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
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学生处于被教师完全“控制”的境地,教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缺少发挥个性的空间,不仅学习浮于表面,还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性。新课改明确强调,新形势下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他们主体地位足够的尊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体系的构建中。笔者根据自己对“以生为本”理念的理解,就如何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分享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坚持“以生为本”树立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向,直接决定了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成效。在传统初中物理课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成绩,所以将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要求学生记住物理概念、公式、实验结论等,或者要求学生掌握应试技巧与方法,忽视了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新形势下,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教学目标,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除了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物理公式、概念等知识,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精神品质等其他方面能力和品质的培养[1]。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实验方法、结论以及原理等知识,还要借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等。树立这样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坚持“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真正参与
传统初中物理课堂呈现出来的局面通常是教师“一言堂”,即教师掌控着整个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物理知识或应试技巧,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即围绕教学主题和目标布置任务,然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发散思维等。例如,在讲解“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知识时,我将这节课的主题作为学习任务安排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各自提出猜想后再根据猜想制订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去证实或证伪。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搭建了参与知识探究的平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而不再是依靠教师的灌输去记住知识,不但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从中得到了锻炼与提升[2]。
三、坚持“以生为本”优化教学内容,真正发挥课程价值
在传统初中物理课上,部分教师存在“念”课本的问题,即对照着教材上的物理概念、公式和原理等给学生上课,很少进行拓展与延伸,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这阻碍了物理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物理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譬如对其进行生活化处理,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迁移应用,从而发挥课程价值,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3]。例如,在讲解“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给学生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并联电路的特点与优势,如路灯、圣诞树上的小彩灯、家里的电器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对提升学生物理素养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以生為本”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水平以及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应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树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让物理课真正为学生服务,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江林,王林.生态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9(32):18-19.
[2]邱苏平.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思路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1):27-29.
[3]车红艳.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2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