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园 徐曼曼 徐华超
中图分类号:G42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3-5640-8542基金项目:基于OBE理念的电子测量技术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yxm39);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EDA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及课程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jyxm24)。
作者简介:王园(1991—),女,硕士,实验员,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控制工程等。
摘要:本文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制造工科专业特点和现有的劳动实践教学资源,分析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设的《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课程。该课程从课程目标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组织实施3个方面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并且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智能工科专业的魅力。
关键词:工科专业 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WANG Yuan XU Manman XU Huachao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Province, 24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Robotics and oth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majors and the existing labor practic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ourse of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jors; Labor education; Course objectives;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勞动教育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1],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3],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4],近年来国内各高等院校积极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5],探索劳动教育育人的新方法[6],丰富劳动教育理论和内涵[7],通过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完善人才培养的体系[8-9]。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现有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学环境,学院开设了一门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等传统工科和新工科专业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本文从课程目标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组织实施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论述在课程建设与实践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实践中体验新时代背景下工科专业的魅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1 《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课程目标建设
《劳动教育实践》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教育为目标,把劳动科学发展和劳动实践需求两个维度相结合,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面向制造业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国际工程师学院已有的实践教学资源,从理解劳动内涵、体认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系统介绍劳动学科领域基本知识,旨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真正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关乎幸福人生的道理。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下。
(1)课程目标1:通过对劳动理论的学习,系统掌握劳动内涵、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劳动安全生等劳动科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塑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2)课程目标2: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乐趣,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真挚情感。
(3)课程目标3:通过专业内容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活动,提倡自学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2 《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结合智能工科专业的特点,以及现有的实验实践场所、实践教学资源等,设计了以下4个部分教学内容。
(1)讲授劳动内涵与价值、劳动安全与法规、职业劳动素养等。
(2)劳动实践——发动机拆装与维护:发动机總成的拆装与维护、正时齿带及V形带的拆装与维护、汽缸盖总成及配气机构的拆装与维护、气缸体总成的拆装与维护、润滑系统的拆装与维护、冷却系统的拆装与维护。
(3)劳动实践——机器人操作与维护:机器人仿真编程、机器人标定、机器人上机调试、机器人复位及维护。
(4)劳动实践——常用仪器及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使用及收纳:常用仪器及电子元器件认识(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阻、电容、电感等),常用仪器及电子元器件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子元器件等耗材的归类收纳。
针对上述4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应具体而详细的教学要求,并分配了不同的教学学时,灵活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明确了教学内容对应的课程目标,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3 《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
3.1 《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现场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法
3.1.1 讲授法
通过讲授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劳动安全与法规等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理解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2)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具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理解劳动教育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发展内涵。
3.1.2 现场教学
现场劳动是劳动实践教育的主要授课环节。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以下3个部分内容:发动机拆装与维护、机器人操作与维护、常用仪器及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使用及收纳。发动机拆装与维护主要感受劳动背后的辛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机器人操作与维护主要感受时代变迁后,劳动的变化及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和刻苦钻研。常用仪器及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使用及收纳主要是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活动或专业实践中,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能够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进而体现劳动后的获得感。
3.1.3 自主学习
在常用仪器及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使用及收纳劳动实践环节中,展现由往届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获奖作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学科的魅力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实验室采用开放系统,对这部分学生实施可随时预约政策进入到实验室学习。
3.2 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以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手段,进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考核的环节包括考勤、阶段劳动成果,总评成绩先以百分计(满分100分),然后按照所属分数段转记为五级制(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4 结语
本文以《劳动教育实践-智能机电技术实训劳动》课程为案例,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与实践的过程,结合专业特点及现有的实践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完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内容,希望本文所述能够为目前高等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宇杰,赵婉斐.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高校劳动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38-143.
[2]张瑞,陈坤.论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79-80.
[3]王飞,车丽娜,孙宽宁.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20(9):75-79,85.
[4]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5]钟飞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6]马文友.“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设计与实践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9):73-78,2.
[7]王倩.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8]陈理宣,刘炎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65-68.
[9]吕玉芬.“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118-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