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热播,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这部剧通过一间茶餐厅,讲述几代人的故事,写出了香港自1984年以来经历的时代变迁。一间茶餐厅如同一个时光机,记录了数十年岁月,刻画了两代人的奋斗史,亦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时代巨变。
文本解读:湖北省远安一中 徐建华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狮子山下的故事》用一个缭绕烟火气的茶餐厅,以独特的小视角,让人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温情。剧中高山敦厚仗义,茶餐厅二代的子承父业,“老叉烧”劳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罗一同随机应变、乐天知命,“社会人”大富贵的行侠仗义等构成了全剧山重水复的曲折性。虽然两代人经历生活变故、代际冲突,最终,从李高山到梁欢,他们都成为了友爱、担当、奋斗的香港精神的坚守者、传承人。新香港人和老香港人,都回到了香港文化中所谓勤劳、诚信、奋斗和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价值主流中,都体现了内地与香港的同根同源、家国一体。
正如剧中台词所言,“看看夜景,看看那些船来来去去,就好像有很多人带着很多希望一样,真的很有生命力……只要你肯付出努力,这里的万家灯火,总有一盏是属于我们的家。”
“狮子山精神”,正因为有这样生动的市井阐释,使香港文化呈现出更多的烟火气,而这烟火气中,便是中国人共同的人伦亲和、坚韧乐天、家国情怀,这些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心心相印的共同的精神气质。
运用示例
有一种精神基因,是无论生活在哪里的中国人都共有的,那就是勤劳勇毅、拼搏向上、自强不息。
《狮子山下的故事》里的茶餐厅,是各色人物汇聚的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但绝不是老舍笔下“莫谈国事”、终日闲谈的茶馆。活跃在这里的凡夫俗子,他们不是提笼架鸟的都市闲人,而是一个个劳动者、創业者,他们为生计和梦想打拼。或许他们从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用胼手胝足,创造出美好生活,他们为个人成功、家庭富足的小目标,汇聚成葳蕤的中国梦。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和他们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凝聚起澎湃的力量。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