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琳 余心星
[提 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具有重要意义,能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从历史角度、理论角度、实践角度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能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从构建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媒体矩阵、打造专业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高地和注重红色文化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引导作用等三个方面探寻红色文化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共融共进。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红色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匡琳,江西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余心星,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00)
[基金项目]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为高校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引。进入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对互联网平台的黏性不断增强,网络已然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关键一环,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建设势在必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可利用的重要优质文化资源,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必须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踏入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探索如何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光荣的革命历史和厚重的历史记忆,蕴含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既涵盖了固化的物质文化形态,更承载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开拓创新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讲好红色红色故事,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让红色文化发挥时代价值,对于激活红色文化价值,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供新思路
在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将红色历史文化以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网络平台,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教育实践的平台化整合,有利于推动红色文化内蕴挖掘及教育价值的发挥,让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故事“活”起来,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激活红色文化价值提供新思路。其一,激活红色文化的思想价值。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网络媒体以生动的形式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价值。其二,激活红色文化的实践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VR等现代技术手段了解红色文化的形成历程,身临其境地追寻红色文化根脉里流淌着的红色精神,体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生动实践与红色文化的衔接点。其三,激活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网络红色文化作品的创造性凝聚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互联网这一载体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红色文化,彰显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二)为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提供新内容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旨在立德树人,引领高校学生了解、把握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规律,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然和必然,树立和坚定四个自信。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和教育性,使得其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一,红色文化中包含了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这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所需要的。这对于高校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保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是极具教育价值的。其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增强育人的实效性。红色文化深刻的历史意蕴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能让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更加深刻。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载体,使得思政教育摆脱了空洞的说教,极大增强了网络思政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的可行性
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在传承红色文化、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全局性建设、引导高校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更是时代要求,能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历史角度
从历史的角度出發,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中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历史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进入网络媒体时代,高校加大了对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力度,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推陈出新,推动了历史学习教育的逐步深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成。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高校十分重视日常学习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借助网络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日活动、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竞赛以及一系列学习心得交流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红色文化和红色故事是主要的理论内容,因为红色文化体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通过历史讲政治,透过历史悟精神。为了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21年2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活用好本土红色文化,切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此后,红色文化开始更加全面地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和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学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恰恰说明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是具有共通性的。综上所述,红色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历史可行性。
(二)理论角度
红色文化的形成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引领世界共产主义发展的实践史。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更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历程。从理论角度来看,红色文化学习不仅是历史教育,更是以历史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红色精神谱系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网络思政教育是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时代体现,具有较强的理论可行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们网络空间中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红色文化传承置于重要位置,把红土地上的红色文化故事放到建党、建军、建政的时空坐标中去定位,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去诠释,这让我们能看到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利用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在时代发展中的可行性。如今,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時更是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开展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必然性和时代意义不言而喻。因此,红色文化的价值也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相通,在理论方面具有可行性。
(三)实践角度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3]。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述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关系到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始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融入红色文化,用历史史实论述道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历史规律,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正确历史导向。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与网络的联系也日渐紧密,高校通过线上组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与主题分享交流会等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网络思政教育相比于传统思政教育在形式上更是凸显出了独特的优势。“在超链接方式的作用下网络的信息存储量被无限放大,含有丰富红色文化素材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信息资源融入人们日常关注的网络中,使人们接受到更丰富的红色文化信息,从而扩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受众”[4]。网络将党的理论知识、红色文化从课堂迁移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丰富了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相关网络学习平台、公众平台进行理论学习、视频讲座、知识竞赛等,将红色文化理论知识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传播,使得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使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实践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因此,红色文化也与高校网络想治教育相通,在实践方面具有可行性。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的推进理路
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社会不断变迁的时代,网络思想政治面临诸多挑战,新形势、新问题要求网络思政教育主体坚守主流文化,始终贯穿育人目标,不断提升育人实效。红色文化虽然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将其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也具有历史、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可行性,但是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育人价值,还需要运用正确的途径。
(一)构建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媒体矩阵
信息共享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为更好地吸引学生体悟、理解、接受红色文化,高校各相关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好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综合优势,推动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优化发展,推进新型传播阵地持续发力,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推动红色文化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传播,拉近红色文化与高校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个过程中,可借助传播学理念开发一些新媒体传播项目,扩大传播覆盖面,让尽可能多的高校学生接触红色文化,或策划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运营与推广,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例如可以开展各种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活动,可以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渠道,以短视频、推文等形式,加强对内容呈现形式、学生互动模式的设计,将红色文化进行多样化传播。
同时,高校要加强管理和规范网络思想政治平台。在推进红色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渗透过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规范对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引领文化风尚、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红色文化的种子在网络空间生根发芽。为此,高校要搭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媒体矩阵。一方面,要依托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以系统化的新媒体格局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拓宽红色文化在网络平台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基于网络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机制,根据高校地域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和目标人群的需求,通过增强红色文化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高校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打造专业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高地
为了让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更具实效性、更具吸引力,让学生沉浸在红色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中,除了要加强对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管理和规范以外,还要搭建专业化的思政教师队伍和红色文化研究队伍,打造专业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高地。根据时代要求和时代特色,把党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原料”进行挖掘、整理与研究,这是讲好红色故事,使红色文化得到生动呈现和更高质量传播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要组建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文化素养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能够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和文化引导,在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发挥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起到先锋、引领作用。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的思想、精神、理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要发挥研究队伍搜集、整合、编辑、共享等功能,打造专业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高地,助力红色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共融共进,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另一方面,要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主体的自身觉悟和业务技能,意识到传承红色文化是历史与现实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从而产生主人翁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使之能够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产生示范引领作用。网络思政教育主体要综合运用各类网络平台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将红色文化理论话语向思政育人话语转换的能力。例如,在红色文化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中设立互动论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团队,负责专门解答学生们在红色文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专业的团队去做专业的事情,专业网络思政教育团队帮助学生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真理和答案,更好推动地区网络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
(三)注重红色文化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
红色文化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渗透,不只要求高校网络媒体考虑青年学生的文化需求,同时也需要在其中融入思政育人的深刻内涵,达到教育引导的目标。这实际上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构建新媒体矩阵和打造专业化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过程中,注重红色文化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引导作用,才能不断增强育人效果。
首先,应把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放到高校思政课堂的高度来建设。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红色文化能融入网络思政教育中,网络不良信息同样也能渗透进入网络思政教育过程。要用以红色文化占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这个文化课堂阵地,发挥、巩固红色文化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主旋律地位。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红色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文化需求的对接点,以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渗透进入高校学生群体;另一方面要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权,让主流文化话语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以达到提升红色文化在网络思政教育中育人功效的目的。
其次,为了满足新时代高校学生文化需求,彰显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特色,也要求高校要持续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网络思政教育既要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也要在红色文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层面下功夫,并在满足网络思政教育新要求、适应网络思政教育新形势中,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同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主体的角色要转变,以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将红色文化渗透到线下思政教育实践中,以迎合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审美偏好,让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政教育更有新意。
(四)完善多元网络思政育人主体,促进协同育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即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全育人”这一重要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目标提供了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教育主渠道上的重要作用,也要注重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整合,协同发力,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需要完善多元网络思政育人主体,打破红色文化教育壁垒,促进协同育人。
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在不同的育人背景下发挥作用,推动多方联动、高效协作的网络思政教育共同体的形成。高校可出台、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育人的相关制度,构建以导师、辅导员、思政教师、党团干部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队伍,同时,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学工、宣传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通过红色文化传播新媒体矩阵,打破红色文化发挥育人作用的时间壁垒、育人空间,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各类专业课堂、学术交流活动、学生日常生活、校园休闲娱乐活动中,发挥多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功用,优化红色文化教育体系,满足高校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要求。
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多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通过相互协作来深入了解、全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规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可参与度。其一,要重点提升高校多元网络思政育人主体的认知。高校要优化培养体系、加强系统培训,完善育人主体对思政理论和红色文化的认知,同时,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建立高素质的红色文化教育与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来创新和优化红色文化教育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其二,要鼓励、支持导师、辅导员、思政教师、党团干部协同开展线上线下红色文化专题研讨、学习,通过学术科研、实践活动、社会参与等形式,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謝玉进,赵玉枝.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矛盾及其新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01).
[4]陈俊.网络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