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
摘 要:在互联网视域下,职业教育中的德育、美育得到了各职业院校的重视,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融合新理念、新方法,拓展出线上教育模式,构建出便捷的交流平台。本文将对互联网视域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发展新契机、德育教育现状和德育教育优化策略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为一线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职業院校 德育教育 优化策略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职业院校学习文化与技术。面对学生素质差异较大的现状,德育教育的力度和难度增大,职业院校的精准化教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优化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下,互联网移动设备已广泛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职业院校需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视域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一)互联网生态促进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现代化
互联网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作为一块新阵地,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主动抢占这块阵地,并为其注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渠道提升德育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丰富性,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发展现代化,也能够为职业院校学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二)互联网生态延伸知识信息获取渠道
互联网技术发展能够促进德育教育有效实现,延伸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增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职业院校可通过较为权威的网络渠道,构建线上交流平台,丰富学校德育教育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的线上德育服务。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承载信息量大,获取成本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延伸知识信息获取渠道,保障学生对德育信息的接收和利用,能够创建出系统、科学的网上育人环境,保障德育教育覆盖全校师生,从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二、互联网视域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现状思考
(一)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忽视德育教育。部分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存在规范多、概念多、口号多的虚空现象,这与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不符,与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不符,德育其实更是政育、人育与心育的综合课题。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量大,教师要完成各类教学任务,严重挤占了线下德育教育的时间;网络平台的娱乐信息又大量地挤占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之没有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德育教育综合网络平台,导致学生将大量的业余时间浪费在网络娱乐信息中。此外,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滞后,不能契合学生现实需求,使得德育教育推进困难,职业院校德育发展相对滞后。
(二)德育教育师资缺乏
互联网技术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便利,而互联网信息具有碎片化、零散化的特点,容易削弱学生的判断力。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职业院校学生迫切需要专业指导,但职业院校的教学条件尚不完善。
第一,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条件有限,德育工作部门不健全,学校缺乏引领性德育工作的机构,指导性作用发挥不够。第二,德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在德育教育专业研究和指导方面明显欠缺,教师对典型实操性案例宣讲交流不够充分。第三,“全员育人”工作还未落实到位。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德育教育的践行者,但多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所保留,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未形成常态化的德育教育氛围。
(三)教育模式单一
翻转课堂、微课等都是互联网视域下新的教育形态,但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育模式,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形态的育人作用。仅仅采用宣讲、谈话、请家长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教育形式逐渐固化,未能真正起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这是互联网视域下教育模式单一化的表现,更是德育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引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德育课程常常受到教学环境的制约,多在教室等固定的室内场所进行,很难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德育教育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以实践操作为主、以行为引导为辅的活动,教师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并将其用另一种形式传播给社会,带来正面反馈,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社会化互动。
(四)互联网生态带来新挑战
互联网移动设备衍生出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十分广泛,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知识、新消息,接收信息的速度加快、数量增大。但是,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不具备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容易在信息冲击下失去判断力。互联网新生态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式如何顺应时代变化稳步提升,如何整合网络资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力、思维能力,如何提升教师德育教学能力和方式等,都是需要职业院校师生进行认真思考和规划的。
三、互联网视域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优化策略分析
(一)整合德育教育资源
网络平台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职业院校应积极建设线上渠道,共享互联网信息衍生出的各类教学内容。可以开放学习通、学习强国授课通道,督促各年级、各班级学生参与学习;可以开展相关讲座、网络联播,邀请名师进校园,以优质的德育内容影响学生思维模式、行动表现。
职业院校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注重德育资源应用,营造班级德育氛围,与家长沟通德育管理方法,家校共同育人。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同样要规范自身言行,“内德与外德”并举,促进隐形网络德育环境的形成。在整合德育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育人作用,让德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总之,德育教育的新思路要从全学科引入德育教育内容入手,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渗透和应用,以互联网资源弥补德育机制、德育条件不完善的劣势,为德育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信息交流平台是网络资源发挥作用的载体,也是德育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应当切实考量学生实际需求,将其融合到信息交流平台构建过程中。例如,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中开设德育专栏,以“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分享校园中的好人好事、德育教育案例,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以“讲解德育知识”为主题,分享德育知识学习方法、学习途径;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题,开展短视频拍摄与评比活动,展示学生实践风采,强化学生德育素质;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交友模式,通过常用的社交软件加强德育知识的学习交流,增进师生、学生之间的感情;定期更新和维护信息交流平台,借助平台扩大德育教育范围,使“全员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三)创新德育教育手段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手段,助力德育工作更好开展。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以德育实践为着力点,借助信息交流平台讲述德育常识,以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德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还体现在不经意的生活中,教师、班主任的朋友圈也可以成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场域,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窗口。此外,认知式德育教学手段强调划分德育知识模块,进行系统的德育内容讲授,而案例式德育教学手段强调以活动案例拓展德育内容,学生将进行探究、研究性质的德育内容学习。专业教师也应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对应的职业情况,挖掘德育新内容,拓展德育新途径,尽可能构建一个完整、完善的德育教育系统,形成“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德育教育观念。
(四)校园网络监督管理
依据互联网生态构建出的德育模式具有一定优势,职业院校相关工作部门应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保证德育教育的规范性。首先,职业院校应利用校园网络做到德育教育全覆盖,在校园网中设置防火墙,保障学生上网安全。其次,应开设德育线上咨询平台,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针对性服务,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互联网应用的正确性、有效性。再次,学生接触网络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好奇性,缺乏正确的判别力,辅导员、教师应成为学生网络学习使用的引导者。最后,拓展正能量网站资源,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素材。专业教师也应当在德育教育实践教学中做好管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充分发挥德育网络资源的育人作用,并通过学校认证的网络进入校园德育系统,指导德育课堂教学、德育实践活动。
四、小结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重要性有目共睹,职业院校应重视德育资源建设,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德育平台、扩展德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此外,职业院校应致力于构建纯净的德育环境,将德育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浸润在德育教育中。
参考文献:
[1]张旭.创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无锡机电高等職业技术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7(5).
[2]张晓骞.论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浅谈“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教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
(作者单位:南京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