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雅
从新的经济及政策环境来讲,企业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是很有意义的。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突出的问题进行剖析,不难看出其中仍存在一定的短板,未能将一些工作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的形势提出创新可行的改进意见。信息时代背景下,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管理系统正在迭代更新,支撑企业更加高效的管理工作。将新的事物应用于企业,紧跟时代的脚步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优化管理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推动混凝土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商品混凝土特点及研究背景
(一)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商品混凝土又有预搅拌混凝土之称,是以水、水泥和骨料为原材料,根據一定比例加入外加剂等物质,经过搅拌站配比投料、搅拌后形成混凝土拌合物,通过运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销售,从而满足施工建材的需求。
混凝土使用范围广,不仅用于各类土建,还用于造船、机械工业、海洋开发、地热工程等方面。近几年几乎所有工程、结构都使用预拌混凝土,行业迅速发展,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当前经济环境特点
当前新冠疫情变异反复,全球经济萧条,企业竞争状况愈发激烈,生产制造企业经济效益与利润空间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日益收窄,企业生存日渐困难。
但相对于欧美国家基建发展较为完善的情况,我国的建设热潮仍然给商品混凝土企业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成本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成本控制职权范围内,根据公司的成本管控目标,基于日常经营管理、核算管理等,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以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科学管理行为。力求用最少的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成本管理可促进生产经营节约开支,优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混凝土企业突出问题分析
(一)原材料采购困难、价格高
原材料开采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禁止河沙开采,但使用机制砂价格更高。再有目前城市化进程已经过半,商品混凝土随之得到了发展和广泛运用,生产出如此多的商品混凝土需要大量的砂石料,砂石料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国家环保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大,砂石料开采规模大幅下降,市场供不应求,同时开采时面临噪声、扬尘、水土流失限制开采等问题,开采难度及成本增加。
(二)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
混凝土企业为传统工业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员工较多为文化程度低的工人,对机械自动化运用认识程度不足,缺乏全流程管控设计经验,对成本控制的概念不敏感。
(三)运输难度大、销售范围受限
商品混凝土是特殊商品,从搅拌站运至浇注点的过程中需持续搅拌保证不产生离析现象,不漏浆,保证浇筑时达到规定的标准,在混凝土凝固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浇筑和捣实,约两个小时内浇注完毕最好。故对运输要求较高,对工程地点距离有限制。当作业地点较远时,无法运输售卖。
或是设备使用调配不合理,大车小用,施工单位为了项目进度,用大泵车送小方量工程,输送车亏吨运送,运输成本增加。
(四)加工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一是采购的原材料质量参差,加工成本、人工成本增加。采购的原材料若存在附着较多泥沙、石料品种不适合加工成混凝土、水泥熟料含量等问题,需先进行粗加工再使用,导致加工及劳务成本都增高。
二是混凝土企业为高耗能企业,现如今传统能源如煤炭、柴油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资源紧张、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企业在电力及柴油耗用量方面承担着很大压力。
三是固定资产计提摊销折旧费、设备维修费管理问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问题。设备采购盲目,设备专业性太强,有的设备购回却利用率低,即使投入使用,产出收益不成正比,造成投资损失。
(五)资金周转不足、资金成本高
一是上游原材料商大多需预付款采购,普遍为先款后货,故即使原材料价格较低时囤货,资金占用量也巨大。
二是商品混凝土大多用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工期较长,而目前经济环境不景气,下游总包企业资金紧张,其资金问题必将给混凝土的结算周期带来一定的影响。故而混凝土结算周期加长,项目运行过程中垫资巨大,部分非自有资金为通过银行或其他渠道融资所得,资金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成本的重大问题。
三、行业发展及政策环境
近期我们国家加强管控企业能源消耗,建材相关制造行业限电限产,供给进行全面收缩,水泥、机制砂等市场供应紧缺,价格方面出现一个较大幅度波动,混凝土行业企业迎来新的挑战。商品混凝土企业发展至今,已在建筑产业链中承担重要角色,例如房地产、重大城市的基建工程、核电、港口、冶金等项目,但现如今国家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转变,房地产等建筑产业受到冲击,通过国家政策的指导,企业也需做出相应转型。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高度重视建筑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日本1977年制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将建筑废弃混凝土视为“建筑副产品”,并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建筑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工厂,生产再生混凝土和再生骨料。中国台湾地区也把建筑废弃物处置列为公益事业并进行特许经营。
我国内地在绿色建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工作进展。国务院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短期行动计划明确指出: 为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们将推动废弃建筑物的集中处理和分级,生产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砖等建筑产品。按照《北京市商品混凝土行业缩减密集型优质发展指导意见》(2019-2025年),到2020年底,混凝土行业将基本完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绿色生产和密闭升级。原材料也必须达到绿色供应目标,城市短途交通试点使用纯电动车辆运输。
四、创新思路及措施
(一)材料成本控制方法
一是近年来较多研究的废弃建材重新回收加工,即用废弃材料代替混凝土组成成分,生产混凝土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废旧材料中有用废黏土砖代替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粉末和用废轮胎橡胶代替天然粗骨料的,还有利用新型废弃混凝土回收设备,直接将建筑废弃混凝土回收加工制造成骨料。据统计,每年所累积下来的废弃混凝土数额高达上千亿吨,国家统计局预计2020年废弃混凝土将达6.38吨。通过改进技术,研发以混凝土预搅拌工艺为核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可提高石料厂废料、废弃矿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二是对厂内废渣废料的重复利用。研究发现,通过砂石分离机重复利用废料,运用砂石分离机对混合料的骨料回收率能够达到95%,筛分出来的砂石重新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生产中,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混凝土的利用率,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洗车结束后,污水和残留物排放到卸料槽,对卸料槽进行冲洗,确保搅拌池内部废水得到高效利用。或是混凝土清洗环节,在清洗混凝土搅拌机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粗骨料,粗骨料直径不满足混凝土搅拌施工要求,但经过回收再利用程序重新加工,可提高经济效益。再或是对搅拌车中剩料废渣进行收集,重新进入磕石机加工为原材料,做到废渣重新利用。
三是使用可替代、价格相对低的原材料。如工业废渣矿粉、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可部分替代水泥,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些工业废渣的再利用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能帮助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四是使用外加剂,外加剂不仅能够节约水泥,加入抗渗泵送等外加剂还能增加混凝土价格,增加企业收益。如加入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或不增加用水量就能增加混凝土的流动度;加入缓凝剂则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加入抗渗剂,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二)人工成本管控方法
传统工业制造业企业机械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工操作不仅容易出错更有人力成本高的弊端。在新经济环境下,混凝土企业若想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及发展,需树立现代信息化管理理念,引进全流程管控系统,使用智能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包括生产流水线、销售运输、结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模块,灵活操作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获取企业相关信息,客观地分析企业运营需求,合理分配企业人力资源、车辆运输调度等,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运输成本管控方法
一是构建智慧运输系统,实现车辆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运行数据统计、运力效率分析、油耗监控分析等。通过每辆搅拌车GPS定位选择最优路线,控制搅拌车在外时间,提升搅拌车工作效率。
二是通过价值链与供应链,与其他混凝土公司协作,在销售混凝土过程中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当项目工地距离关联搅拌站更近时,直接从关联搅拌站发货,节省运输成本,在内部供应链中消化优质客户资源。
(四)制造成本管控方法
一是自有水泥厂生产水泥。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价格高昂,通过自有水泥厂生产水泥打通产业供应链,减少外购,由此降低采购交易成本,并能够更有效地做到保障货源供应。同时也可以向其他搅拌站售卖获得收益。这样打通上游产业链能够增加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优势。
二是购置磕石机设备,将原石自加工为骨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能保证货源充足、质量可控。自制原材料较外购约能减少16%的成本费用,成为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是采用新能源新机械。传统机械能耗高、污染大,目前新能源机械领域已逐步发展,电动装载机、搅拌车等已经实现应用,新能源机械技术日趋成熟,当前全球的能源资源抢占激烈,石化燃料价格居高不下。无论是天然气、电动还是油电混动,成本都比柴油价格低,在使用过程中能节省费用带来经济效益,缩短机械购置成本的回报周期。故逐步更新新能源机械设备对企业发展十分有利。
四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日常生产中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设备,因为设备出现问题,既耽误生产时间,又会花费一定的费用用于维修。要对现有机械设备进行资产盘活工作,充分利用每台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长时间持续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消耗其使用寿命,定期检查,做好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使设备维修费用减少。
(五)资金成本管控方法
1.事前资金成本管控策略
建立客户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收集客户的信用资料,综合制定管理客户资信档案以及跟踪客户信用变动情况,进行客户资质评级。可通过关注央行及住建部发布的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政策,将客户归类;或通过“天眼查”“企查查”以及银行的征信系统和税务的纳税信用等级系统等渠道,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客户的信用资料,从而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制订相应的条款。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监管客户资源,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在项目签订前就考虑到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管理成本等因素,制定出有效的结算及回款优惠折扣政策。以此做到降低结算风险,加快回款速度,增加资金周转率节约资金成本。
2.事中资金成本管控策略
制定结算、回款政策。首先,要做好结算资料汇总统计管理和控制,销售过程中定期出具结算单,对销售的商砼型号、数量、外加剂使用量进行统计汇总。在此过程中,根据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与工程方沟通更新调整价格。只有做好精确的分类汇总才能做到对成本的准确统计,才能从细部做好管理和控制。其次,每销售一方混凝土结算提成,每回一笔项目款再提成,以此促进销售业务,缩短垫资时间,减少融资成本,降低财务打杆,防范应收风险。
3.事后资金成本管控策略
一是对应收账款做好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台账,制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对账龄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建立相应的薪酬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保证账款按时收回,降低坏账风险。
二是最好回收风险低的现金及银行承兑汇票。了解最近的票据管理系统,如农商银行有票据管理系统,在接收商业承兑汇票前,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出票人及前手的信用信息,以此来规避商票风险。
结 语
深入了解混凝土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企业成本。针对此种情况,更新管理理念,追随国家指导政策,正确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依托自身的技術实力与资源优势,围绕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根本宗旨,根据商品混凝土企业运营情况及市场环境,合理规划材料、人工、生产、资金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及计划,走好行业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