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
从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对GDP的合计贡献率同比为-6.6%,其中房地产业贡献率为-13.6%。从支出法角度看,二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对GDP的贡献率为-37%(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增量与GDP现价投资增量的比值)。可见,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受到房地产的拖累。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顺应新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破解,必须要告别房地产依赖,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并探索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
但是,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多年来高速发展、高位运行直至达到“庞然大物”并攸关全局的地位,近期快速回落导致相关主体(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居民)过快收缩资产负债表,危及到經济社会发展大局,民生福祉和全体人民切身利益,必须要落实“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是长周期行业,即便进入存量房主导供给的时代,即便城镇化速度变慢,基于人口流动、住房更新、消费升级等考虑,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还很重要。
我国居民追求美好人居、安家置业的传统很浓厚。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都市圈建设。另外,根据“七普”数据,住房设施条件还有改善空间,比如在乡镇、西部和东北等地,大量房屋需要更新。此外,在适应老龄化、新市民等需求方面,住房功能还有待提升,供应还要增长。因此,尊重行业和市场规律,不能忽视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国家一直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房地产稳定是应有之义。
(一)政策纾困有所“钝化”
今年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降幅较1-7月份仅缩小了0.1个百分点。事实上,8月份地产在需求端纾困的力度非常大,比如5年期LPR再次大幅度下调15个基点,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4.15%和4.91%,降至近20年来的新低,信贷、限购、公积金等方面加大“一城一策”纾困力度的范围扩展到热点城市,热点城市积极松绑限购政策,南京、苏州、济南等下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但是,8月商品房销售下行幅度并未明显收窄,显示需求端较为疲弱。如果考虑到去年8月份楼市开始明显下行,形成了低基数效应,今年8月份全国商品房市场需求端疲弱的态势并未缓解。
(二)按揭买房的意愿不足
过去,每当利率下行、贷款宽松,限购退出,居民买房热情就会被激活。从2021年8月份开始,按揭利率连续12个月下行;除少数中心区外,热点城市限购基本退出,但居民中长期新增贷款自2021年5月开始,基本呈现负增长态势,月平均同比减少1826亿。同时,今年以来各期限档存款利率也在下行,但居民储蓄存款不断攀升,2022年8月,居民储蓄存款新增10.3万亿,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相比2018年翻了近一翻,同比多增2 . 8 8亿,同比增幅达38.7%。存款利率下降,按揭利率下降,但居民存款却在增加,按揭贷款在减少,背后彰显了居民买房的意愿不足。
(三)需求的不均衡性突出
今年上半年,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套均面积首次突破120平方米/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平方米,也是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年,比5年前的2017年上半年和10年前的2012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13平方米和22平方米。其中,尽管有改善型需求大幅度增长的结果,但考虑到这些城市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新市民的购房需求更加迫切,也折射出刚性需求并未有效释放的问题。
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市存量商品住房套均面积不到90平方米,但今年上半年交易的存量商品住房平均面积为94平方米,新建商品住房交易面积更是达到了106平方米。考虑到目前深圳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只有30%,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2.5岁,刚性需求的基础较为扎实。但是,上半年商品房成交套均面积偏大,反映出刚性需求释放受到影响,住房购置需求不均衡。
近年来,疫情断断续续,对刚性需求集中的服务行业冲击比较大,收入预期和工作前景受到影响。同时,很多地方机关国企或事业单位紧缩财政支出,影响到新入职员工的刚性需求。同时,截止到8月份,70城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价环比已连续下跌12个月,居民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减弱,购房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但与此同时,高收入行业(金融、高科技和咨询等)受疫情影响较小,在货币环境友好、部分高档新房项目定价合理的情况下,买房或换房的意愿较强。
(四)供给端的冲击比较大
近期,部分民企债务风险显现,商品房需求端较为弱势,房地产企业外源融资(贷款和发债等)和内源融资(销售回款)双双收紧。1-8月,房企到位资金累计下跌25%,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导致购置土地、新开工的积极性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不拿地、不开工”的现象。截止到今年8月份,全国土地购置面积连续15个月下滑,新开工连续13个月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近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跌幅有收窄迹象,但土地出让和新开工的跌幅仍旧在扩大。
究其原因,“保交楼”进入攻坚期,根据部分城市披露的信息,“保项目、不保企业”的保交楼原则逐渐清晰。专项借款或纾困基金介入的是资金能平衡或资产大于负债的项目,以确保资金能顺利和全身而退,其他项目只有自我解决资金“硬缺口”才会有推进的希望,部分项目或许要走破产的处理路径。由此,房地产风险处置开始进入攻坚期,风险暴露面或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风险预期仍旧存在的话,首先导致金融机构对开发商的融资继续偏紧。8月份,开发商到位资金中,销售回款(定金预收款和按揭贷款)占比达到51.6%,今年以来第一次超过50%,主要原因是外源融资紧缩,内源融资占比被动升到了50%以上。同时,风险暴露导致购房者对期房的接受度下降,开发商不得不坚持“降价促销”的策略以保障资金链。新房降价加剧市场预期转弱,加剧对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新房交付难的担忧,对需求端也不利。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呈现全链条的下行,从土地出让、新开工到商品房销售和竣工交付等,各个环节均持续明显下行。客观来讲,这种下行有前期快速上涨后的短期惯性回落(或称周期性回落),也有金融、土地长效机制落地实施的影响,如贷款集中度政策下,要求银行严格控制信贷投向地产的规模和占比,资管新规下压缩涉房类信托和资管的规模;土地供应要求限制地价、“地价-房价联动”、自有资金拿地等,前期“高周转、高杠杆”运作的开发商风险暴露等等。但是,供需两端各环节持续一年多的下行,且幅度并未明显收窄是不正常的。
特别是,目前房地产全链条下行有两个明显的问题需要关注。一方面,土地出让和新开工连续1年多下行,拖累了开发投资,不利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今年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跌7.4%,连续5个月下跌,并创下累计最大跌幅(除2020年上半年疫情之外)且跌幅在扩大。作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先行指标,土地出让和新开工继续下行且下行幅度加大,意味着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开发投资将继续下行,且跌幅仍会继续加大,这对全社会“稳投资”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供需两端形成了下跌的负反馈循环。供给端推进“保交楼”,处置风险的力度在加大,导致金融机构对开发商融资的风险担忧加大,开发商缩减拿地和开工,且不得不降价促销以保卫资金链,不利于市场对期房交付的预期和买房的选择;需求端居民买房意愿不强,导致销售回款不足,资金链得不到缓解,制约外源融资好转,制约开发商拿地开工,不得不降价促销。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期国家一直强调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并通过降低MLF(中期借贷便利)和OMO(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长短期政策性利率,引导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贷款和实体投资需求。但是,市场主体的信贷需求比较弱,今年以来单月中长期贷款新增额同比月均减少3266亿。这其中,房地产市场下行对“宽信用”有明显阻碍。特别是,土地和房产价值下降,销售规模下降,通过抵押品效应,降低了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导致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购房者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整个社会出现流动性陷阱的迹象。总之,当前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已经局部“市场失灵”,需要调控之手进行及时的干预。
夯实“房住不炒”,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經济的手段,这些都是对房地产领域的顶层设计。但是,将房地产作为一个行业看待,无论国内外,由于其规模较大、链条较长、涉及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对国民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称得上是支柱产业。基于当前房地产形势,迫切需要落实“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落实房地产在“稳增长”中有效作为。
(一)尽快止住供给端对房地产稳定的冲击
本轮房地产下行,相比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供给端冲击,即房地产债务违约引发金融机构涉房信贷紧缩,以及开发商缩减拿地、开工,并导致交付困难,引致和弱化居民对期房或买房的信心,这也是行业负反馈循环的触发点。因此,房地产要稳定,首当其冲就是要尽快止住供给端对房地产稳定的冲击。首先,要切断违约风险的预期扩散波及到健康的企业,建议加大信用保护工具对民营示范房企发债融资的信用增级,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以中债增进公司等国资信用来修复市场信用,从而阻断境外恶意做空和违约预期扩散。
其次,积极创新政策工具箱,夯实地方属地责任和房企自救的“主体责任”,推进“保交楼”和存量风险的化解。如果说上面讲的是阻断传播增量风险,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存量风险化解和“软着陆”。建议各地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依据存量问题楼盘“保交付”资金来源、项目进度、剩余货值等不同,制定“一盘一策”的处置方案。在最大限度地企业自救的同时(自我解决资金缺口),对资不抵债的及时启动破产,以尽快止住供给端对房地产稳定的无谓冲击。
再次,加快推进国企、城投平台所获地块的开发进度。去年以来,为稳定土地市场,各地集中供地中,国企和城投平台纷纷进场拿地,占到22个热点城市集中供地的60%以上。但根据统计,目前多数地块并未进入开发环节,一方面导致开工下降,拖累开发投资,另一方面也造成国企和平台企业资金链紧张。建议主要为非地产主营业务类的国企、城投平台积极引入代建方,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商品房供应效率;或推进地块与产业、新基建综合开发,实现地产对稳投资的关键作用。
(二)创新政策纾困思路,挖掘需求端潜力
一是各地要提高需求端政策的精细化程度。国家屡次强调,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近期很多地方针对多胎家庭、新市民、老年人等群体,针对房企促销、金融支持等,都制定了精细化、差异化的措施,比如,北京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推出中心区老破小房屋置换外围养老功能的新房项目,父母可以与子女为贷款共同申请人;比如,长沙推出“租购联动”,打通新房、二手房、租赁住房市场“通道”;比如,湖北省推出保租房项目“先租后买”;广州对新商品房项目备案价进行调整,“一房一价”由原来按楼栋均价正负6%,调整为可“上浮10%、下浮20%”等。这些政策针对性很强,都是在市场调研和摸清需求新情况的基础上推出的精细化政策。
目前,从人均住房面积、户均住房套数来看,住房需求基本满足,但这是总量层面的满足,考虑到人口在区域迁徙上的变化,以及部分区域存量住房供应效率不高,居民住房消费仍处于升级过程中,结构层面的需求仍旧存在,潜力仍旧很大。但是,从目前各地需求端纾困的政策基调来看,寄希望于“一招鲜”的措施来促进市场回升,其精细化程度不够、对症下药的治理不到位,无法实现供需匹配。下一步,必须要在摸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方能达到效果。
二是促进存量房流转,推进市场良性循环。目前,由于新建商品住房降价促销,二手房交易环节冗长、税费成本高、户型设计陈旧,主要城市二手房交易明显下降,在总的住房交易规模中的占比从高峰时期下降了一半左右。基于二手住房低总价、分布广的优势,二手住房交易下降,对于满足刚性需求和“卖一买一”的合理改善需求,促进市场良性循环都是不利的。近期,有的城市在推进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存在抵押的房产不用提前还贷就可以完成交易、过户,并发放新贷款,降低了交易周期、交易成本,建议各地住建和金融管理部门联合起来推广这一做法。另外,近期青岛和贝壳平台联合推出“优鲜卖”:开发企业帮助购房者锁定意向房源,贝壳平台帮客户通过线上流量倾斜、经纪人端线上线下聚焦推广加速旧房销售,尽快将二手住房售出,以办理新房购买流程。这些精细化的措施,各地都可以借鉴和实施。它们代表着一种政策逻辑,即创新政策工具的结构深化水平、提高政策颗粒度,才能提高效力。
(三)增存并舉,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
一是探索保租房“先租后售”模式,提高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新建模式建设的保租房可以低租金供应给3-4亿的新市民,未来再以较低的价格并辅以租金抵购房款的形式,由新市民买下来,转化为完全产权的商品房,让新市民分享城市化的红利。“新市民”变成“真市民”这种身份转化,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套合适的房子。在旧模式下,高举高打的房地产提供不了这样合适的房子,但也导致循环受阻。这就需要新模式,才能让地产良性循环起来。具体路径上,建议将存量的沉淀资产(比如商办、公寓)调整规划后转换为保租房。
过去,各大城市建了一大堆华而不实、大量空置的商业办公和公寓。与其空置,不如调一下规划,补上配套,以较低的价格“先租后售”给新市民。如果存量物业利益瓜葛盘根错节,那就搁置一旁,政府以半价出让土地,建设“先租后售”的保租房,解决新市民住房需求的同时让高房价软着陆。对地方政府,尽管损失了短期土地出让金、税收,但换来固定资产投资、地产上下游稳定和繁荣,也为商品房带来后续可持续的购买力,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国房地产再稳定10年都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此举换来内需和消费释放,城镇化和经济转型水到渠成。
二是城市外围未开发且难以去化的项目,将“保交楼”和保租房发展结合。“十三五”及2021年,多数城市外围区域出让了很多地块,且是在开发商快周转、全国化布局时期出让的地块,地价较高并有过度和泡沫化出让的嫌疑。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外围地块项目折价现象非常严重,但也难以实现去化,主要原因在于供应量大且房价较高,规划的产业项目并未有效落地。比如,广州的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等都有类似项目,建议国企或城投平台以折价买过来建设保租房,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回笼部分资金,用于企业其他项目保交楼,另一方面折价方式购置降低了保租房建设成本,也能通过保租房来留住和吸引产业人才和工人、吸引和留住城市服务人员,从而有助于园区招揽工人。具体方式上,也可以采取“先租后售”模式。
三是逐步向新模式转型,探索房地产平稳发展的长效路径。近20年,传统的商品房市场可谓快速发展、单边上涨、高举高打,并已经在“十万亿+”级别销售额的历史最高位上运行了6年。从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化潜力、人口结构变化等供求关系考量,难以长期维持这一规模。但同时,结合国外发展经验,住房还有很大发展前景,但必须要探索新模式,这就是针对3-4亿新市民需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存量房屋适老化等功能改造、配套更新,基于人口迁徙的都市圈住房开发建设,基于城乡融合的县域房地产发展,基于美好生活的二次装修和家装消费等。
单单从3-4亿的新市民来看,这一体量就相当于目前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的体量。他们已经“落脚城市”,但还没有“扎根城市”,关键之一就在于有没有一套房子。当下,必须要全方位降低成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租赁赋权”),助推他们能低成本低扎根城市,住房供给侧改革,推进公租房、保租房、共有产权等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目的就是让他们低成本地、体面地在城市安家,这将对未来商品房市场形成支撑,也是未来我国住房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供地环节降低供地成本,单列租赁用地,园区和新区要规划租赁配套;需要加快存量房屋改造为保租房的“堵点攻坚”(消防认定、民用水电);需要金融机构建立租赁融资的产品体系,与新市民住房相关融资需求对接,实现金融业务和新模式共同成长;需要国企承担功能性责任(基建投资、公服补短板、区域开发),在公共配套上加大投入力度;需要教育、医疗等部门推进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唯有此,房地产才能实现对稳经济的持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