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董璐瑶 李璐璐
摘要:2022年,隈研吾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五感的建筑”的建筑设计展览,展现了对时代建筑的思考。隈研吾始终以“负建筑”“反造型”“微粒建筑”等对建筑界具有哲学价值的主张为设计理念,在经历变革后进一步发展和思考建筑如何诉诸五种感官,让人类身心健康且自由。这次关于“五感的建筑”主张体现了隈研吾有关建筑设计的全新思潮。文章从五种感官出发,分析隈研吾以微粒理论为基础的有关“五感的建筑”的主张。
关键词:“五感”;“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3
0 前言
隈研吾一直致力于从材料入手,探索符合21世纪要求的建筑思潮,他在建筑实践中,主张“负建筑”“反造型”“微粒建筑”等。当今世界,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们对建筑空间新增的防疫健康有了更多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空间基础应该符合基本条件,同时以健康居住的可持续理念,考虑受众身心和社会等层次的健康需求,为受众提供健康、自由、舒适、安全和环保的高质量空间。身处建筑设计行业的隈研吾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建设时代建筑,进一步升华和发展其建筑理念,让“五感”建筑设计更好地在危机中育生机。
1 隈研吾“五感的建筑”相关理念
1.1 隈研吾基本建筑理念
当前,人的身心无法获得自由,承受着建筑的重压。不断扩大的、冰冷的摩天盒子将人困住,使人变得虚弱,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束缚下,人们不堪重负,人与人、人与建筑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从自由奔走的荒原到社会群居生活,再到追求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历史迎来转折,如何让摩天盒子外流动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与不堪重负的摩天盒子形成一种语言无法描述的氛围,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关键。
建筑沉迷于形式和符号,人们沉浸于设计出的各种浮夸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忽视了建筑的利用价值,它应当为人服务。最原始的建筑只需要满足遮风避雨的要求,而今天的建筑在遮风避雨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到使置身其中的人感到舒适和安全。隈研吾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负建筑”“反造型”“微粒建筑”等建筑理念,他的设计实践都以保护环境为中心思想。隈研吾在著作中提出,建筑设计不应该忽视环境,不应该为了人类膨胀的欲望将建筑捧得过高。
隈研吾设计的建筑区别于钢筋水泥的坚硬,他擅长用天然的材料,如木材、石材等,展现建筑的线条之美。他设计的建筑含蓄优美且富有安全感,简洁且人性化,有“疗愈建筑”的美名。波特兰日本花园对天然材质的探索,让它充满生命的气息。隈研吾的建筑思考以对混凝土材质的批判为出发点,后衍生出理念的核心——微粒建筑。隈研吾在德国WOOD/PILE冥想小屋中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微粒的分割形式,将其融入环境,让风和阳光自由地通过建筑。隈研吾认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建筑,都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由粒子构成的,以微粒的形式处理建筑材料,能让建筑如同人类一样亲近自然,而“微粒建筑”观也作为隈研吾的核心主张,贯穿他所有的实践。
1.2 隈研吾“五感的建筑”理念
当前,建筑及空间设计不再单纯地依赖视觉等形态设计,变得越来越多元,对建筑空间进行理论总结,开拓多种感官形式,能让“五感”设计理论也在建筑空间设计领域革新发展。“五感”设计是情感设计的表达,也是设计情感的体现,基于物质满足的层面,刺激人的五种感官,从而带来精神等更高层次的享受,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产生可以转换为情感的某种联想,从而生成受众脑海里关于建筑的特定印象。
佛教最初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提到“五根”,即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嘴巴的味觉以及身体的触觉[1]。“五感”最初被日本的设计师杉浦康平应用于书籍设计之中,他认为书的表达需要五感。而后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提出了“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2],基于“五感”这一概念,用最简单的方式与受众近距离接触,将其作为一个信息整合体,交织于人和设计之间各种媒介的信息传达,接触并感知到人的内心后,变得有了生命,也有了温度。自此“五感”开始被大量运用到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及建筑设计领域。
隈研吾主张未来的建筑从“五感”出发,不仅是单纯刺激视觉,还有视觉之外更深层次的感官,从而给人类的内心带来慰藉。隈研吾想要调动人类的五种感官,慰藉人的身体和心灵,令人获得自由和解放,引起感官之间的共鸣,这是隈研吾升华的新的“五感的建筑”的意义所在。而隈研吾一直主张的“建筑消失于自然”,旨在让人摆脱困境,离开长期集中生活的由钢铁、混凝土铸造的盒子,回到竹子、回到石头、回到瓦片、回到木头、回到宣纸,回到一切由自然材料搭建的空间中去。隈研吾认为建筑的乐趣就是为人类社会设计一个“基础建筑领域的操作系统”,讓人类从社会生活中脱身,回归自然,创造自然与人类交织接触的建筑。
2 隈研吾建筑设计中“五感”的应用
人类追求物质生活也注重享受精神生活,更关注空间是否舒适,能否给人带来愉悦感,对环境有更高的追求和标准[3]。隈研吾的建筑设计除了具备最基础的美观和功能外,还会综合分析周边的整体环境,不仅考虑了外形,还考虑了内在,实现了建筑物与环境的一体化。将周围的环境加入“五感的建筑”综合设计,能为充满压力的人类社会提供全面、自由、绿色、可感知自然的立体空间。
2.1 视觉
接受并感受外在图像即视觉感知,在建筑设计中,以视觉形式呈现和传递相应内容是最直观的。物体通过固有的外在属性,如颜色、形态等[4],刺激视觉器官,使其感到兴奋,然后再处理并加工信息感受,产生视觉感知,如此接收的信息是最全面和具体的,反馈也是最准确的。因此,在“五感的建筑”设计中,视觉是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感官要素。
隈研吾“五感的建筑”展览中的艺术装置《竹涧》,由一万多根柔韧的竹条组成,在室内光线的牵引下以绝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曼妙的曲线构成了轻盈舒畅的空间,暖系色彩通过视觉感知传送给大脑,形成自然的氛围,疏密有致的竹条与暖色的柔和灯光相呼应,给人温馨的感觉,引导人感受自然的力量,让人以轻松张弛的状态暂时从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中脱身。
2.2 听觉
哲人将视觉感知排在第一位,听觉感知排在第二位。听觉感知能进一步强化建筑传递的信息,更好地弥补视觉感知的不足。由听觉器官感知的声音可以分为自然声音和人工声音,即未加工处理的自然声音及人类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收集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声音。
通过粒子形成的间隙发出刺激听觉器官的信息,物与物之间存在缝隙,并没有紧密排列,粒子得以凸显,气体在四处流动,液体在粒子间顺畅通过,使建筑发出愉悦的声响。在水/樱屋的设计中,隈研吾采用了最简单的排列组合,注重院内各屋的布局,风吹过建筑的声音以及庭院内涓涓细流发出的声音十分明显。屋檐也被设计得很低很薄,整体建筑与环境都显得轻快明爽,入耳的沙啦沙啦的声响更容易进入人的大脑。
2.3 觸觉
除了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还会产生触觉感知。人类能接触并感知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当视觉感知或听觉感知将信息感受传递给人的大脑时,人脑即发出相应的肢体指令,从而与建筑物发生关系,即发生触觉感知。触觉感知是视觉感知对建筑形态的进一步深化,触觉感官能细化人对建筑的印象,带来不同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建筑材料不同,给人带来的触觉感受也不同,能使人更加了解建筑使用材料的质感和肌理。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选择当地的自然材料,满足人的需求,充分了解和感知不同材料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建筑所用材料和建筑所有者的需求,从而完善建筑设计。
“陶都”宜兴以紫砂茶具闻名全国,隈研吾为了实现柔和温软的触觉效果,让所有手工制成的陶板如鱼鳞般覆盖在紫砂博物馆(江苏宜兴紫砂二厂),凹凸的肌理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了丰富的光影视觉效果。隈研吾还想强调建筑、人与当地环境的共生,让紫砂博物馆真正融入当地,而陶板的凹凸肌理制作简单,设计师让当地居民参与陶板制作,让他们加入建设博物馆的行列,在幕墙陶板的制作过程中融入触觉感知别具意义。这与隈研吾一直提倡的建筑从感觉着手,不再追求体量的形式的观点相符,要增强人的参与感,通过触觉体验使人与建筑产生互动,从而使建筑真正融入当地。
2.4 嗅觉
嗅觉在五种感官中最直接和灵敏,人通过嗅觉器官鼻子感知并接受刺激,反馈到大脑,产生感知后作出相应的反应。嗅觉体验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语境,使用与建筑相对应的香味或者香氛,可以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形成一段特殊的记忆[5]。不同的嗅觉刺激能形成不同的感知体验,无论是大自然的余香还是人造香氛,都能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隈研吾改变了“微热山丘·日本店”建筑木榫卯构造的方向,将角度倾斜,形成了三层高的建筑,外部的建筑体构造就像昆虫的外壳,被称为“昆虫型结构”,这是一种一旦组装后便无法拆卸的高强度结构体。设计师打造了如森林、云朵般柔软温暖的纯木质人性化多层空间,置身于细密的木材网格之中,人们可以嗅到木材和凤梨酥的香味,从而产生进一步观赏的需求,形成有关这个建筑体的特殊记忆。
2.5 味觉
在建筑设计中,味觉感知的直接涉入很少,一般通过视觉感官、嗅觉感官等其他感官的刺激得以实现,如眼睛看到颜色联想感知,或鼻子嗅到气味联想感知,是利用五种感觉器官共同或交互作用形成的结果。看到或嗅到并通过固有的认知联想到某种相对应的食物,反馈到大脑,作出拒绝等味觉感知,增强对味觉器官的刺激,自然而然会分泌唾液。各种材料的重量、形态、触感、香味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最终影响味觉器官[6],与受众产生互动,无论是真的体验还是联想体验。隈研吾也尝试使用对应的香味触发人类的味觉感知,以不同的颜色、形状、气味、肌理实现记忆中对建筑和味道的连接,让人类对不同的建筑产生独有的感知。
3 结语
隈研吾提出了“五感的建筑”的空间语言与设计手法,以反对混凝土材质理念、“追寻消失于自然的建筑”为根,以微粒理论为主干贯穿始终。“五感的建筑”是主干分叉的一个支点,所探讨的建筑依然是从材料的形态、组合排列方式出发的,以消除场地异化感。
隈研吾“五感的建筑”这一概念展现了全新的建筑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中的“五感”元素被激发,丰富了身处建筑中的人类的感知体验。应以保证建筑功能为前提,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建筑内涵、不同的方式演绎注解,触发人的五种感官感知,弱化造型,强调材料应用,巧妙设计空间结构,将关于人、建筑与自然的禅学思考以五种感官语言的交互呈现给人类,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创造更便利的空间。
城市生活虽便捷,却使人远离自然,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剥夺了“五感”的自由和生命力。当前,隈研吾升华了他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了全新的“五感的建筑”主张,其设计出的有人情味的建筑,有材料肌理,有鸟语花香,有微风细流,有利于创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使人类迎来“五感的建筑”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朱琳.设计中的“五感”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8.
[2]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9-62.
[3] 曹荣涛.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J].山西农经,2017(7):83.
[4] 张妍,郭晋哲,韩卓,等.“五感”建筑:浅析感知型功能性建筑[J].建筑工程,2018(10):30-32.
[5] 柳红明,郝一墨.五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3):65-68.
[6] 叶茂乐,李艳艳.浅析五感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J].福建建筑,2014(9):62-63.
作者简介:张倩(197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艺与当代建筑。
董璐瑶(1998—),女,浙江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空间设计、隈研吾建筑设计。
李璐璐(1998—),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室内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