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校毕业生

2022-05-30 10:48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

张静

5月13日,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西南大学,应届毕业生参加“百万英才兴重庆”招聘会。用人单位提供了涉及教育、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等领域的3000 多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

马睿姗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生:反复修改简历、学习网络面试经验帖、向学姐求教面试秘笈,甚至为了线上面试专门带打光灯入住了一家酒店……从笔试到一面、二面,半年努力终有收获,今年新闻学硕士毕业的她在2022年3月拿到了心仪的央媒录取函。

“即便对于研究生,就业压力也比较突出,还有室友仍在求职道路上。”马睿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曾经以为熬过考研,没什么可以难住我,但找工作这半年真有种一切归零从头再来的感觉。”

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而“延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也加入2022年就业竞争。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企业,都在集思广益为毕业生开拓就业门路。

人社部推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搭建全国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提供超千万个就业岗位;全国高校书记校长带头访企拓岗,帮助大学生与企业高效、精准“速配”;共青团中央实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等五个专项计划,重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提升大学生社会化能力……

“他们作风非常踏实、为人非常淳朴,人品非常优秀,是企业非常喜欢的靠谱青年。招了他们,会感到这些孩子可以托付,你们一定会非常满意。”2022 年5月17 日,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为2022 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推介直播。

求职行为更加务实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青年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渠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阻碍。加之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又创历史新高,加剧青年人就业压力。6月,16至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处于2022年以来较高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应届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已发生了转变。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程雯嵐在刚入学时,就业方向还聚焦在导游、旅行社计调等岗位,如今她已经被苏州本地一家做导览服务和导览机租借业务的公司录用。

“虽然曾经我向往的岗位比景区工作薪资高、国际业务多,但我更想找一个稳定性强的工作。今后有机会再去尝试小众的研学旅游或导览主播。”程雯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面对毕业季,有的毕业生选择了考公、考研、考博,其他人为了提高应聘的成功率,往往更早进行参加校招准备,包括提升简历、模拟面试、报考各类资格证等。

金融学专业硕士毛献忠早在研一的三四月份就开始投递暑期实习简历。“金融学专业近两年学生比较多,也比较‘卷,我以万事都提前来直面不确定性。”毛献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这个有冲劲的男孩放弃了银行等稳定工作,借助2021年暑期实习留用的机会入职了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比起银行,证券公司薪资水平高,压力更大,上升空间也更大,有挑战性,需要经常出差去做项目。我还要学各方面的知识,除了业务方面,其他公司的财务、法务知识也都要懂,这样即便以后跳槽,也有较多的技能傍身。”毛献忠说。

今年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得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行为上更加务实。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高校毕业生择业洞察报告》,从职场流向来看,毕业生人群选择公司的态度在发生变化:不再过度迷恋和推崇“大厂”,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小型规模企业。在本届毕业生中,分别有38.7%、26%的受访者选择规模在150-500人、50-150人的小微企业;17.3%把目光投向500-1000人的中型企业。

书记带头推介

“他们作风非常踏实、为人非常淳朴,人品非常优秀,是企业非常喜欢的靠谱青年。招了他们,会感到这些孩子可以托付,你们一定会非常满意。”2022年5月17日,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为2022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推介直播。

3月上旬,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

按照专项行动要求,参与对象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以及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所高校校领导班子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还强调了以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高校为重点。

非重点高校面对的现实更为严峻。

程雯岚能够获得入职单位的青睐,与在校期间就敏锐地关注到了“数字文旅”新方向不无关系。

疫情重创旅游业,也重塑旅游业发展思维。作为为旅游业输送人才的职业院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应变,主动适应市场,围绕文旅融合下的定制旅行、团建、研学等新岗位构建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趋向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疫情发生三年来,人们的旅游习惯发生了改变,定制化、主题化旅游不断发展,新业态、新岗位不断涌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许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典型企业和岗位出发,学院与苏州乐游旅拓国际旅游社有限公司建立紧密校企合作,以典型岗位旅游定制师为学生就业首岗,对岗位的核心能力进行解构分析,形成旅游定制师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

2022年6月初,学校党委书记苏益南在线上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直播带岗推介活动,当天带动岗位530多个。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带领学生到苏州歌林集团参加面试

得益于江苏经济和当地企业的强大韧性,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各区人社局合作,召开全校大规模的双选会,邀请400余家企业,提供6400多个岗位。正是因为提前筹谋,该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与2021年持平,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还略高于本学院平均水平。

访企拓岗,效果显著。据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介绍,5月以来,高校与行业企业已举办了1万多场供需对接活动。高校校长书记访企拓岗行动,目前已有2255所高校走访单位7.7万家,拓展岗位已超过141万个、实习岗位56.6万个。

国企与创新型企业受青睐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途径是提供充足的岗位。许多地方要求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发挥好稳岗促就业的引领作用。

广州规定,全市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数量须达到职工总数的3%以上,总规模不少于1万人。武汉、青岛规定,全市国有企业新增岗位应拿出不低于60%比例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在重点城市中力度较大。

调研显示,毕业生求职意向出現偏重国企央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趋势,相关企业也在2022年扩大了招工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专硕毕业生丁小艺已经拿到了北京某金融机构“带户口”的工作邀约,但他在2022年春节期间改变想法,毅然决定回到家乡青岛。

研究生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咨询专业的袁楚健在暑期实习期间为弥补自己沟通能力短板,专门应聘猎头公司锻炼,精准的训练帮助他后来成功应聘到人力资源专员的岗位。

他们两人在7月成为了同事,一起入职青岛华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通集团”),这是一家青岛本地的国企。

“2022年,华通集团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计划招收人数较2021年增加69%。校招岗位有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及技术工人岗,学历涵盖硕士、本科、大专及高职。其中,华通集团总部也释放了校招岗位,涉及战略投资、行政综合、党建宣传及人力资源等岗位,是近年来校园招聘力度最大的一年。作为地方国企,华通集团在今年‘稳就业、保就业行动中,积极发挥稳定器作用,既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企业自身储备了人才,可谓双赢。”华通集团组织人资部部长孔凡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7月14日,华通集团组织新入职员工到由集团承建的市重点工程项目——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项目观摩

综合考虑单位稳定性、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因素,华通集团吸引了许多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集团总部、所属金融投资类企业(华通金控、华盈通商)等单位报名总人数高达数千人,一个较火的岗位有350人报名,竞争十分激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届硕士毕业生林佳曼早在2021年秋招就被银河航天录取。家人想让她进体制内或大企业工作,银河航天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家人认为创业公司的保障性不如体制内,但林佳曼最终还是加入了银河航天西安公司技术团队,任银河载荷部天线组天线电气设计师。

“做卫星,多酷啊!”即便是在疫情之下,仍然有不少林佳曼这样的青年勇于挑战自我,选择加入创新创业公司。

“地方政府帮助我们提供了不少提升公司招聘竞争力的资源,比如更多的招聘渠道、公租房和户口名额,为应届生带来更多福利,对吸引优秀人才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银河航天合伙人、人力部门负责人沈荣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银河航天在2022年春招持续释放招聘名额,涉及卫星总体设计师、天线电气工程师、智造研发工程师等核心技术岗位。“我们使用线上+线下招聘模式结合、加深校企交流合作、渠道扩展等方式,保证了持续稳定的应届生入职。”沈荣华说。

拓岗还要稳岗,应届生入职后,大多数企业会针对应届生开展培养培训计划。

银河航天建立了导师制,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带领应届毕业生快速融入公司环境,熟悉工作制度和流程。华通集团目前已对2022年入职的部分新员工开展轮岗锻炼,通过实践升华前期培训的感性认识,增强对企业的认知,了解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城市迎来揽才机遇

高校毕业生是城市增量人力和人才资源的重要补充,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反映着城市的经济现状,也关系着城市的未来发展。

“2022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但对城市来说却是难得的揽才机遇。因此,眼下所有城市都应抓住机会吸引人才。特别是在本地有高校的城市,更应考虑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第一份工作。不同城市应结合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划,引导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为产业群发展储备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但对于城市来说却是难得的揽才机遇。因此,眼下所有城市都应抓住机会吸引人才。特别是在本地有高校的城市,更应考虑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岗位,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第一份工作。

西安开展“重点企业引才进校园”“访企拓岗开新局”等活动,打造“24小时不打烊”云人才市场,以线上“云聘”、线下“直聘”模式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我们参与市政府的活动,招聘了32人,主要是技术型岗位,招聘结果很理想。”西安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研中心教育行业总监刘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新招学生来自于西安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西北院校,可以说是为西安留住了本地人才。

马亮认为,要想留住青年人才,核心还是要为他们提供看得见、有奔头的职业发展路径,让他们对未来有明确积极的预期。

武汉是全国高教重镇,在校大学生加研究生约达130万人,人才储备丰富。近年武汉不断推进“学子留汉”工程,已连续5年保持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30万人以上。每年10万个以上的“高薪优岗”,无疑将为武汉“学子留汉”再添一枚砝码。

生活安居方面,不少城市给予相关程度的补助。深圳对新引进博士的人才生活补贴标准为10万元/人;杭州的标准是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福州为求职、实习的毕业生提供最长1年的免费住宿;上海则推出2.5万套公共租赁房,為应届毕业生定向提供一批租金可负担、长期稳定的租赁房源。

共青团结对帮扶

临近毕业,沈阳城市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陈纪龙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位。目前,他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成为一名前端研发实习工程师。

“多亏了学校团委结对帮扶老师,他通过团组织渠道为我推荐了多家岗位资源作选择。”陈纪龙说。

2021年12月,团中央启动“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把提供就业帮扶、提升社会化能力作为重点方向,并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作为重点帮扶群体。

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黄大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共青团始终发挥组织体系健全、直接触达学生、社会动员广泛等优势,突出对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开展精准就业帮扶。”

要想精准帮扶,必须先了解需求。2022年6月,团中央通过调研发现,一般普通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是就业困难的主要群体,他们在综合能力、社会资源、家庭支持以及就业空间等方面存在困难。

“这些就业困难具象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是不同的。为了给困难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共青团采取了‘一对一模式,由结对团干部深入了解每个帮扶学生的不同困难点,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帮扶。我们明确要求每名团干部至少为结对学生提供两个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实际需要的就业岗位,并持续提供面试辅导等跟踪服务,直至帮助学生找到工作。”黄大伟说。

截至7月21日,全团共有3.1万名团干部与9.6万名2022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结对,已帮助其中6.4万名找到工作。

6月29日,福州市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自泉州的2021届毕业生傅黎迁(左)在前台配送岗位上实习。落户福州工作的她,已领取1 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魏培全/ 摄)

“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共有5项具体计划,其中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早于2019年就正式启动,包括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场体验活动。开展三年来,全国累计116.5万人次大学生参与其中。

“‘扬帆计划·央企实习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桥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作为第一批央企实习单位,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超过600个实习岗位,遍及节能环保产业各个领域。学生们亲身参与到国家节能环保的生动实践中来,不但了解了行业形势、提升了职业素养,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组织实习、培养青年人才的意义所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团委书记付海巍说。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化能力、顺利就业,是职责所系。”黄大伟说,“全团要确保帮助10万名以上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全国就业大局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201名新大中专毕业生入职昌飞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立足岗位 严以用权
毕业生上演现实版“欢乐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