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艺术

2022-05-30 10:48张静
理财·收藏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食器礼器青铜

张静

作为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的国度,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追求下,人们对食的敬重使得食器也受到广泛关注。食器,盛食物的器具。《说文解字》释“器”曰“皿也”,释“皿”为“饭食之用器也”。清袁牧《随园食单》载“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可谓是对食与器的精练总结。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开始,食器伴随着宗教、图腾、信仰等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载体,而逐渐被赋予政治、经济、文化等内涵,表达所属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及美好祈愿。

西周,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礼乐制度的确立使“礼”的规范在国家的行政、司法、军事、宗教、教育乃至伦理道德、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它以血缘宗法为核心来区别贵贱等级,在礼制的严格规定下,不同等级、地位的贵族,在祭祀、礼聘、宴享等礼仪场合,使用不同数量和品类的青铜器,即所谓的“藏礼于器”。《史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了更好地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祈求祖先庇佑,青铜礼器应运而生。

虢国,西周王室的一个重要姬姓诸侯国,其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左传·僖公五年》云:“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它始封于陕西宝鸡,周厉王、周宣王之际东迁三门峡一带,始终位于周王室东西屏障之地,可见其地位之尊崇。虢国墓地作为西周时期一个大型邦国贵族公墓,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青铜食器虽然占比不多,种类有鼎、簋、鬲、甗、盨等,但构思精巧,造型优美,不仅展示了当时上层社会饮食的生活场景,也为研究当时特定时期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基于此,这里精选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食器,与读者共赏。

鼎,古代烹煮肉食之器,盛牲以祭祀、宴飨之用。西周时期是中国礼制完备时期,作为食器的鼎以列鼎形式出现时,便成为礼器,代表贵族等级和地位,是奴隶主贵族“明尊卑,别上下”的标志。列鼎是指在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所谓“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表现在埋葬制度上,就是不同等级的贵族,随葬数量不同的铜鼎。这是当时宗法等级制度最直接的反映。西周的列鼎制度是贵族确立严明等级的体现,依等级不同用鼎数也不尽相同,略而言之“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至春秋中晚期,僭越礼制的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社会变革,用鼎制度也遭到了破坏。秦之后,鼎的王权意义渐失,伴随佛教文化延续成装饰焚香之器。虢国墓地出土的鼎形制多为立耳圆底蹄足式圆鼎,鼎腹部作半球形,逐渐收敛成圆底,鼎足作兽蹄形,两个鼎立耳沿口上微向外撇。鼎的腹部饰各种花纹,凸显鼎庄重、淳厚、扛起泰山之势。

虢季列鼎(图1),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一组7件,形制、纹饰与铭文都一样,而大小则依次递减,最大的通高39.8厘米,口径45.8厘米,腹深20厘米,重17.4公斤。这组铜鼎侈口微敛,宽卷沿,斜方唇,附耳与口沿之间连以2个小横梁,浅半球形腹,圆底,蹄足中段较细,下端逐渐外展而宽大,内侧有一道纵向凹槽。口沿下饰一周C形平目窃曲纹,腹部饰三周垂鳞纹,在两种纹样之间界以一道凹槽,耳的内外侧面均饰有珠重环纹,鼎内壁有18字铭文“虢季乍宝鼎,季世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簋,古代祭祀、宴飨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青铜礼器,相当于今天使用的大碗,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发展演变而来的盛食器。形制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標志奴隶主身份高低的作用。常与列鼎配套使用,称之为列簋。

虢季列簋(图2),出土于M2001墓,一组6件,形制相同,大小、纹饰与铭文略有差异。最大者通高23.8厘米,口径18.8厘米,腹深10.5厘米。簋皆有盖,盖面上隆,顶有喇叭状握手。器身子口微敛,鼓腹略下垂,近平底,腹两侧附有龙首形双耳,龙长舌向下向内弯曲成半环形,耳下有垂珥,圈足下附3个矮支足。盖缘与外口沿各饰一周S形窃曲纹,盖面与器腹各饰数周瓦垄纹。盖与器底皆有两行铭文,自右向左竖行排列:虢季乍宝簋,永宝用。

鬲,煮食器具,形制与鼎近似而中空,足空是用于扩大受热面积。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质鬲,其形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三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则盛行于西周中期以后,进而成为礼器,与鼎、簋配合使用。

回首龙纹铜鬲(图3),出土于M2011墓,一组8件,形制、纹样相似。其中6件大小相同、形制相近,分两次铸造而成。另外2件形体略小,可能为后配。最大通高者12厘米,口径17.4厘米,腹径15.8厘米,腹深6.6厘米。直口,宽平沿,短直束颈,蹄足,足上腹部有三个扉棱。腹饰回首对龙纹,扉棱上火饰划纹或素面。

甗,蒸饭器,相当于现在的蒸笼。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称为甑,盛放食物;下部分称为鬲,用以煮水;中间为既通气又能盛放食物的箅子。它也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甗发展而来的,最早见于商代初期,流行于两周时期,汉代以后消亡。在西周末期和春秋初期,青铜甗不仅是贵族生活中必备物品,而且成为与鼎、簋、壶、盘等配套使用的礼器。

虢仲方甗(图4),通高46.6厘米,甑口部长边29厘米、短边20厘米,甑高26.6厘米。上甑下鬲分体而铸,以榫槽套合而成。甑口呈长方形,敞口,卷沿,斜方唇,两侧口沿上有一对立耳,斜直壁下收,平底上分布有十个“一”字形与一个“十”字形箅孔,甑底四周铸出长方形子口,正好可纳入鬲的母口(即凹槽)内。方鬲口部内敛,平折沿上有一周凹槽,两侧有一对附耳,附耳与口沿之间连以小横梁,腹腔略外鼓,四等分,联裆,四蹄足,足内侧各有一个平面。甑口沿下饰一周C形无目窃曲纹,腹壁饰一周波曲纹。鬲腹部饰四组简略象面纹,每组纹样皆由两个基本对称的呈方框形凸起的像眼睛与略似大象长鼻的鬲足组成。腹内壁的一侧面铸有竖排铭文,自左至右为:虢仲乍宝甗。

盨,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饭盒。形制似簋而椭圆。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杠盨,负载器也。”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西周晚期盛行,春秋初期基本消失。作为礼器的一种,常和鼎、簋、鬲等配套使用。

虢仲盨(图5),通高23.6厘米,口长30.6厘米,宽20.4厘米,腹深11.8厘米。呈椭长方形,盖面向上隆起,顶部有四个扁体支钮,可以卸置。器身子口微敛,薄方唇,腹壁略外鼓,两侧有一对龙首耳,龙舌向下向内弯曲作半环形,底近平,圈足的前后两边中部各有一个横梯形豁口。盖顶中部饰一组相向的曲体龙纹,支钮正背面各饰一曲体龙纹,盖缘与器口沿各饰一周逆向S形凸目窃曲纹,并各在其纹样之间间以两个前后相对称的变形牛面纹,盖面与器腹各饰数周瓦垄纹,圈足上饰一周S形无目窃曲纹。盖、器同铭,作竖款排列,或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皆为3行14字:“虢中(仲)乍(作)虢妀(妃)宝盨,子子孙孙永宝用”。

青铜食器作为古代最早、最正式的饮食用具,不仅在生前广受人们重视,在死后随葬中也是礼器中的大宗。《论语·学而》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殷商时期酒文化盛行,至周朝,奉行“钟鸣鼎食”,更重视饮食文化。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尚书·酒诰》载“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故而周代“重食”高于“重酒”;二是周人重“德”,在人神之间注入“德”的观念,以期获得神灵庇佑;三是《诗经》载周人注重祭品的馨香特性,独特的文化因素促其注重饮食文化。种类丰富、造型多样的青铜食器,虽历经数千年沧桑沉默不语,却依然光彩夺目经久传唱。

猜你喜欢
食器礼器青铜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一)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美味珍馐——中国古代器物之青铜食器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载味
《诗经》中青铜礼器概述
细腻东方,食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