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022-05-30 13:19卢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高中语文

卢凤

内容摘要: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尤其是古诗词和文言文中包含着伦理道德、哲学思想、艺术审美等元素。但综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教师没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忽视了对传统文化教学,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重要性 教学策略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优良的美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文化和思想越来越多元,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管是从内在发展来说,还是从外来影响来看,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都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语文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阵地,而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提出了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力,还要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文情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精神财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了时间的打磨、检验而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貌和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形态观念。

语文教学中通过选取古今中外的名篇,来构建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此外,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层出不穷,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体现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养,如果中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能帮助他们端正思想、丰富精神世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重拾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塑造,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四大发明、陶瓷制作工艺、丝绸编织技术,以及古典文学、古典舞蹈、民族音乐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使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2.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当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其中,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能使学生在爱国、自强、仁爱、勤俭等优良传统文化品质的引领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3.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衡量我国民族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学生不仅会对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厚的传统文化有更加详细的认知,还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探究性学习,并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担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的重担,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情境、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进行主题拓展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对这几条路径进行深入的剖析。

1.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化的意境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情境。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的时候,教师可以营造一种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情境。首先,用幻灯片为学生播放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使学生直观地欣赏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中国书法艺术之美。然后,教师可以在悠扬的古琴音乐中,为学生介绍写作背景:“东晋有一个风俗,每年阴历三月三,人们要去河边游玩,以消除不详,这个风俗被称为‘修褉。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与众文人雅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饮酒作诗,非常洒脱。重人在饮酒赋诗,沉醉于酒香诗美之中时,有人提议可以将当日所作诗词汇编成集,也就是《兰亭集》。而作为大书法家王羲之,则在醉酒之余作了这篇名噪天下的《兰亭集序》。”如此,在导入环节,教师便利用书法作品、古琴作品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古韵悠长的传统文化意境,使学生感受到文人雅士的闲情雅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语言美、意境美。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圍绕这些元素来组织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道德观念等进行深入法分析和重点介绍。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阅读和不断品味,能真正领悟到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文中关于各个人物的座次介绍是这样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仅仅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即项羽和项伯是面向东,范增是面向南坐,刘邦是面向北坐,张良是面向西坐。事实上,这句话体现出了古代的座次文化,如果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并进行分析,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的座次反映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因为在古代,人们有尊卑之分,在很多方面都很注重礼仪,座位安排就是其中之一。古代的座次文化按照尊卑顺序依次为东、南、北、西,因为东方为太阳升起的方向,属阳,是尊贵之地,而西方是日落的方向,属阴,是最差的座位。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文章的主旨,还可以挖掘其中的座次文化、饮食文化等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避免在生活中因为不懂礼仪而闹笑话。

3.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外部因素,因为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而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有明显差异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亦是如此,教师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处于相应的环境中,更有助于他们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感悟其价值意义。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当注重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环境。首先,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比如,在讲授《离骚》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屈原的影视片段,还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楚辞题材的文章。其次,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为学生营造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文化学习氛围。比如,在讲解《诗经》中的一些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收集关于《诗经》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诗经》蕴含的文化,并让学生思考风、雅、颂的区别等问题。此外,在课后,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或者开展关于《诗经》的专题讨论。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探究传统文化,在提高自身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4.进行主题拓展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古诗文是很多的,但是通常来说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多为单篇的学习和阅读,学生的理解相对来说是单一的、片面的、浅层次的。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进行主题拓展教学。举例来说,《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教师可以以此山水游记为切入点,进行主题拓展教学。其实,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过山水游记,教师可以多引入几篇山水游记进行比较,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石钟山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学生会发现,在这看似写景写山水的游记中,多数都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依然贯穿着古代文人的精神气质。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当然,教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比如,可以从“贬官文化”入手,很多山水游记都是文人被贬黜后纵情山水间时所创作的,山水不过是文人寄托辛酸愁苦的载体。所以,“贬官文化”也可以作为一个专题,带领学生深入到这个专题之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进行“贬官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以期对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情怀气度、文章风格和写作手法等有较系统的了解。又如“隐士情怀”,在教材中有相关的诗与文,也可以形成一个专题让学生探究。

5.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進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还应当组织和开展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活动中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并受到感染和熏陶,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自己扮演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分析,在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的基础上也受到了他们这些优良品质和精神的感染,会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进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例如,在端午节,结合《离骚》《湘夫人》等课文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如“端午习俗知多少”“楚辞诗歌演唱”“楚辞体诗歌创作”。对于“端午习俗知多少”,教师提前向学生发布端午习俗资料,并根据资料出题,在课堂上对题目进行一一展示,展示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活动结束后,教师将端午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引申到“理性爱国”的教育上,进而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五个方面就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论是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同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积极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进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金勇.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学园,2017(10):59.

[2]永青.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236.

[3]张文生.更结语文未了缘——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2):19-21.

[4]雷双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以《诗经》两首为例[J].课外语文,2022(01):50-52.

[5]向星程,尹婧.“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80-82.

[6]宗颖.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教育艺术,2021(10):4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