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育德的前提是育心。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要秉持积极心理学理论,着力于全体学生的心理赋能教育,开展普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建构合作性课堂教学,开设多元性社团课程,打造关怀型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四线并进,强化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从而培育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成就其幸福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学生;积极品质;幸福体验;积极机构
作者简介:季丽琴(1978—),女,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学。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育德的前提是育心。兴起于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的积极心理学被誉为“幸福的科学”。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当这一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时,它启示教育者应以更加开放、积极的目光来发现、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特长和建设性力量,培育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因此,初中教育应重视学生阳光心理品质的培育,引导家庭、学校、社会(社区)的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和全方位培育,内外兼施,四线并进,既要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品质,又要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外在环境。
一、普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积极品质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筑牢三级预防机制,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预防和个别辅导,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干预机制是对学生已出现心理问题后的消极应对,是一种补救措施;而普适性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培育和发展学生个体的阳光心理品质,防治其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且和谐发展。
(一)课程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普适性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构指向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学生心理状况调研。在初一新生入学时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将问卷发送给家长,建议家长如实填写孩子的心理状况,同时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二是校本心理课程开发。在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心理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与年级家委会座谈,了解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并诚邀校外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与本校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材校本化的开发工作,提高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针对性及未来可达的发展性。三是与学校教务部门协调安排好课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并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定期举行年级心理教研活动。
(二)多样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当然,普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多样的,既要落实课程,由心理教师、班主任进行课堂教学,以心理健康课、心理班会、心理团辅为主要形式有序推进,又要以心理讲座、校园展板、心理报、心语征文、心理剧排演等为辅助形式,介绍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方法;还可以举办心理节、心理月,引导全校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全方面宣传,让大家形成科学健康的观念。
从实际效果看,开展普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就像“预防接种”,学校通过具体的阶段性、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潜能的觉醒,主动挖掘其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美德和善端,让学生学会积极解读心理现象,辩证地看待心理问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心理危机,提升应对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的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1]。
二、合作性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幸福体验
长期以来,囿于中考升学压力以及社会、家长对教育质量的片面理解和过度期望,学习已然成为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学生畏惧学习,在学习中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通过实际开展初中生心理状况的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生学校幸福感及其学校认知、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自我自尊、学业效能、积极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消极情绪随着年級的升高而升高,这与过于重视学业成绩的教育现状相吻合[2]。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课堂中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幸福感。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笔者认为合作性课堂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课堂体验感的关键。合作性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两大特点:一是以生本理念为教学思想,体现适学、促学和乐学;二是交往普遍发生于课堂,师生、生生之间是基于同一个学习任务的平等、互助型学习共同体。
(一)精选适宜的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的“劳动”就是指通过交往和思维,使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内在潜能得到发掘,建设性力量得到实现,自我存在得到体验,幸福感得到满足。因此,提供给学生适宜的学习内容是建构合作课堂的前提。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对统一的教材进行班本化开发,兼顾学生个体自学和合作群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贴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并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二)精化适切的教学形式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群学不但能减弱学生因独学而产生的无助感或紧张情绪,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使学生学会包容和欣赏,学会悦纳与合作,思维也能得到深化。因此,合作性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先由班主任建立合理、稳定的学习小组,然后通过系统的小组文化建设来发展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学科教师则要在精选适宜的教学内容之后,精化教学设计,坚持问题导学任务驱动,以“导”为关键,以“学”为根本,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编写学习工具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让学生拾级而上。具体流程是先设置情境,抛出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水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学生与组内伙伴交流探讨,合理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获得因合作群学而更加丰富的学习愉悦感。
(三)精用悦心的教学评价
具有阳光心理品质的学生不仅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而且为人谦和友善,懂得欣赏和包容,善于沟通与合作,在团队中利人利群。因此,合作性课堂教學评价要坚持以赏识和激励为根本原则,侧重于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明确后期改进方向。教学评价维度应更宽泛,一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二是要关注学生阅读与思考、倾听与表达、沟通与协调的能力,以及遇到疑难后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耐挫力等。教学评价主体要更多元,教师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缺一不可。教学评价方式也要更多样化,可以是语言、眼神、肢体动作,还可以是“课堂之星”评选或作业减免等。
此外,合作性课堂教学的社会交往也具有双重功能,不但对学生认知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社会化及其自我意识、社会观念、社会能力与社会情感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培育初中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全体教师责无旁贷,必须在课堂上做“文章”,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授业解惑,培智育德育心。
三、多元性社团课程文化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
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学生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陷入学习偏科的困境,形成心理负担。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的智力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教师要改变惯性思维和旧有的学生观,用赏识和激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最适切的方法,发掘资优学生,帮扶后进学生。这就要求学校除了要有效落实统一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和生源特点,开设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社团课程。
(一)扎实开展校本社团课程
开设多元化的社团课程首先需要学校进行“菜单式”的供应摸底,一方面要对全体教师除学科教学之外的专长和承担社团课程教学的意愿进行摸底,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社团课程教学,并将相关指标纳入学校的绩效考核;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社团诉求进行摸底,从而开设相应的社团课程,做到定时、定地点和定人员。对于学生“点菜”人次多而又无法提供师资的,学校可聘请校外辅导老师或招募优秀家长志愿者进行社团课程教学。为了避免出现学期初学生选课积极但中途消极退社的情况,学校要强化社团课程的过程管理,如举办社团文化节。
(二)能动开展班本社团课程
校本社团课程往往受到师资和教学设施或场所的限制,无法满足学校各年级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班级能够基于本班的生情特点和师资力量能动地开设班本社团课程,以弥补校本社团课程受众面窄、普惠率低的不足。例如,笔者是一名语文学科教师,也是班主任,先后在所任教的班级实施班本文创社团,将班中喜欢阅读、写作、表演和制作的同学聚集起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创活动,引导学生绘制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设计创意书签,参与剧本的创编演,以及道具、服装和场景制作。表演有台前幕后的分工,笔者会组织班中的待优生竞聘场务和灯光师,让他们也融入其中。隐性而持久的育人效果就是班本社团中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活动中,学生的阳光心理品质不断得到强化,明白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学生越来越自信、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强。班本社团中的学生又是群体,他们在活动中愈发懂得合作的意义,并将其凝聚为鲜明的班级名片,让班级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新沃土。
四、关怀型家校社育人共同体优化学生的积极机构
多重熏陶理论认为人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种外在环境力量的影响。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应基于协同育人机制,建构关怀联结型的家庭、学校、社会(社区)育人共同体。2017年苏州教育局的1号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全方位、开放式、立体化关爱格局”。
(一)改善家庭小环境,确保学生心灵成长的优质土壤
有人把教育比作农业,而家庭就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土壤。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还是亲子间的关系,尤其是突发的家庭危机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病故)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注重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优化教养方式,让“走心”的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养料。在网络信息化社会,除了借助家长学校、家访、校访等传统方式,学校还应重视线上亲子共育平台的搭建。以“蕃圃夜话”为例,从2016年5月首期500多位初二家长到后期的700多位家长,再到5000多位社会人士……由单一面向家长转变为全方面服务学生、家长和老师,从一个年级到一所学校再到辐射全市,家长们线下主动报名参与的热情和线上观看直播的参与率,无不证明了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视。家长的成长自然也惠及了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在有爱、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二)优化社会大环境,给予学生心灵成长的和煦阳光
如果家庭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土壤,那么来自全社会和社区的关爱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煦阳光。这就要求学校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校政社(企)合作项目,努力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引进校外专家团队的育人力量,来支撑并优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社团课程体系建设。例如,太仓市双凤中学与学校周边村社、医院、派出所、消防站等政社单位合作,实施红橙助力计划、蓝盾助力成长计划、白鸽宣讲计划等项目,为学生提供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大平台,在教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交往参与的美好和主动服务的快乐与幸福。
结语
综上所述,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本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护航,为学生心理赋能,促进学生阳光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成就其本该享有的幸福校园生活,并为其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是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因此,回归教育的本真,让阳光心理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精神底色和未来生活遮风挡雨的精神“盾牌”,更是当前中学基础教育应当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栗洁,李莉,巴玉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以焦作市二十中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3):73.
[2]薛颖娟,蒋林晏,曹佃省.初中学生学校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