里又有哪些金属制品呢?”在与教师共同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到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并且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然后,笔者与学生共同阅读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加深学生对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之后,笔者与学生一同探究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事物规律的习惯。最后,笔者安排学生自主对本节课的化学知识做出总结,让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学习态度。这一教学方式通过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高效学习知识与技能,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的热情。
(七)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是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更体现了国家为推动教育改革提供的支持。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要从新时代思想出发,认识信息技术对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5]。
以笔者对《氨硝酸硫酸》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用PPT课件为学生简要介绍了氨的研究史,通过视频软件演示相关实验,使学生对氨气的物理性质与氨的化学性质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和深刻的印象。接着,笔者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巩固对稀硫酸的认识,要求学生回忆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要点,从而将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其强氧化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一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展现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化学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理解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有效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语
高中化学教学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视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今后化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方面仍需改善,相关教师应积极尝试“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石红炽.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0(8):75-76.
何云祥.解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界,2020(10):7-8.
郑春燕.高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D].西南大学,2020.
宋仁庆.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31):51.
杨政.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