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同管理:以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为视角

2022-05-30 10:48刘小年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范围本质

摘要:对管理中的协同现象,现有研究多从协同论出发,探讨企业与社会治理中的协作问题;罕有从人性假设出发,对协同的本质、范围与策略等的系统研究。根据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管理中的协同,是管理主体运用资本,达到内外即自我与环境间的统一,以朝着预定目标前进的管理行为、局面或结果。协同作为管理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管理过程控制的重要目标与系列管理工具衍生的坐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体,既包括组织也包括个人;其任务,既包括管理主体之内部统一,还包括外部协调,以及适应环境;其策略,既要研究合作,也要探讨对抗。协同的策略,就个人来说,需要通过内部身心平衡,准备条件,然后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加入或建构适合的组织,合力面对挑战,一起生产,以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就组织来说,需要利用环境,科学决策,吸纳志同道合的人,实现内部统一,并以此为条件来协调环境中的其他人与组织,形成组织优势,向着组织追求之事业迈进。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从人性假设出发,尝试建构有别于流行协同论的协同管理知识框架,有利于深化对协同管理的认识,并拓展其应用。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交换生存;协同管理;本质;范围;策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1.011

0引言

管理是人的现实生活中一种追求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因此,相关的人之间形成一种朝着目标前进的状态即协同,是管理有效地一个基本表现,换句话来说,管理必须追求协同。

协同管理的研究已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一是一般管理理论的相关组织原则;二是系统组织理论的相关思想;三是协同论。但缺乏从人性出发,既谈组织又讲个人,既引导共同利益的人的合作又协调有冲突关系的主体的研究成果。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拟从一种具体的人性假设即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出发,重新探索协同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1本文的研究假设与对协同管理的含义、地位与个性

1.1本人研究假设

根据协同论,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是通过不断的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实现协同的。因此,本文拟利用一种主张人的交换生存的人性思想作为假设,来探索建构协同管理的知识框架。这种具体的人性假设,即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通过与其他人互动交接,以社会的形式,面向自然,展开生产,获得生活资料,并由此实现生存与发展以及创造自己的历史的。也即在人作为现实的个人,是由社会性、类特性与需要本性等多种属性统一的个体;而且这种个体是通过与自然及社会相交换展开生产与生活的;并且,交换生存相应的会带来个人与环境的双重后果。

1.2协同管理的含义、地位与个性

根据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的思想,对管理可以从交换的角度理解,由此可以将协同看成管理主体运用资本,达到内外即自我与环境间的统一,以朝着预定目标前进的管理行为、局面或结果。也即协同首先是一种管理主体的行动,是他与环境交换资本的活动;其次,这种活动达到了管理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即形成了一种有序;最后,在管理主体与环境的统一中,管理主体正朝着预定目标行进。

由上述含义出发,可以发现协同在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同是管理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前面指出过,管理有三重目标,其中,开展生产是基础,满足主体需要与实现自由需要以生产的开展为前提。而要开展生产,必须在管理主体与环境之间建构必要的关系。从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来说,需要协同两种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跟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只有协同生产中的人与人,形成合作,才有力量与可能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顺利展开生产。二是协同是形成管理预期后果的过程目标。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过程性,包括信息决策、资本运作与权变管理等环節。这些环节是否有效,一个关键的检验指标,就是看在管理过程中,是否达到了管理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是否形成了朝着既定管理目标前进的局面。如果没有形成这种局面,则需要调整管理行为,如修正决策、提升资本运作效率、改善公共关系等;否则,难以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三是协同是衍生实践中管理工具的重要坐标。为了形成管理之协同,人们在实践中需要创造一系列的管理工具;如在组织内部,为了引导组织员工为组织目标努力的激励管理措施,为了统一组织而制定的制度纪律,为了统一行动而形成的领导艺术等;又如在组织外部,组织公共关系与联合盟友的措施,以及与对手竞争的战略等;再如,掌控组织内外形势的决策与执行、变革等管理工具等。

同时,还可以发现,协同也有自己的个性。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主体上,协同必须既讲个人又讲组织。一般来说,管理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换互动。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首先是现实的个人,然后因为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与其他人交换互动,形成社会组织。因此,从理论上讲,管理的主体包括个人与各种组织。但实际上在管理学中一般只讲组织的管理。从实践来讲,当代社会,个人都是公民,拥有自我管理的权利,个人领域属于自治范围,不予以干预是合理的。一般的管理工作不涉及个人自治的领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搞协同管理,则必须谈个人。因为,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不谈个人不实现自我协同、难以协同他人,自然也难以理解组织的统一与运作,难以推动实际中的组织协同。所以,谈论管理中的协同,必须同时探讨个人与组织两个主体。二是在目标上,协同的直接目标是建构管理主体的内外关系,在其背后,才是一般管理的开展生产、满足需要与追求自由等目标。正如前面指出过的,协同是一般管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管理过程控制的目标。这体现了协同在管理上的个性,也反映了它的基本任务,即努力建立管理主体完成目标所需要的内外关系。由于管理是人与环境中的其他的人或组织互动交换的过程,因此,协同管理的任务,可以区分为自我即个人或组织的内部统一,与他人即其他人或组织的外部协调,以及与自我和他人所处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三是在策略上,协同与现有研究讲的协同管理相同的是要讲合作,与现有研究不一样的是它还要关注对抗。根据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交换互动,结成一定的关系,以面向自然,开展生产。因此,生活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必然具有两种属性,即合作或对抗。从人的交换生存来说,管理是面向环境、组织人开展生产的活动。管理学一般都会探讨组织内部协作关系的建构问题。协同因为不光要面对组织内部,还要面对外部环境中的其他个人与组织,客观上会有条件地遇到对抗的情景;因此,协同管理在策略上,既要重视合作也应关注对抗。

2协同管理的策略

2.1个人协同的策略

2.1.1个人内部统一的策略

所谓个人协同的内部统一,指达到人的内在的身心平衡状态。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观的欲求超过了个人现实的能力;呈现为一种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形。同时,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是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人的欲望的满足需要与环境中的其他人互动交换及由此展开生产来实现。因此,个人协同之内部统一,其实质就是个人提升能力、积累各种生存发展资本,使之达到与欲望相匹配的程度的过程;也是积极准备条件,等待环境中出现可以发挥自己能力的时机,以把握机会、参加社会生产、实现自我需要的过程。

按照以上理解,在个人协同的内部统一上,需要采取两种类型的策略:一是客观的平衡术。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具有类特性与社会性,是在实践中实现自由的。因此,可以通过学习与社交、参与生产等,来提升能力与准备实现个人欲求的条件。二是主观的平衡术。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的行为与生活受到以前形成的生产力等条件的制约,也受到个人意识的引导。因此,个人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树立科学的合适的个人生存发展目标,避免过犹不及,即科学决策、量力而行;也需要对现实与行为结果有理性的态度,即智慧人生、知足常乐。

2.1.2个人外部协调的策略

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现实的个人在生活中,为了应对环境中的挑战,而与环境中的其他人合作,以开展生产。因此,可以将个人协同之外部协调,看成个人与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互动,形成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关系,然后共同面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包括竞争与敌对等威胁,以顺利展开生产、取得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的过程。

按照以上理解,个人追求外部协调,在策略上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或组织与自己的利益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个人与组织都可以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即通过观察个人的言论或组织的宣传以及通过观察个人的作为与组织从事的事业等来检验,也可以将第三方的相关评价作为检验的参考。二是与利益一致的个人或组织合作,以发展共同的事业与应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三是在与他人或组织合作中,坚持过程之目标导向与结果调节,使合作不偏离自己的初心,如果合作的人或组织出现偏离,则保留选择离去的权利。

2.1.3个人适应环境的策略

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是与环境中的其他人或组织互动,以展开社会生产,获得生活资料的。因此,适应环境是个人管理之协同达成内外统一的必要条件。环境对个人的生存发展具有三种基本功能,即:提供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也即环境中的其他人与组织互动开展的社会生产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就业、交际与家庭生活等空间;提供个人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物质、技术等各种资本;提供个人之生产与生活之开展所需要的交换互动对象。可见,个人适应环境,即是个人根据环境之条件,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与环境中的其他人或组织互动以展开社会生产,进而从环境中获取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的活动。

从上述理解出发,个人的环境适应,应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是收集与及时掌握环境信息,以识别环境中的机会与风险;其次,利用个人管理协同的内部平衡策略,准备与积累面对环境的个人资本与能力;最后,通过个人管理的外部协调策略,把握环境中的个人生存与发展机会,即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加入或建立组织,以共同面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挑战,顺利开展社会生产。

将以上讨论统一起来,个人协同的策略,就是通过内部身心平衡,准备条件;然后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加入或建构适合的组织,以合力面对挑战,开展生产,实现自我的生存与发展。

2.2组织协同的策略

2.2.1组织内部统一的策略

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组织是人们构建的合作开展社会生产的关系共同体。因此,组织的内部统一,首先体现在它有共同的即统一的目标,也即从事或服务某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其次,体现为统一的行动,这是实现共同的目标的关键;最后,为了形成统一的行动,必须要有统一的指挥或领导,形成统一的行动策略,这是组织实现共同目标、形成统一行动的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理解,组织在内部协同上,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吸纳具有协作意愿的人成立或加入组织,这是形成统一的目标的前提;二是在组织内部建设一个可以有效沟通的信息系统,这是以将个人协作的意愿整合成组织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统一的组织指挥的基本条件;三是科学设置组织内部机构,以合适的方式产生有权威的领导,并承担决策与指挥的职能。当然,由于组织是在环境中生存的,组织之内部统一关起门来是难以实现,需要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中的机会、资源等条件,对此,会在组织协同之适应环境部分进行论述。

2.2.2组织外部协调的策略

根据前面阐述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人们结成组织是为了共同面向自然、开展生产。因此,组织之外部协调,即与环境中的其他人或组织互动,以求集合朋友、对抗对手,顺利开展生产与达成组织的目标。

依据上述理解,组织在外部协调上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坚持四个原则,即:以独立为依据,以实力为后盾,以目标为引导,以制度来调节。根据人的交换生存思想及由此对管理的理解,管理是一种交换过程,而交换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下,运作资本的过程。因此,组织的外部协调,应该以自己的目标为导向,以实力即资本作为与其他人或组织互动的凭据,并利用环境中的规则来协调其他人或组织的行动,同时应始终维护自己的独立选择权。

二是掌握好一门艺术,即组合的艺术。根据前面阐述的管理思想,管理是交换资本的过程,无论是内部统一还是外部协调,都是资本运作的过程,要形成协同局面,必须有效配置资本。具体来说,有三种核心的艺术:其一是识别敌友,集合资本。这是组织面对外部挑战、发展生产与事业的前提与根基。其二是明确主次,集中投放。对集合的资本,要根据组织的需要与外部环境,确定主攻方向,集中投放,以求行动的效率与在全局上的突破。其三是扬长避短,形成优势。通过第二种艺术,组织有了正确的决策,但要有效实施,最终达成目标,还需要在社会竞争甚至是敌对场合中扬长避短、形成优势。只有形成了优势,才能顺利面对环境中的挑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打败可能的对手,获得胜利,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2.2.3组织适应环境的策略

与个人的生存发展类似,组织的生存发展也以一定的环境为条件,因此,组织在管理上必须与環境相适应,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人或组织互动,把握环境中的机会与吸取环境中的资本,进而实现内部统一与外部协调。

相关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适时决策,做好形势判断与未来研究,调整与形成科学的组织发展目标与行动路线;二是吐故纳新,吸纳环境中符合组织发展方向的人才,以及维护与拓展与组织利益一致的盟友;三是顺势而为,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运用上面讲的组合艺术、集约利用资本、形成组织优势,朝着组织目标前进。

归纳以上论述,组织之协同策略,就是利用环境,科学决策,吸纳志同道合的人,实现内部统一,并以此为条件来协调环境中的其他人与组织,形成组织优势,向着组织追求之事业迈进。

3结论

现有研究对协同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协同论相关原理分析组织之合作,需要拓展研究非组织的个人、非合作的场合等协同现象,并深化研究的基础,发展相关人性假设,全面整理相关知识成果等。

本文从马克思的人的交换生存思想出发,从交换角度看待管理,并据此将协同看成管理主体运用资本,达到内外即自我与环境间的统一,以朝着预定目标前进的管理行为、局面或结果。发现协同在管理中具有目标达成之必要条件、过程控制之目标及工具衍生之坐标等重要地位;在主体上既要关注个人也要关注组织,在目标上既要追求内外统一协调也要适应环境,在策略上既要研究合作也要探讨对抗。具体的策略,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包括内部统一,外部协调与环境适应等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小年.交换人:对马克思人性思想的第四种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21,43(07):10-17.

[2]张占高.社会的交换本质——交换哲学观之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05):1-9.

[3]尚小华.个人生存与交换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01):85-88.

[4]王丹阳,王楷博,罗其勇,等.社会交换理论的讨论[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2):119.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范围本质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