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

2022-05-30 08:51赵国承
文理导航 2022年30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赵国承

【摘  要】本文讨论了“互联网+”之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体现,分析了构建该类课堂的基本原则,讨论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当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整合以上内容给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这些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课堂建构

在新教学改革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来构建出有效课堂,积极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可以自主预习、复习和总结,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要形成积极情感以及健康的价值观。这些意味着数学教师在坚持“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积极运用互联网来活化课堂,对教师教学理念的理解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教学工具的使用都形成了挑战。

一、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体现

有效学习指的是学生学会了知识,懂得了运用知识,并且有持续学习的愿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有进步。笔者在评价自身教学是否有效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观察学生学习效果,并用它来评价上一堂课是否是有效课堂。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里,笔者发现班里几个学生虽然计算得快而准确,但是他们不注重计算过程和方法创新,缺乏变通,依靠的只是计算速度快这一点优势;一些学生计算马虎,虽然掌握运算规则,但结果往往出错;还有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纸面脏,这显然不是好习惯。由此笔者自认为这堂课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还有提升的空间。之后,笔者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有效分组,实现分组教学,力求教学对接。在之后的教学中凡是涉及运算的内容,会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同时要求书写规范、纸面干净。通过笔者的努力,最终让那几个学生学会了多角度考虑问题,形成了一题多解的习惯;其他类似于书写散乱、纸面不干净的学生也得到了改观;计算马虎大意的学生也放慢了速度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在生活中也养成了规划习惯,做事有条不紊。前后对比,很明显后者才能称之为有效课堂。

二、“互联网+”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

通过前文关于“有效课堂”的讨论,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分层教学”“反馈原则”“总结原则”是“互联网+”之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

主要是站在学生角度观察教学内容,然后创新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愿意自主学习和总结,也乐于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改变了过去小学数学教学只重视考试成绩的传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了综合衡量指标。这其中为了保证教学上“以人为本”,教师要善于建立数据库,要详细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随时分层教学,做到教学对接。前文当中笔者混合运算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了记录,就是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当中的数据库技术,将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成绩、学习习惯、课堂行为等一一记录,做到了动态监测、动态分组。

(二)寓教于乐

小学生感性思维较强,这也意味着数学学习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若是教师不能灵活地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很容易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故而寓教于乐成为了有效课堂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节课,笔者将教材中知识用真实情境演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去观察眼前物品,并且让他们去画出自己每一个视角呈现的画面。这样就不再限制于教材上的几个角度和几个图形,而且还让学生动手操作,达成了综合训练。

(三)分层教学

如前文所述,以学生学习过程体现出来的问题为导向将学生分层,或者以学生在学习上体现出来的优点来分层。以问题为导向分层能帮助学生改变一些不良学习习惯、摆脱传统思维束缚,能够形成更好的习惯以及思考模式。以优点为导向,则注重在数学教学里运用积极心理学,去尽可能建立小学生自我肯定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自信。

(四)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针对的就是师生互动,具体衡量标准是教师是否通过互动获得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利用该信息去反过来评价自身教学。前文笔者混合运算教学中就是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总结等手段获得了学生的具体情况,让笔者认识到上一堂课的不足,并能够在之后弥补,最终让学生改变了不良习惯,并且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

三、“互联网+”下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有趣的情境

“寓教于乐”这是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寓教于乐的一种方法就是在课前、课中能够设定有趣的情境。《丰收了》这一节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乘除法,笔者将小兔子换成了“妈妈”,通过小动画体现出“妈妈”费力地往家运蔬菜。这种情境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而且“妈妈”也建立了学生良好的情感联系,故而在帮助“妈妈”运菜过程中,学生都非常积极,而且不让“妈妈”一次运太多,怕累到“妈妈”。这一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乘除法,而且还建立了学生关心妈妈的意识,这便是有效课堂。又比如在《周长》这一节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周长,笔者特别融入了游戏环节,让学生去想办法知道自己的周长,并且寻找人体周长当中的一些秘密。这样的教学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过程中学生想出了各种办法,有一位学生很聪明,他将一段长绳沿着自身轮廓走一圈,然后再量绳子长度,他测出的数据准确而且用时少。用互联网技术来创造有趣情境时,需要特别注意情境和学习内容的关联性,要杜绝为了游戏而游戏的行为,这往往不利于小学生知识迁移,反而会使他们在学習上产生不认真的态度。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小学生理解能力不如成年人,在一些数学问题上总会钻进牛角尖。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有效地化解学生这一问题。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学习当中,班级里有的学生始终不能转过弯来,无法正确地指出一些物体在镜子里的投影。为了让学生理解镜里镜外是对称的,笔者特别引入了一些有趣的动画桥段,让学生去感受这种镜面对称。为了让学生理解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教师特别指着班级的时钟,让他们明确逆时针和顺时针的区别。

有很多时候学生无法理解应用题题意,例如在分数应用题里,学生难以理解“这个月销量比上个月增加1/3”这样的叙述,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笔者从互联网下载小软件,利用该软件具有的线段演示、小动画插入等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些软件演示具有趣味性,而且很容易让学生理解题意,并且能够深度分析问题,做到深度学习。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积累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每次课堂都有新点子、新花样,才会让他们对下次课程有期待,会主动配合教师去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总结。而这些新点子、新花样,很多是由不同素材组成的不同的情境,甚至是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游戏。因此,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在于教师素材积累水平,这里的素材指的是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理解内容的小动画、图片、视频等。这些素材还可以用来丰富教师的课件,让课件充满趣味性、启发性。一般的教师在素材管理上总会出现素材管理混乱问题,这是源于素材命名不系统,保存不规范。笔者在素材的命名上主要以素材使用范围、基本内容来命名,存储时会根据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一一分开来。而且还会将素材分成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三个层次。这樣在课件制作以及课堂随时应用时,能够快速找到这些素材灵活运用。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素材还需要教师创新加工,例如一些微课视频就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安排形成的良好素材,并非是课程教授完毕就再也不用了,将它们存储起来可以在单元复习中使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四)利用智慧课堂有效抓取学生信息

分层教学是有效课堂的一个原则,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抓不住分层要点,这是源于学情分析这一环节没有做好。所谓学情分析就是教师通过观察、测试、互动、指导等途径获得的与学生有关的所有信息的提炼和总结,最终目的是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缺点。找到学生优缺点以后便可以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分层、以优点为导向的分层。具体如何分层以及如何实现分层教学前文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而是要深度讨论如何利用智慧课堂这一手段来抓取学生信息。智慧课堂当中有在线统计工具能够对学生的专注力、错题率、举手率、师生互动频率及时长进行统计,通过这些详细的评判来明确学生信息,进而对教师教学质量形成评价。智慧课堂也能够做到课前发送预习材料,然后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结果来帮助教师形成课堂授课方案,保证学生预习当中所遇到的难点、疑点,都能进入教师授课范围,保证了教以学为依据。

(五)利用新媒体手段实现课内外对接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只是为了考高分,更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自信,乃至于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产生转变。这也意味着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打破传统课堂束缚,要让学生充分与生活对接。笔者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微信学习群、微信家长群、在线课堂等形式。这些新媒体手段在疫情期间很好地实现了师生对接,让学生在家中便可以接受笔者的指导。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笔者还会通过这些新媒体建立一些任务,例如《数据整理和表示》这一节课当中笔者便下达了“帮助妈妈统计餐具,并根据家里人口数来有效分配餐具”这一任务。学生在任务调动下积极行动起来,最终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统计图,有的将碗用碗的图样表示,然后对应地在下边写上了数字,有的用矩形图表示各类餐具的数量,有的用扇形图表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深入生活,了解了各类餐具的功能作用,也体会了妈妈日常劳动的艰辛。总而言之,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明白了统计过程和方法,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在于教师深刻领悟“互联网+”,能够通过该工具去有效收集素材、设计教学活动、丰富互动形式、打通课堂和生活的屏障,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引领学生展开预习、复习和总结。其中通过创新课堂活动,给予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有改善和提升。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有效课堂打破了过去课堂的范围,将生活作为了课堂,真正地做到家、校、社结合。

【参考文献】

[1]徐建平.“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26):3.

[2]仲金花.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1(14):2.

[3]于萍.“互联网+”背景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小学科学:教师,2021(1):1.

[4]李伟萍,邢燕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求学,2020(32):2.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