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钰?郭放?周强
【摘要】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能力是衡量大学出版社出版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探索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规律,文章分析2019—2021年“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认为大学出版社数字精品项目在研发能力、渠道建设、运营服务和保障措施这四方面有待提升,并从聚焦内容优势、创新业务模式和完善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大学出版社研发数字出版精品的策略。
【关 键 词】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运营服务;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作者单位】姜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郭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周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3.009
精品出版物是出版的核心价值,对内容的精心选择、精细加工、精彩呈现是出版人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数字出版要积极弘扬主流价值、传播正向能量、传播先进文化,打造更多有思想、有内涵、有温度、有情怀的数字出版精品[1]。《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深入实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面向出版单位和文化科技企业评选100种左右优质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项目,建立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库”[2]。《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坚持精品引领、精品带动,构建主题突出、质量上乘的出版融合发展精品体系”[3]。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能力,是衡量大学出版社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探索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规律,本文分析2019—2021年“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梳理大学出版社数字精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大学出版社2019—2021年“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分析
据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114家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图书出版社中数量占比约19%,大学出版社从业人员占比约25%,年出版品种占比约30%,重印和重版占比超过40%,销售码洋占比近45%,是中国出版业名副其实的重要力量[4]。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9年启动实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19年全国共报送517个项目,95个项目入选,其中大学出版社项目入选6个,占入选项目比重约6.3%;2020年全国共报送604个项目,46个项目入选,其中大学出版社项目入选4个,占入选项目比重约8.7%;2021年有40个项目入选(含20个提名项目),其中大学出版社项目入选3个,占入选项目比重7.5%。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表现突出,连续三年均有项目入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浙江大学出版社三年内分别入选2个项目;天津大学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各入选1个项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出版社三年累计入选项目占总入选项目比重约为7.2%,数字精品项目入选数量占比偏低,与大学出版社在出版行业的经济规模、行业地位不匹配。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精品产出能力相较于传统图书出版精品产出能力有较大的差距。
从入选项目的内容分类来看,在大学出版社近3年的13个入选项目中,专业出版项目有6种(总专业出版项目59种),占比约为10.2%;教育出版项目有3种(总教育出版项目52種),占比约为5.8%;主题出版项目有3种(总主题出版项目20种),占比为15%;大众出版项目有1种(总大众出版项目50种),占比为2%。这反映了大学出版社依托高校学术资源,在专业出版、教育出版、主题出版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发优势,而在大众出版领域涉足较少,与大学出版社在传统图书出版领域的出版优势呈现一致性。
从产品形态看,数字出版精品可以分为产品、服务、平台和生态四种类型[5]。在2019年“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中,产品约占33%,服务约占55%;在2020年“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中,服务与产品的占比基本持平,均占40%;在2021年“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入选项目中,服务约占53%,产品约占30%。在2019年大学出版社入选的6个项目中,仅有1个是产品类,其他均为服务类;在2020年大学出版社入选的4个项目中,仅有1个是产品类,其他均为服务类;在2021年大学出版社入选的3个项目中,仅有1个为服务类,其他均为产品类。
可见,大学出版社近3年入选的精品项目以服务和产品为主,服务类项目更多,产品类项目较少。这反映了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整体上处于探索阶段,探索形式以产品和服务为主。通过对信息的搜寻、组织、呈现,对知识的连接、引导、提炼、聚合、重组,大学出版社可以向个人或组织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4],在服务类项目开发中具有显著优势。但是,由于缺乏技术优势和平台整合能力,一些大学出版社在平台类和生态类数字出版精品研发上能力不足。
二、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精品研发的问题
笔者围绕“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精品研发的现状与问题”这个主题,对比分析了181个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并调研27个精品案例,访谈23家大学出版社,梳理了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精品研发的问题,下文将从精品研发、渠道建设、运营服务、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数字出版必须走精品引领、精品带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供给高水平优质内容。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能力是衡量出版社融合出版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调研显示,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精品研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字出版业务主要集中在基于纸质图书的衍生品层面,对前沿技术和模式创新研究不深,内容资源建设多、有效使用少,有效转化率不高,用户黏性不强;二是产品或项目的前期论证分析不够,项目管理、过程监控、试点推广、落地应用、反馈迭代等方面存在漏洞,项目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不清晰,多数项目回报周期长,没有与之匹配的运营模式和激励机制;三是大学出版社对内容资源的深度加工不足,依然停留在图书数字化的浅层,没有深入调研用户,也没有基于用户需求重构产品形态;四是项目常态化、长效化持续研发能力不足,策划人员不能及时根据用户反馈更新项目,导致很多项目不能健康良性持续运转。
2.数字出版产品渠道建设有待加强
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8.5小时,其中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5.0%、33.0%、28.1%和27.4%。数字出版产品的渠道建设是数字出版业务从价值创造到价值变现的关键环节,渠道建设主体必须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贴合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大学出版社的数字产品渠道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数字出版产品的渠道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没有建立数字产品渠道商队伍,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借鉴;二是渠道建设考核机制不健全,市场营销部门的主营业务、考核指标依然为图书销售,缺乏有效的数字业务渠道建设和营销考核目标;三是数字产品的营销渠道构建与整合能力差,数字资源的传播力不足,多元化营销渠道整合能力不足,这就导致大学出版社难以通过渠道间的相互引流形成良好的营销合力,不能取得多渠道流量变现的良好效果。
3.数字出版运营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数字出版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带动数字产品有效性的提高,且使数字业务持续产生营收。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运营服务水平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数字出版工作重产品研发、轻产品运营,运营意识、用户服务意识比较淡薄,鲜少考核数字产品运营成效,不少大学出版社设置数字编辑、产品经理岗位,但数字营销编辑、在线学习服务师等岗位并不多见;二是没有专门策划组织数字产品运营活动,一些数字产品客服工作通常由数字编辑或营销编辑兼任,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与互联网公司有较大差距;三是新媒体转化率不高,触达多、触动少,曝光多、用户少,流量多、转化少,对销售的实际促进作用不明显,变现能力较弱。
4.数字出版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数字出版保障体系建设是持续输出数字出版精品、数字出版优质平台和数字出版优秀人才的关键。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数字出版投入资金有限,少数国家项目的“输血”未能有效转化为“造血”能力;二是数字出版人才不足,缺乏产品经理、技术研发、数字营销编辑等基础力量,优秀人才不足;三是缺乏体系化、标准化的数字产品研发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缺乏贯穿规划、申报、实施、验收等全过程的数字产品研发流程把控,项目整体回溯与评估指标不够明确,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四是部门协同不够,条块割裂、各自为战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部分部门已有一些横向协作,但不足以实现内容上的整合、媒介上的融合和渠道上的互通,大学出版社需要建立项目合作的顺畅机制,形成组织合力。
从总体上看,大学出版社中的数字出版精品研发,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两张皮”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出版融合发展刚刚进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初步融合阶段,尚未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状态。大学出版社须加大力度推进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
三、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精品研发能力有效提升的策略
精品意识是出版人的思想自觉,精品化是出版企业的战略选择之一。大学出版社要充分认识数字出版在产品形态、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传播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与传统出版业态的区别,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引进专业人才、建设专门的机构和团队等方式,以数字技术赋能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实现企业价值与用户价值共创的目标。
1.聚焦内容优势,深耕优势特色资源
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大学出版社要走“专精特新”道路和差异化、内涵式发展道路,深耕某一领域,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专注于内容资源,以工匠精神打造优质知识产品,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知识服务需求。大学出版社可依托母体大学深厚的学术土壤,挖掘母体大学的资源和平台优势,依托母体大学的学科優势、专家队伍、校友资源,开发在线教育课程和融媒体教材,把母体大学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优势,把母体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出版资源。剑桥大学出版社十年磨一剑,将39万篇过刊文章数字化,打造剑桥期刊回溯数据库(Cambridge Journals Digital Archive)[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深耕主题出版领域,2019年推出的“中国思想与文化名家数据库”和2021年推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精讲”均入选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这些项目的成功开展,得益于大学出版社利用大学学术资源和专业知识生产优势,提炼、重组、转化与传播不同行业领域专业知识,发挥知识服务功能,实现出版的文化传承。
2.创新业务模式,探索联合体共建共享模式
大学出版社立足母体大学的优势学术资源和科研平台,可与大学各学术机构开展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与互联网教育科技公司开展技术研发、资源共建、平台共享等合作,与各省市教育机构、出版机构、学校开展项目共建、区域试点、教师培训、资源征集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共建共享、协同创新、项目驱动等方式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融合出版发展模式。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京师书法”项目,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版书法教材的品牌IP资源,按照“需求分析—技术攻关—开发集成—应用示范”的实施路径打造融合出版产品,在资源集成、产品研发和平台应用示范的基础上,与各省市教育机构开展“书法实验校”、教师培训、书法作品和课例征集等方面的系列活动,依托教材渠道、教材实验区,通过项目合作、课题资助、本土化教研、区域培训等形式,为融合出版产品建立实验区、示范校,为产品推广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样本学校、样本区域。
3.完善保障机制,加强人才、资金和制度建设
出版的融合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出版社在规划数字出版工作时,要制订中长期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加大人、财、物方面的投入配比,优化考评激励机制、风险控制机制与试错容错机制。在人才队伍保障方面,要加强产品策划、内容研发、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优化完善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建立专业的数字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产品运营和用户服务团队,加强数字出版领军人才的培养。在资金保障方面,大学出版社要根据中宣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设立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于2017年设立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融合出版工作;有的大学出版社每年拿出利润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数字产品的创新引导资金,由各部门基于试点先行、强化保障、重点支持、激励创新等原则申请。在制度保障方面,大学出版社要完善数字出版工作流程、考核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导向明确的奖励机制,在申报国家项目奖励,计算数字产品收入提成、电子书收入提成与传统编辑部门分成比例、试点项目考核和营销业务提成时,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实行针对性、差异化考核,强化绩效管理对生产效率、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员工从事融合出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应规避非良性竞争,集聚出版资源,深化联合协作、共建共享,建立互联互通的数字学术出版平台,集中专业优质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学术服务。
四、结语
从数字出版到转型升级,从知识服务到深度融合,无论是数字化、场景化、智能化、社交化的技术创新逻辑,还是全员、全息、全程、全效的媒介融合逻辑,出版融合发展既关乎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也关乎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必将催生新的生产模式、交易模式和治理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出版融合发展到什么阶段,出精品永远是其核心价值,对内容的精心选择、精细加工、精彩呈现永远是其核心优势。精品力作是出版的文化标志。数字出版精品化战略是深化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出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业态变革要求大学出版社跳出传统出版的框架,充分挖掘、开发、轉化和出版传播大学本体的优质资源,实现出版业态创新,推进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春. 坚持守正创新 以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J]. 出版发行研究,2021(11):5-6.
[2]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 (2021-12-28)[2022-05-06]. https://www. nppa. gov. cn/nppa/upload/files/2021/12/76aed0b1a2a60056. pdf.
[3]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 (2022-04-24)[2022-05-06]. https://www. nppa. gov. cn/nppa/contents/279/103878. shtml.
[4]吕建生,赵玉山. 服务大局与高质量发展:大学出版“十四五”展望[J]. 科技与出版,2021(1):19-26.
[5]杜方伟,张新新. 数字出版精品化发展战略的结构视域与行动框架[J]. 出版发行研究,2021(11):60-66.
[6]佘延锋,王影. 数字剑桥十八载:世界引领型出版社的数字转型战略研究[J]. 出版科学,2021(2):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