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峰
近年来,农商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农商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效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农商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支持“三农三牧”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发展,是具有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全面预算管理既是引领保障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更是贯彻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
农商银行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预算理念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综合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细化管理手段,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促使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和年度行动计划综合协调,通过预算的编制、实施和修正,促使企业战略更好落地,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2.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农商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资本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等。经营预算是预算活动的基础,是指对资产、负债、表外及中间业务的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增减变化原因做出具体计划与安排,编制结果会直接影响财务、资本核心指标;财务预算是预算编制核心内容,是指根据产品、利率、业务状况对各项财务收支的规模、结构以及变化原因做出具体的计划与安排;资本预算是在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对风险资产、资本占用、资本充足情况做出具体计划与安排。
3.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农商银行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是以發展战略为导向,分为设定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调整等)和预算考核四个阶段。设定目标是全面预算的起点,农商银行结合所处政治经济环境、监管政策要求、自身市场定位等因素确定经营目标,经营目标需符合发展战略,预算管理全程需要围绕经营目标开展。预算编制指采用定期、增量、零基等多种编制方法,从产品种类、业务条线、机构类型等多个维度,对业务规模、利率水平和经营收支等要素进行测算,进而编制、汇总与审批预算。预算执行要强化预算过程管控,适时谨慎预算调整,以保证更好地实现发展战略与预算目标,为预算管理改进提供依据。
4.全面预算管理原则
农商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实现发展战略为终极目标,引导各预算责任单位按照战略目标,确定预算管理的方向和重点。二是通过及时监控、分析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或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相应调整经营战略或修正预算。三是应将预算管理嵌入经营管理活动各领域和各环节,助力各部门沟通协调总体战略目标和部门目标。四是应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动因等关系。五是应强调预算对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根据内外部环境或企业经营策略的重大变化,适时进行预算修改。
农商银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升战略管理能力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农商银行经营发展战略逐渐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增长转变,以保证稳定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融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内部管理工具,不仅可以有效支撑农商银行风险补偿和资本约束机制的构建,更能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组织的经营发展战略以及财务可持续性。在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中,必将对农商银行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保持核心竞争优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随着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银行经营业务持续下沉,“掐尖效应”日益凸显,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面临着巨大的同业竞争压力。农商银行必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保持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独特竞争优势。全面预算管理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人、财、物、资本等进行量化分析,在不同地区、机构、部门、产品、客户等之间合理调控与分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赋能主责主业发展,实现业务与管理互促互进,全方位提升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管控。
3.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在降低融资成本和加大减费让利力度的政策背景下,银行净息差呈现下行趋势。在“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的工作要求下,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承压,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农商银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对其经营成果、财务情况、资本状况及风险水平进行预测分析评估。在分析评估过程中,银行会主动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洞悉潜在机会与风险,将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内控机制,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商银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短板
当前,我国农商银行全面预算管理既没有实现业务范围全面覆盖,也未涵盖管理流程全跟踪,同时预算管理全员参与程度不足,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仍存在短板。
1.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
目前多数农商银行主要工作重心聚焦业务规模的做大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对全面预算管理认知程度尚未提升到战略层面。第一,多数农商银行虽已初步建立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金字塔”结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但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仍存在误区,认为预算管理属于财务管理工作范畴,尚未提升到财务战略层面。第二,各业务条线之间缺乏协作意识,倾向争取更多资源配置做大预算,并压低相关业务指标预算,以便完成任务考核,财务部门难以横向协调各业务部门。第三,全面预算管理要求预算理念全员参与。大多数农商银行采用总部机构制定整体规划,各业务条线形成预算草案并进行上报,而员工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不高。
2.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
全面预算管理应涵盖业务、资金、信息和人力资源等所有经济活动,所以编制时需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涵盖范围。大多数农商银行编制范围狭窄、前瞻性不足和方法粗放。第一,预算编制一般通过项目法对费用科目进行细化并汇总生成财务费用预算,进而再会同业务预算生成总体收支预算。但多数农商银行编制预算时,重点围绕财务预算和经营预算两条线展开,资本预算涉及较少,预算维度较为单一,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之间联动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割裂。第二,由于农商银行对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和审慎监管政策缺乏必要的专业研究,在编制预算时往往未从实际需求出发分析预算期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就直接采用增量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第三,增量预算法下,存在未有效结合业务种类和产品属性进行差异化预测,数据收集存在时滞性和随意性,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管理流程未全程跟踪
部分农商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仅停留在预算编制、汇总与审批环节,不重视预算执行情况控制以及考核检验预算目标完成情况,“重预算编制、轻执行控制”现象较为突出。第一,因缺乏科技手段支持,预算执行控制很难做到全程跟踪。由于人工通报存在频率低和时滞性问题,异常经营情况不能有效及时反馈,经营业务发展方向可能会偏离经营目标。第二,预算批准后,原则不予调整。很多业务部门以市场波动、经营条件、政策依据发生变化为由,年中随意变更预算目标,违背了刚性约束原则。第三,预算考核与企业战略目标联系不够紧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主要围绕经营指标和风险指标,尚未把战略目标纳入考核之中,缺少对长期经营战略的思考与谋划。
农商银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对策
1.树立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文化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把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覆盖经营管理全方面和业务发展全流程,需要各业务条线协同配合的综合管理系统。首先,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在平衡资本约束与效益最大化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高效资源配置,最终助力战略目标落地。其次,要以预算管理委员会为决策领导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为日常工作机构,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质增效。最后,高级管理层以身作则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层管理人员和业务条线部门主动参与,增强预算编制的融合性、平衡性和可操作性。
2.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
农商银行应充分考虑自身经营业务属性、基础数据准确性和经营管理需要,采用差异化的预算编制方式、预算编制方法,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可行性。首先,建议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混合式方式编制预算。从全局出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员工的士气和动力有所提高。其次,各业务条线要坚持量入为出原则,进行精细化预算编制,不能简单采用增量预算法。最后,通过FTP价格杠杆实现资本资源集约管理,并引导信贷资源向具有更高收益的产品、行业和客户倾斜,最终实现经营预算、财务预算与资本预算的深度融合,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
3.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全跟踪
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体现在各项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纳入预算管理,而不能仅停留在预算目标的编制和审批环节,还需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调整),并通过监督和考评完成预算目标。首先,事前侧重保证预算目标的精准性。既要综合历史财务信息,又要紧密衔接市场信息;既要体现其先进性,又要体现其可行性。其次,建立动态分析机制,查找引起差异产生的内外部原因,通过经营活动调整,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最后,事后控制侧重建立完整、公开、公平的预算考核机制。建议将预算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FTP利润作为薪酬资源分配重要标尺,从按劳分配向按价值分配转变。
结 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农商银行“夯基础、强管理、促提升”的重要法宝。通过植于全员的文化理念、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管理流程全跟蹤,进而创新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农商银行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资产业务的做优做精、负债业务的做大做强、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