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中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05-30 08:07何贤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8期
关键词:认可度信息管理系统学分

何贤良

[摘           要]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并且有利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这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二者融合就必然涉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转换问题,而学分银行显然是可行性较高的一种转换方式。因此,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有关学分银行建设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所以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    键   词]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09-03

学分银行对于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竞争激烈程度在不断提升,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减轻身上背负的竞争压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再只是学生的需求,很多成年人也开始有了这方面的需求,这也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目的虽然是知识技能的提升,但是其接受教育的成果需要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其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才有显性助益,而单纯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难以同时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此种情况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而学分银行建设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及优势

学分银行,顾名思义就是以学分模拟货币,借鉴银行中的货币管理方式,以类似存储、汇兑等方式对学分进行处理。当然,学分银行中存储的标的物是学分,汇兑所要获得的标的物并非货币,而是与学分相对应的学历或者是资格证书。学习者借助学分银行可以实现学分的“积累”“汇兑”等,从而将固定时间、内容等的传统学习制度转变为更具弹性和人性化的学习制度。学分银行对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可以接受学历教育获得学分,还可以将获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转换为学分,然后依照相关的学分转换规则将自己经有学历或非学历教育途径获取的积分兑换为文凭、证书等,这样就能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通融,让学习者的各项学习成果能够以学分银行为枢纽得到认可和转换。学习银行可以打破不同类型教育的壁垒,让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能够被摆在同一平面上审视,或者说实现了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共享,让这些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功用。从更高层面来说,学分银行建设对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理想的学分银行体系下,国家可以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专门的学习账户,该账户不仅能够记录其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还能够将其从每段学习经历中获得的学分积累至账户当中,而这些积累的学分可以根据学分转换规则帮助学习者获得相应的学历文凭或者是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

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中学分银行建设问题分析

學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学分银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让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互认和转换,这并非单纯某个学校就能完成的,需要涉及非常多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关的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需要在学分积累、转换等规则的制定上达成共识,需要制定一系列学分银行管理及运行机制等,可以说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繁复庞杂,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本次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参与建设者缺乏积极性

学分银行建设非一校所能完成,因其涉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转换问题,所以需要相关的学校、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建设。但是,从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组织机构缺乏积极主动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与保障,进行一些相关工作受到阻碍。调查发现,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组织机构大多是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参与数量非常少。不仅如此,即使是那些参与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院校或组织机构,对学分银行的性质、功能等有清晰了解的也大多是直接参与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教职工,其他人员对其了解非常少,何况那些没有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等,而不了解导致的不信任、不期待,也是造成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开展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

学分银行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家对学分认定、学分银行管理等方面没有较明确的法律规定或政策依据,这就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不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分银行建设者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从现状来看,多数学分银行只在某一区域,或者是联盟机构内部、学校内部等受到认可,这就导致经由学分银行兑换的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等的使用范围被局限,对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竞争力提升难以起到较大的助益。究其原因在于学分银行建设缺乏公信力极强的组织机构牵头开展,而且社会大众对于学分银行了解得非常少,信任度相对较低。此外,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部分普通大众认为开放大学、电大以及参与学分互认的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教育机构等在师资配置、教学资源和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导致由相关机构组织建设的学分银行缺乏社会公信力,社会对其认可度不高。

(三)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学分银行建设不仅要建立科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转换标准、管理方法等,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银行”中的学分进行管理,包括记录学习者的初始学分获得情况,根据学分积累和转换规则将其所获初始学分转换为标准学分,利用标准学分兑换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等。而从现状来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比较复杂,部分学校虽然初步建立了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功能并不完善,需要持续进行研发和改进。此外,学分银行建设仍在探索中,很多相关的标准、规则、管理方法等还不够成熟,仍旧处于持续的调整改进中,这就导致学分银行信息系统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也是影响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学分银行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教育成果转换,因此可能涉及多个学校,甚至包括一些企业、社会培训或教育机构等,这种情况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同样需要这些合作组织机构的参与,而部分合作组织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也会影响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另外,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相对单一,往往只涉及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方面的内容,不会涉及正式的课程学习,而部分参与成人教育的学习者,只是为了拿到学历文凭,因此参与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积极性较低。

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中学分银行的建设策略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学分银行建设涉及的组织机构众多,想要依法依规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从现状来看,虽然国务院出台了相关的规划性文件,对学分银行性质、建设工作、承办单位等相关问题做出了规定或指导,但是内容细致程度显然还不够,只能算是整体方向上的确立,而且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并不完善。想要确保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为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机构设置、运行管理方法、转换标准制定等提供原则性或者是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此外,还可以对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机构、认证机构等的资质予以认定,也就是说赋予相关机构开展学分银行管理、学分认证等方面的权利。这样能够增强其在学分銀行建设工作中的号召力,让更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关的组织机构认可其在学分银行建设方面的资质,建立与其合作的信心。另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后,可以借助这些政策法规宣传之机,让更多高等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学分银行建设的潜在参与者对学分银行的性质、功能、意义等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吸引更多组织机构参与到相关建设工作中,不断扩大学分银行的涵盖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二)提高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

除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立学分银行的合法地位,想要得到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可,学分银行建设可以由政府部门或者资质优良、公信力好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机构等牵头负责,借由这些组织机构的社会公信力来提升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提升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吸引更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相关机构参与到学分银行建设中,使之覆盖范围、社会认可度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由此可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加强学分银行建设宣传工作,让更多社会大众、企业、组织机构等认识到学分银行的性质、价值等,这样也能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另外,开放大学、电大等应努力加强师资建设工作,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样由其牵头或者是参与建设的学分银行也将获得更多社会人士、企业等的认可。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成果认证以及学分积累和转换标准,让学习者获得的每个学分都是其真实能力的体现,避免出现“德”不配“位”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企业、组织机构认可学分银行,从而提升其社会认可度。

(三)完善学分银行信息系统

信息时代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从用户服务的角度出发,满足用户的多种数据服务需求,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学习者使用该系统。也就是说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不应只限于单纯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而是可以将其链接到整个学习管理系统当中,让用户还可以在该系统中获取学习资源,进行线上学习、线上检测等,这样能够提升该系统对学习者的吸引力,提升其登录和使用该系统的频率。此外,学分银行牵头建设者可以提醒并督促其他合作者主动参与到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尽快实现合作者信息系统与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为学习者更好地进行学分积累和转换之类的学分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另外,尽量保证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一系列工作都可以在该信息系统中完成,避免学习者限于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程序过于复杂而丧失兴趣。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在线咨询功能,让学习者随时可以咨询自己在系统使用或者是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提升其参与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兴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让更多高等院校、企业、组织机构等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体系,避免学习者由于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难以成功或者是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低而放弃参与机会。

(四)完善学分银行运行管理机制

学分银行建设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想要确保其顺利运行,就必须建设完善的学分银行运行管理机制。一般而言,学分银行的参与主体包含学分银行管理者、各类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机构、学习者、监管机构、第三方用人单位。为了确保学分银行的权威公正性,可以建立学分银行运行管理机制,也就是说学分银行管理工作最好由具备相关专业能力的独立机构承担,而不是由参与学分互认的各类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机构负责,否则管理机构既当裁判又参赛,难免会让人质疑其公正性,学分银行的权威公正也会受到影响。此外,还可以强化学分银行协同管理体制,对于学分银行建设的广大合作参与者,鼓励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对自身教学、学籍、考试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协同改进和调整,这样可以保证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升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四、结语

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为大势所趋,是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必然结果,而学分银行作为二者融合工作的沟通桥梁,其建设工作同样应当受到重视。政府部门应当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学分银行建设参与者应当不断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同时还应不断完善学分银行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的学分银行运行管理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积极开展学分银行建设的相关研究,探索在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对策,这对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初衷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美林.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实践探索与思考:以福建开放大学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

[2]李令群.学分银行运营模式要素及其关系探析: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实践[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8(4).

[3]谢蓉蓉,丁振华,孙研.基于学分银行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融合机制研究: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与市总工会合作项目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6(3).

[4]韩艳辉,余艳霞,许佩彤,等.基于SPOC和MOOC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探索:以“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为例[J].成人教育,2021,41(2).

[5]叶志钏.基于学分银行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衔接的探索[J].智富时代,2019(2).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认可度信息管理系统学分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学分美食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