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文
摘 要:将工匠精神合理地融入计算机实训教学,有助于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重点探讨了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技工院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 计算机教学 教学策略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工作精神,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开拓创新的精神,二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三是对职业的认同与责任。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一)追求卓越的求精精神
工匠精神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和事业。就本质而言,精益求精是面对广大群众的基础职业道德品质。简单来说,精益求精就是追求完美,在工作中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
(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门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和民族繁荣进步的根本动力。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勇于打破常规,走出舒适圈,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培养工匠精神。
(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热情,精心打磨,为行业发展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每一位卓越的工匠,都保持着对工作无与伦比的热情,这样他们才能够做到心无旁骛、严谨细致,才能创造出别人无可匹敌的产品。
二、弘扬工匠精神的迫切性
技工院校重视专业技能训练,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服务于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技工院校发展历程比较短,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存在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招生分数较低等问题。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定位和认知不清晰,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甚至存在厌学情绪。学生没有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也没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茫然失措,把握不住好的就业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等高技能人才”。然而事实上,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轻视技术工作者的现象,导致学生不愿钻研技术技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工匠精神就显得格外迫切。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形成从事技术工作的荣誉感,转变之前错误的观念和认知,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为“中国创造”贡献力量。
三、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不断追求卓越、突破自我
要培养工匠精神,学生就必须具有精湛的技艺,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常规。为此,教師可以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计算机课程要求,在每一节课程中设置一个学习目标,学生达成目标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分组的方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级别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达成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计算机教学实训,提升自身计算机基本技能,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观念。例如,在计算机设备组装实训课程中,教师可以将设备组装活动进行分割,将每一个组装环节拆分出来单独训练。一方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掌握计算机组装的全部过程;另一方面能够明确各个组装环节所耗用的时间,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努力在最短时间内组装完成。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加入计时环节,以秒为单位来训练学生的组装时间。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情况将某一组装环节的组装时长设置为50秒,学生在达成这一目标后,教师可以将组装时间设计得更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形成追求卓越、不断突破的精神。
(二)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创新
创新意识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必须要通过多样化的措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锻炼创新思维。教师要勇于打破教学常规,设计创新化的教学任务,将创新精神的内涵融入以计算机课程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工业产品设计课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勇于创新,设计出外形新颖、功能完善的产品,才能让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立足于市场。
再如,学生在进行PPT或者是Word文档的制作时,就可以在掌握原有模板制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自由地设计文档内容,展现自身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通过滚动条改变文字大小的‘闪烁字幕”程序设计任务中,有的学生提出创新的点子:“能够结合计时器实现字幕自动改变大小”。教师对于学生这个想法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将想法付诸实践,通过滚动块来回变化,实现字幕的大小转换。学生通过提出这个创新观点并将其付诸实践,找到了研究计算机程序的乐趣,也进一步探究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规律。
这样的创新思维训练,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深度思考、多次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提高学生对工作的专注度
计算机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以此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细节。在实训前观察设备是否完好、机房的卫生是否整洁等。其次,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细致观察、演示操作,做好每一个操作细节。当离开机房时,学生要整理好桌面,将设备放回原处,同时认真填写好实训表格。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报告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一知半解的细节问题。
总之,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实训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专注度。
(四)以技能竞赛为抓手,用技术魅力激励学生
技能竞赛是技工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技能竞赛中,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学生在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中,利用已掌握的技能解决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师可以依托技能竞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强化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精神。例如,在PS技能竞赛中,教师可以给参赛学生播放世界级PS大師、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实操视频,让学生耳闻目睹世界顶级水平,让学生感受“顶级工匠”精湛技艺带来的震撼,体验大师们熟练规范的操作流程带来的视觉美感,学习大师们追求卓越品质的工作态度。只有在长期的激励和感染下,学生才能拥有实际的奋斗目标,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及时发现自身与专业人员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追求卓越。
(五)关注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强化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教学工作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师在进行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教育学生不断丰富自身本领,学习精湛的技术,进而逐渐养成工匠精神。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技工院校可以引入产教融合的办学方式,让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下,参与实训的师资队伍更加强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近距离接触企业中的一线员工,学习工作经验,了解企业的工作情况,切身感受优秀技工所具备的工匠精神,感受实际工作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技工院校也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开展讲座活动,宣讲企业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将工匠精神融入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有助于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给教师和学生双方带来益处。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专注程度,进而提升自身在今后岗位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师要转变实训教学的理念,寻求多种工匠精神融入的策略,为提高技工院校学生核心素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昕.探讨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启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33).
[2]周陈安.工匠精神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2).
[3]黄燕婷.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探讨:以网页设计课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0(20).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车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