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之中,通过体验式教学,引领学生与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其文学知识的积累。
一、初体验,激发兴趣
让学生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诗词的过程,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深入。教师抓住预习阶段以及导入环节,先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初相识。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分配预习任务,而这一任务要催动学生主体能力,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材料,进一步摸清古诗词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状态。在对古诗词字句的熟悉之中,先产生一些疑问以及对这一诗词中某些字词句的感悟。如:这首古诗词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一个字或者词?对其中的哪一个字中所蕴含的意义产生了极大兴趣?这让学生在预习阶段便产生探究这一古诗词的欲望。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应在导入环节做精彩的设计,从而助力学生顺利进入教学。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写作背景来进行引入。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对这一宋词略微有些了解,教师的导入就可以文学气十足,进行即兴演说:“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也许是偶然的,但是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为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于其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一宋词之中,看看苏轼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这样为学生更深的情感体验蓄势。
二、近接触,读出新意
导入环节是进入正式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之后,则要引导学生去吟诵要学的古诗词,要求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形式,读准节奏,进一步为解读古诗词情感蓄势。要让学生一下子读出诗词真正的情感是不可能的,只有随着对诗文的逐步理解,才能使情感慢慢地渗透并通透。吟诵古诗词实际上是一种怡情悦性,同时是与古诗词进行亲密接触的第一步,是体验这一古诗词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引领学生诵读古诗词,注重对古诗词情感基调的把握,尽可能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不同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融情入境,品味其中的旋律美,初步感知古诗词的情境美。诵读之中,学生不是简单地去熟知字词句,而是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这一古诗词之中,然后慢慢探寻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初步体悟古诗词的情感,才可以让学生享受真正的阅读。教师鼓励学生大声读,或者进行互读,在读的时候读出感情,读出智慧,也能读出节奏,更能读出一种新意。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读的技巧,根据一首古诗词的音律和节奏的规律,让学生把握住其节奏是怎样的。哪些地方需要重读,哪些地方的语调、声调是上扬或下沉。学生不是盲读,而是智慧地朗读,在朗读技巧下进行感悟,更符合作者创作这一古诗词时的心境。
三、深体验,入境入情
在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中心环节时,则需要实现学生与古诗词中情感的相融,使学生的体验不断加深,从而融情入境,真正地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推进和营造这一情境,如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这些形式促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发挥想象力,进行深层体验。还可以通过置换角色以及交流沟通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与古诗词中的意境进行共情,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实现入情入境的对话与理解。如在教学《木兰诗》这一课时,可把这一文本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各自揣摩扮演的人物形象,学生成功表演了一台舞台剧,从而也进一步进入“我情我景”之中去感悟这首诗词,体验诗人的情感,还能品悟其中精彩字词的应用技巧。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真正让学生成为解读古诗词的主人,成为传承和弘揚古诗词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卢平.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