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新冠”阴云笼罩欧美

2022-05-30 10:48戴闻名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英国新冠

戴闻名

美国田纳西州58岁的律师弗兰克·齐格勒2021年1月感染新冠病毒,当时症状轻微,只是有点鼻塞。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似乎失去了从前的好胃口,以前爱吃的东西现在完全提不起兴趣,体重也随之骤降。再后来,他出现了手抖、呼吸困难和认知障碍等症状。

去医院做了一堆检查后,结果似乎并无异常,但他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怕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齐格勒的“怪病”,正是“长新冠”(Long Covid),也叫“后新冠综合征”。

美国疾控中心对“长新冠”的定义是:人们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后4周或更长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反复发作的或持续出现的健康问题。

其典型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持续疲劳、关节疼痛)、心肺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心跳加速)、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焦虑抑郁)、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皮肤过敏)和嗅味觉丧失。

由于“长新冠”是感染者在社交媒体上集体自述后才进入医学界视野的,其患者数量目前仍无确切统计。今年5月,美国疾控中心在分析了6340万条电子病历记录后估计,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美国成年人中,有近1/5出现了“长新冠”症状。美国身体医疗与康复研究院6月的最新估算是,美国“长新冠”患者约为2500万。

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估计数据同样惊人。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1日,英国至少有200万人有“长新冠”症状,其中40万人日常生活受到“极大限制”。随着今夏新冠感染人数大幅攀升,预计“长新冠”患者还会继续增加。

欧美不少主流媒体警告,成百上千万“长新冠”患者的存在,正成为另一场潜在的公共卫生危机。

“长新冠”谜团

“长新冠”的致病机制,目前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著名科学期刊《科学》6月16日刊发长篇报道《追寻“长新冠”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引发“长新冠”症状的三种可能原因是:新冠病毒导致血液中出现凝血块、康复后新冠病毒仍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以及感染病毒导致免疫系统变异。

美国知名医疗机构梅奥诊所认为,出现“长新冠”症状的原因,可能是感染病毒后,心脏、肾、皮肤和大脑等器官以及免疫系统受到损伤。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后果会持续多长时间,但我们发现,在有些病例中,‘长新冠进一步引发了新的症状,比如糖尿病和心脏及神经系统问题。”梅奥诊所指出。

他们所说的“神经系统问题”,是一些“长新冠”患者挥之不去的“噩梦”——认知障碍,俗称“新冠脑雾”(Covid brain fog)。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新冠感染者中有近1/4会出现持续性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信息处理速度和执行功能受损。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新冠”患者的认知障碍症状与癌症治疗者的认知障碍症状非常相似(后者在医学上通常被称为“化疗脑”)。

类似“化疗脑”的“新冠腦雾”,会引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和持续性疲劳,使患者难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职业水平。

英国的医学研究团队则从目前已知的数据中对比发现,一些特定人群出现“长新冠”症状的比例更高。

英国国王学院研究员艾伦·汤普森对6907名自我报告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龄、肥胖、女性、疫前就有精神不健康史和哮喘史的人,更容易出现“长新冠”。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出现“长新冠”症状较多的是35-69岁人群、女性、较贫困地区居民以及本身还有其它限制性健康状况或残疾的人群。从职业来看,社会保障、教育和医学领域的工作人员也是“长新冠”高发人群。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研究尚在早期阶段,“长新冠”的时间定义在不同的国家各有不同——美国疾控中心的标准是新冠病毒感染后4周仍有持续症状,英国的标准则是12周。但无论如何,“长新冠”已成为欧美地区广泛存在且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大规模健康恶化事件”

《大西洋月刊》指出,“长新冠”应该被视为一场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大规模健康恶化事件”,其影响尚未在政府统计数据中完全体现出来,但后果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浮现。

早在一年前的2021年夏天,还在德尔塔肆虐的时候,美国身体医疗与康复研究院就曾发出警告:已有1100多万美国人受到“长新冠”折磨。研究院的计数板每天更新,现在的数字已经高达2500万。

但这个数字仍然可能是低估了——它是基于比例测算出来的,即新冠感染者中有30%会出现长期症状。

事实上,美国有太多感染病例并未上报。针对抗体的血清检测显示,截至2022年2月,1.87亿美国人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照此推算的话,美国至少有5600万人,即总人口的1/6, 是“长新冠”患者。

也就是说,可能有多达5000多万名美国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很久,仍然持续极度疲惫、呼吸困难、认知出现障碍。即使30%的比例是过高估计了,哪怕只有10%、5%甚至2%的人受困于“长新冠”,全美国的患者仍然数以百万计,“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特定人群”。

更糟糕的是,“长新冠”由于出现时间不长,症状和严重程度各异,因此难于诊断,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加难以就此申请社会补助。

38岁的休斯敦空姐兼瑜伽教练丽萨·费舍2020年6月感染新冠,但至今仍然饱受神经系统问题、疲倦和过敏反应困扰,日常活动严重受限。

感染新冠之后,丽萨就请了病假,至今也未能复工。2020年12月,她申请了政府伤残补助,6个月后获得补助。但据她介绍,她认识的许多“长新冠”患者,都是以其他疾病诊断“曲线”申请政府伤残补助的,因为“长新冠”并不是合理的申请理由。

“它所带来的冲击将使国家医疗系统疲于应对,也将为未来多年的经济增长投下阴影。”《大西洋月刊》警告说。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免疫学教授、“长新冠”专家丹尼·奥特曼同样指出,数字已经敲响了警钟,“认为‘长新冠只是新冠大流行早期的一时现象、随着疫苗接种普及和更温和变种出现会逐渐消失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奥特曼教授直言,社会上有了这么一大批身体持续不健康甚至残疾的人,可能会就此丢掉工作,丧失生活质量,未来的医疗花销难以估算,是一种“空前沉重的全国性负担”,“有必要就此展开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公共政策讨论”。

“跨国洗血者”

在“长新冠”研究仍然处于早期、致病机制待解、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之时,一些患者却感觉自己“等不起了”。

英国医学期刊BMJ与ITV电视台最近联手跟拍了一批“跨国洗血者”—这些饱受“长新冠”困扰的患者,花巨资前往德国、瑞士和塞浦路斯的私人诊所,接受价格高昂且未经科学验证的“洗血”疗法,希望能够重获健康。

“洗血”疗法是基于“长新冠”症状由血液內凝块引起的假设,试图通过“洗血”的方式来清除血凝块。治疗时,用针插入手臂抽血,血液通过过滤器,将红细胞与血浆分离,过滤后的血浆与红细胞重新结合,通过另一条静脉注回体内。

节目跟拍的荷兰籍精神科医师布梅斯特,就是一位严重的“长新冠”患者,两次尝试重返工作岗位失败后,于2021年11月被迫辞职。当她从一个“长新冠”患者“脸书”群中了解到“洗血”疗法后,决定冒险一试。

她选择的是位于塞浦路斯的“长新冠治疗中心”,在那里她呆了两个多月,接受了6轮“洗血”(每次费用1685欧元,约合人民币1.16万元)、9轮高压氧治疗(每次费用150欧元,约合人民币1035元),还在隔壁的私人诊所静脉滴注维生素,加上旅行和住宿费用,一共花了5万多欧元(约合人民币34.5万元)。但遗憾的是,治疗结束之后症状并没有改善。

即便如此,布梅斯特也无可奈何,因为她在接受“洗血”前被要求签署一份同意书,放弃对“长新冠治疗中心”“可能造成的任何人身伤害、损失或死亡提出的任何索赔”。

来自英国伯恩茅斯的45岁商人克里斯·威瑟姆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去德国“洗血”,症状同样未能改善。

由于“洗血”治疗费用昂贵,不少患者不得不在众筹网站上来筹集资金。

2022年1月,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的儿子拉维患上“长新冠”,主要症状是持续性疲劳,每天都需要卧床休息16个小时之久。拉维曾尝试过高压氧治疗,但效果有限,“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基本就是拖和等”。

雅克说,儿子的健康状况成为“生命中一块巨大的乌云”。他进一步认为,儿子的遭遇是英国应对新冠病毒策略严重失败的结果——“西方国家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政策失败,不仅体现在死亡人数上,还体现在缺乏应对新冠病毒的长期举措”。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教授戴维·斯特恩同样对《卫报》表示:“英国政府制定新冠政策时,只注重住院率和病亡率(不在乎感染率),因此‘长新冠病例这么多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英国议会新冠病毒跨党派小组负责人莱拉·莫然说:“政府再也不应该把头埋在沙子里了。必须紧急把‘长新冠列入职业疾病,面向雇主出台正式政策,增加对治疗方法研究的资金投入。”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英国新冠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新冠疫苗怎么打?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英国的环保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