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的关键环节。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成为大多数院校和消防队伍合作构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的重要任务。为适应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满足消防行业对高层次、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构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探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来构建完善的消防应急通信体系,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
关键词:校企合作;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消防工作的主要任务从以往的防火救险转向应对重大灾害和事故,包括地震、流行病、洪水等,因此对消防救援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常规的手段无法直接处理突发事件,因此在指挥过程中,需要保持各有关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来进行有效的现场指挥,更好地提升救援能力。信息和网络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例如,在综合消防、消防救援管理、消防档案建设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加快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建立适当的信息化通信交流体系,保障校园消防安全,并为消防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指导。
一、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用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灾害。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范围内的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每年都在增加。
消防救援队伍担负着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消防救援队伍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发挥其在国家应急机制中的独特优势。在突发事件中,消防救援人员要迅速反应,采取有效行动,具体体现为快速控制局势和快速部署人员。加快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改善救援时存在的不足,因此建立完善的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显得尤为迫切。
二、校企合作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一)人才培训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在2000年初已经有多所高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开设了消防管理和工程技术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業设备管理进入个性化、智能化、网络化时期,人才市场更加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强”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相比之下,目前高校消防管理和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还停留在短期培训和校内培训的水平,人才培养与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就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二)人才培养目的不明确
现阶段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部分学生误认为未来学习本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去消防部门当消防员,或是去企业做安保,认为这样的工作危险又辛苦,从而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同时,校舍多年未更新,配置参差不齐也影响教学效果。高校片面追求招生人数,忽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导致当前招生困难。
(三)师资队伍落后
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专门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设立的师范教育力量,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师资培训仍然是空缺的,该部分的教育面临着师资储备不足的问题。并且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的大部分教师对于消防技术掌握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操作经验缺乏。因此,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或缺乏实践能力,或理论不扎实,教师整体水平偏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不成熟
现有职业课程按照“三模块一环”模式设置,即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企业实践教学。制度本身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导致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五)应急消防救援组织沟通不畅
在应急安保、大型火灾和大型活动中,许多警力和跨地区消防站都参与其中。就命令的传递而言,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不完善,突发事件响应不统一,指挥层次不明确,通信控制系统不规范。在命令交互传递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混淆。由于缺乏针对突发事件的持续联系和准备,难以调动和指挥相应的力量,难以在不同部门间建立直接有效的运作体系。在应急救援任务中,各部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沟通不畅。
(六)消防应急通信技术落后,设备配置质量参差不齐
消防通信设备的设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综合性的通信设备仍然缺乏。由于使用了不适当的频率,相关规范会限制通信。在偏远地区,无法通过救援现场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有效性。现有的传统通信设备维护不善、装备简陋、陈旧,影响其运行。在紧急情况下,当地主要依靠普通的无线通信和稀有的低覆盖性卫星电话,缺乏数字化、智能化的通信设备,缺乏电信、咨询和定位设备。
三、强化校企合作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院校建立了以教学、育人、实践、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了以院校为主导的中心、教学管理、部门。经过多次洽谈,高校与多家企业加强合作,在专业定性、企业培训安排、培训教材联合编制等方面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
(一)院校方面
1.建立消防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建设实践学习基地
以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大学生建设实用的校外教育基地。建立长期可持续的校外实践基地,选择消防应急通信相关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消防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宣讲,并通过在校内以及校外建设实训基地,保障信息化建设。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到合作企业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目前的技术水平、应用市场、产品生产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入的调查课题,撰写调查报告。调研期间的参观由校企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带队。邀请优秀的公司员工指导学生实地考察,讲解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认知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熟悉业务流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高校教师拥有专业理论知识,但往往缺乏技术和实践,因此,应安排教师参观消防应急部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样,院校也可以邀请与消防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建设相关的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建立协作机制。
此外,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开发实用的教育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为构建消防救援通信支持系统提供实时开发和最先进的技术资料,并一起编译教育资源,如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科学编制消防救援通信保障建设信息化的现行内容。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建设消防救援通信支持信息化,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和技能水平,打造建设通信、支持信息应急消防救援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主题,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学生毕业后可在合作企业相关岗位就职,这样不仅有利于就业,也能为企业提供应急消防救援、通信和建设人才信息化保障,实现校企良好合作。
2.培养师资队伍
为提高教师的工作实践水平,院校应安排专项经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所属企业学习。教师深入具体岗位,虚心咨询一线工程和管理人员,交流维修管理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学期末,教师将及时组织、总结所学专业技能,提供反馈、复习和改进专业教学内容,并将所学知识和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共同制定课程计划
过去,由系主任和教研组负责人制定课程,相当于设计闭门课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首先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的教案修订,增加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急消防通信安全信息化”学科,编写“消防救援通信安全信息化”学科优质教材,构建教学模式“课堂学习+课后实验”。在课程安排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中与多个项目的实际实施相结合,并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智能消防相关理论的理解。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智能消防建筑设计照片、工程设计图、产品模型,并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感官意识,提高知识理解力和记忆力,并为实践教学提供深入的理论支持。在传统讲座的基础上,课后组织了相关的智能消防实验,包括产品识别、智能灭火系统的观察、智能灭火当前应用过程的模拟。同时,成立研究小组。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在线搜索或实地考察了解一組建筑的智能防火设计,并撰写研究报告。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体验智能消防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实践教学的不间断连接。
(二)企业方面
1.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功能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推进消防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院校应加强与外部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基地,深化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多种通信方式并存,保证通信系统的畅通
解决消防应急救援层次和组织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将参战人员根据分工划分成不同的组,指挥部通过电台指挥到各组负责人,各组内部再通过另外的通话组向下指挥,逐级分组、分层指挥。这是最常用的层级指挥。如果信号通道不够好,常规通信和集群通信可以有效互补,让指挥部通过固定无线电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将上述指挥与多层、多组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救援中通信覆盖率低的问题,从而保证救援过程更加顺畅。
3.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发展数字消防通信
无线通信的不断发展能够提高消防通信的效率。首先,消防通信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力求推广和使用更先进的通信网络。其次,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消防智能通信网络势在必行。再次,应着力打造语音信息传递智能平台。最后,通过打造实战自动化移动网络,有效提升通话质量,无形中提升作战指挥能力。
4.制定并实施消防救援沟通计划
在进行跨地区作战时,参战队伍众多,持续时间长。 因此,需要一个相对高效的通信系统来完成整个过程。消防救援人员应根据救援任务的难易程度制定应急行动计划,并尽量做到细化、全面。在制定应急计划时,注意内部程序可以在明确了解实地援助任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沟通准确性和效率都需要提高,让不同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践中采用适当的应急救援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可控性,其中一些会直接损坏当地的通信设备,最终影响救援工作。因此,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应急救援通信过程的顺利进行,而校企合作可为应急消防救援通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实践内容上,既要注重联系实际应用,又要注重建设专业实验室;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实用的大学生消防校外教育基地,实现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张小军.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对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10):27-29.
[2]王辉,宋杰.校企合作模式对提高地方高校通信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影响[J].就业与保障,2021(01):59-60.
[3]张照鹦.5G时代下推进消防应急通信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1(33):153-154.
[4]梁会峰.关于对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4):210-212.
[5]张金友,刘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研究[J].河北农机,2020(08):112,115.
[6]段恒利.基于校企合作的“数据通信”课程改革[J].就业与保障,2020(0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