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吴地民俗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深受当地民眾喜爱。文章立足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流变,对流变诱因、流变表现及流变效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动画创作带来启示,助力中国动画在未来更好地彰显中国话语、中国气韵、中国风貌。
关键词:桃花坞木版年画;色彩流变;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8.3;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04
1 桃花坞木版年画概述
1.1 概念界定
桃花坞木版年画因画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根系于民众生活,又将其所承载的美好寓意反哺给当地民众。明清时期的苏州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他们渴求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获得精神享受。为了满足百姓的审美需求,诸多精美的艺术表达形式应运而生,桃花坞木版年画就是其一。从清代顾禄编纂的《清嘉录》中可知,每年共计有民俗节庆240多种。这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创作提供了内容支撑,以现实生活为蓝本的创作,更能够满足当地民众的审美需求,反映民众的生活状态,完成从民俗仪式到艺术呈现的转化。
1.2 制作工艺
1.2.1 工艺流程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因传承模式的统一(早期生产年画作坊多采取家族传习制,扩大销路后,多采用师徒传承制),工序步骤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始终为绘稿、刻版、印制,最终完成的年画作品还须经过检验以确定优劣等级(见图1)。
1.2.2 原材料使用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沿用至今,尚未发生较大改变,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见表1)[1],这也是影响桃花坞木版年画色彩流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材料的选择及制作工艺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产生了最为直观的视觉影响。同时,原材料的优劣等级、工人的技艺水准亦能决定整体画面的表现。
1.2.3 着色技法
桃花坞木版年画因受众需求和创作环境的变化,作品色彩差异较大,主要采用手工敷彩与套色版相结合的着色技法。鼎盛时期,作品以手工敷彩为主要着色技法(包括平涂和晕色两种方式),喜用中间色,通过叠印形成局部的灰调,整体画面清新典雅,文人画风的韵味较浓。道光后期已基本摒弃传统的敷彩、晕色等耗时耗工的技法,而以套色版为主要方式,一版一色。套印版数的限制使画面中的色彩种类相对固定,一幅作品通常套印五六种颜色,较之前古朴素雅的风格,此时的年画更具装饰趣味,颜色纯度较高,画面艳丽张扬,对比强烈,富有喜感。
2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流变
2.1 色彩流变的诱因
2.1.1 经济中心转移,人口资金变动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地理位置优越,在宋代至海通之前,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富庶的城市之一。清代早期,苏州经济发达,商业繁盛,各地商贾云集。商业贸易的繁荣使当地商贾积累了雄厚的经济资本,在物质生活得以保障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渴求丰富的精神文化,填补审美空缺,由此便开始效仿文人学士的才情雅志。
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成为中国内地与西方商品交易的窗口。然而,此时的苏州仍凭借深厚的经济基础和人文底蕴,维持着江南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19世纪中期,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江南中大城市相继遭到摧残,苏州经济地位骤降,有相当一部分江南富豪、商贾携带大量资金迁居上海,人口变动、资金流失使得苏州的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使得苏州的民众性质、审美诉求发生了转变。
2.1.2 时代背景影响,西方文化融入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苏州的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产出颇丰。民众积累了雄厚的经济资本以后,渴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声誉,苏州城内便兴起了多种雅俗共赏的市井文化。
桃花坞木版年画受当时吴门画派的影响,对题材、构图和用色进行了调整,随后受“闽商洋买”的影响,苏州城内的工匠艺人们有了学习西方绘画技法的契机,城内的民众也耳濡目染,这成为桃花坞木版年画“仿泰西笔法”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先进的印刷技术传入中国,机械化批量生产方式使年画数量增多、价格下降,受众群体发生转变,为了更好地迎合平民化审美需求,桃花坞木版年画对用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2.2 色彩流变的表现
桃花坞木版年画最初为纯墨线版,清代初期,因受到传统文人绘画的影响,喜用纯度较低的颜色,色调古朴大方,画面清淡典雅。譬如康熙时期的作品《美人浇花图》主色调采用赭石、浅粉两色,细部间以纯度较低的蓝紫色中和画面,整幅作品呈现出淡雅秀丽的视觉效果。
雍正、乾隆年间是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全盛时期,总体风格以典雅为主,选用饱和度较低的颜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惯以中间色晕染画面,汲取西洋铜版画的表现技法,呈现焦点透视、明暗阴影等效果。其中,仕女题材类的作品用色程式较为显著,常使用靛蓝、淡紫和青色,少量饰品上以红色作为点缀。如作品《春苑喜鸟图》就通过色彩晕染的方式表现人物衣纹,通过细密的排线表现桌子阴影,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2]。
清后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为了节约成本,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敷彩、晕色等工序大多摒弃不用,多采用套色版技法。这一时期的作品色彩浓烈、饱和度高,更多地融入洋绿、桃红、深紫等对比度高的颜色,喜庆意味和装饰趣味浓厚,符合农民阶层的审美志趣。以光绪时期的作品《琵琶有情》为例,朱色、桃红、深紫等色彩被大量使用,墨版套色技法使作品耐人寻味。
民国时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用色更为纯粹,基本形成了固有的色彩模式:以正红、玫红、姜黄、青绿、蓝紫等为主要色彩,极具民俗气息。高饱和度的色彩搭配,象征着农民阶层简单而又美好的生活祈愿,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氛围[3]。以作品《花开富贵》为例,高饱和度的桃红、粉绿、姜黄、蓝紫,间以墨色与留白效果,形成了隆重且热烈的视觉氛围。
2.3 色彩流变的效果
2.3.1 优:因时制宜的审美诉求
清代前、中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因受到文人画意境与西洋铜版画表现方式和透视法则的影响,印制色彩偏写实风格,颜色素雅。此时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主要受众群体为文人墨客、富豪商贾及西洋人,他们将木版年画装裱后,放置于日常起居之所,作为装饰屏风或壁纸。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受众群体流出,此类作品逐渐没落。为了迎合当地民众的审美志趣和内心祈愿,木版年画色彩转为艳丽浓烈,桃花坞木版年画因此重获生机。
在人们的生活中,色彩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蕴。在特定的岁时节令、日常人生礼仪活动中,百姓会贴挂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年画作品,表达纳吉、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
2.3.2 劣:趋于一致的视觉体验
由于早期使用传统中国画颜料,采用墨版套印与手工敷彩相结合的用色方式,桃花坞木版年画色彩古朴高雅,江南风韵十足。之后随着化工颜料的介入,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全国其他产区的年画使用的配色基本一致,丧失了早期年画作品独有的雅致韵味,高饱和、强对比的色彩运用增添了“年”“俗”的意蕴。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利用喷绘、油墨印刷制成的年画作品,该类型作品虽然效果逼真、色彩艳丽,但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致使桃花坞木版年画在色彩方面未能延续传统特色。
3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流变对动画创作的启示思路
3.1 提炼色彩特征,重塑色彩体系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早期人工敷彩的上色技法,使木版年画色彩典雅清秀;随后套色印刷的运用,使作品版画意味浓厚,对比鲜明。
红色系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最常使用的颜色。红色一般会占据整体画面,以主色调的形式出现,局部搭配蓝色、黄色等,营造协调的色彩美感。桃红大多出现在民俗节庆等庆典类题材作品中,常与正红或粉绿搭配。在以戏文故事、社会情景为题材的作品中,桃红多出现于人物衣纹上,与青绿相配,用以凸显人物形象。
黄色与青绿色系在桃花坞木版年画中虽也为常用色,但大多发挥陪衬功能。在早期的作品中,饱和度较低的黄色系较为常见(如藤黄),用色质朴自然,后期黄色系的比重降低,青绿色系作为色相搭配更为常见。
以紫色为主色调的作品,在桃花坞木版年画中并不多见。紫色通常仅占极小的面积,但画面中出现的频次较多。在早期作品中,作者多使用饱和度、纯度较低的浅紫作为人物衣纹的装饰色;在后期的作品中,套色印刷技法的使用使紫色纯度明显提高,色彩更加醒目张扬。
关于民间年画的色彩搭配,有许多朗朗上口的民间画诀,如“软靠硬,色不楞;分青绿,人品细;文相软,武相硬;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红靠黄,亮晃晃”“红搭绿,一块玉”等。桃花坞木版年画中常使用红配黄、红配绿、紫配绿等色彩搭配组合,随着审美需求的变化,其色相、明度、饱和度等也发生变化。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借鉴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流变过程有两种探索思路:其一,立足于特定时期的吴地动画作品,譬如将叙事年代定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即可提炼该时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用色淡雅秀丽的特点,塑造角色形象,搭建道具场景,使作品在外在美感与情感诉求方面高度一致,同时通过动画的表现形式,使桃花坞木版年画得到活化传承;其二,立足于不同内容、场景的动画作品,在表现民俗节庆的剧情内容时,可借鉴桃花坞木版年画该类型题材的用色基调和搭配方式,迎合大众对视觉色彩的情感需求,结合传统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更好地诠释中国独有的生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3.2 延续地方审美,传承中式美学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既能够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又能够展现地方的审美特质,通过视觉信息向大众传递思想观念。纵观国产动画的历史:“中国动画学派”时期,万氏兄弟创制的剪纸动画作品《渔童》在美术风格上就借鉴了木版年画,色彩鲜亮,侧面展现了角色善良正义的性格品质;在剪纸动画作品《人参娃娃》中,人参娃娃的造型就受杨柳青木版年画中“抱鱼娃娃”这一典型形象的影响;在动画长片作品《哪吒闹海》中,哪吒自莲花生出,与木版年画《莲花生子》的寓意相符;经典动画作品《好猫咪咪》也参考了杨家埠木版年画风格,色彩亮丽,地方特色鲜明。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吴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可从中选取多元的角度和内涵。色彩方面,可以尝试对不同时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进行提取与转化,形成不同风格的色卡,使动画作品能够与文化区域特质相结合,在延续地方审美的同时,传承中式美学。就桃花坞木版年画而言,这也是一种视觉的创新路径,能使原本的二维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得到拓展,实现动态化或立体化的发展。
4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流变对动画创作的启示意义
4.1 顺应民众审美,尊重地方差异
桃花坞木版年画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其能够迎合当地买家的审美志趣。而后期桃花坞木版年画逐渐落寞的根源在于同质化,一味采用新技术,追求高效地创制作品,忽略了民众的审美方式、文化趣味根系于本土文化观念。批量套印的作品,无法深入触及民众的心灵,激发其文化认同感,进而逐渐丧失了往日的荣辉。当代动画创作亦是如此,面对技术的革新、民众审美需求的改变,应始终尊重地方的文化差异,将民间艺术表现中对自然生命的思辨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中国作品。
4.2 顺应时代需求,讲求搭配和谐
如今,桃花坞木版年画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在色彩上寻求适合现代人审美的表现方式。在承载美好祈愿的同时,转化为具有装饰性内涵的艺术作品,因此在色彩使用上须注意其与当今生活环境、大众主流审美的匹配度。动画创作也可从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汲取灵感,在角色塑造和场景设计的过程中,寻找既能够体现传统年画氛围感,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色域范围,充分展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5 结语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吴地民俗瑰宝,原材料種类及着色技法的改变,能赋予作品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趣,色彩的表现和流变更与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紧密联系。通过探究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彩流变,提炼出色彩特征,重塑色彩体系,以延续地方审美、传承中式美学为目标,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动画结合起来,能够助力中国动画民族化发展道路的延续,顺应民众审美、时代需求,尊重地方差异,讲求搭配和谐,体现现代审美,使中国动画能够更好地彰显中国话语、中国气韵、中国风貌。
参考文献:
[1] 陈静.清代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风格转化及文化意蕴[D].上海:上海大学,2018.
[2] 黄乐琪.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色彩成因探究及其他[D].南京:南京大学,2018.
[3] 王晓雅.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桃花坞年画的艺术特征[J].戏剧之家,2021(16):176-180,194.
作者简介:沈艾雯(1993—),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