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实
【摘要】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的研究也愈加深入,涉及认知心理学、语用学、修辞学、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中关于隐喻的文献进行回顾,从以下角度对国外隐喻研究的现状、不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隐喻研究、隐喻与认知语言学、隐喻与语用学、隐喻与教学法及其他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隐喻;文献综述;认知语言学;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45-010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33
一、引言
隐喻的发展过程可由四个著名理论的提出作为一个轨迹:首先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比较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二者是一种对比关系;以昆提良为代表人物的“替代理论”则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来代替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以布莱克、理查兹、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人物的互动理论提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最后,以方达尼尔为代表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且突出的认知过程。
对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因此,传统的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学领域。
直到Lakoff&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国外的隐喻研究才逐渐从单纯的修辞学研究发展为与语用学、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两人在书中提出,隐喻既是一种概念特征,又是人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手段。
二、国外隐喻研究
(一)当代隐喻研究
国外学界对于隐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提出的观点被称为“比较理论”,即隐喻是用一个词来代替另一个同一意义的词的语言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比关系。而修辞学家昆提良把隱喻的研究总结为“替代论”,即隐喻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尽管两人在对隐喻的具体意义上看法不同,但都没有打破修辞学的研究范畴。因此,这一阶段学界对隐喻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修辞学领域。
20世纪30到70年代初,随着《修辞哲学》一书的问世,隐喻研究逐渐突破了修辞学的界限,开始与语言学、哲学和逻辑学相结合。这一阶段代表性的理论是“互动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隐喻是关于两种不同事物的思想在一个词或短语中的互动,这个词语的意义是在两种思想的互动中形成的。
因此,学界对于隐喻的研究逐渐由修辞学研究转移到对隐喻在具体语境下的语义功能的探讨。
最后,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个学科的学者们,如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文学批评、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及外语教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交叉学科研究,即交叉学科下的隐喻研究。
(二)现代隐喻研究
1.对隐喻表达本身的研究
由于隐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因此很多学者都非常重视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现象本身进行研究。
基于语法隐喻的研究框架,Cassi Liardé通过研究揭示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是如何识别出独立或长篇的文本中的名词性隐喻的。该文章发现并归纳出了六种隐喻控制模式的媒介:动名词(gerund noun)、动词状形容词的名词化(gerundive nominalization)、不完整重构(incomplete reconstrual)、非名词重构(non-word reconstrual)、不一致复数形式(infelicitous pluralization)和同文本中介(co-text intermediacy)。通过这一细化的框架,作者从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辨别学术文本中名词化隐喻。
还有一些研究则是以隐喻的语言功能为切入点的。Janet Ho以公司财务报告为对象,分析了隐喻是如何被报告者用来表达抽象的感情的。作者认为在分析公司财务报告的过程中,通过对表达感情的隐喻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报告中的语言语境、认知语境、情感语境和文化语境,从而反映其中的组织身份、职业意识和社会关系。
2.对隐喻的语用学研究
由于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揭示隐藏在语言形式之下的隐含意义,因此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认知语言学强调的重点在于,人们是如何通过语言交流思想的;而语用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流过程中的真实意图。
Paula Fernández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在基于关联论相似的文本中,人们对于单个隐喻和扩展隐喻的处理过程往往是不同的。基于这一分析结果,人们在理解扩展性隐喻的时候,常常是由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延伸到对隐含意义的理解,并最终达到对普遍隐喻意义的把握;而根据关联理论,人们在解读单个隐喻时,则往往可以直接推理出其中的含义。因此,语篇中那些更符合语用学原则的隐喻现象更加容易理解。
Anna Piata认为隐喻和语用学幽默策略的概念理解过程十分相似,因为它们都包含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层次。以此为基础,她从希腊2015年大选中挑选出了三段政治宣传视频,每段都包含一个关于“旅程”的隐喻。然后又以民众在网络上改编并传播的恶搞版本为语料,分析比较了社交媒体平台上原视频中隐喻的幽默变体。如,原视频以“火车开得太快会出轨”来映射“希腊应放缓入欧进程以避免对国家的影响”;而网民对该视频进行了改编,并在其中加入了幽默成分,讽刺了政客的虚伪以及民众的不满。作者将这一过程称为“循环式幽默隐喻”,并总结出隐喻和幽默策略在选举活动和政治讽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隐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否激起人们内心的评价系统运作,而幽默主要是通过作为一种批评手段起作用的。
3.对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隐喻研究常常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与认知语用学的结合。事实上,学界普遍认为,隐喻作为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本就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当代隐喻研究可以说就是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Solonchak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隐喻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以探讨词汇和短语的逻辑意义,以及隐喻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即每两个认知实体之间的隐喻关系,往往是在人们的认知层面形成的。通过对意象领域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作者从认知层面对隐喻进行了细节性的分析并得出结论:与具体意象相联系的隐喻比与抽象意象相联系的隐喻对读者来说更难理解。换句话说,当语言和意象被用于表达某个特定概念时,具体的含义往往比抽象的含义更容易理解。
Valery Surovtsev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索文化产物中人们对隐喻现象的处理过程。他通过研究证明,当文化产物,无论是价值观、意识形态还是生活风格,与人们的认知结构越相似,其中的隐喻表达就越能够促进人们对这一文化产物的理解。因此,這一研究结果不仅促进了隐喻的意义构建,而且使之成为文化空间中的一部分。
Henri Olkoniemi则与Ranta和Kaakinen通过合作,对以下课题进行了分析:当人们在头脑中处理和理解某一修辞表达时,受普遍的认知水平约束和该修辞语言本身特定认知要求的限制,个体之间在认知过程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Henri等人发现,对讽刺性语言的认知理解过程能够反映人们情感认知的有效性;而不同的认知风格则体现在读者对于隐喻的解读投入了多少额外的精力;最后,对于隐喻和讽刺语言的理解过程都取决于人们应用其工作记忆的能力。
4.对隐喻的教学法研究
基于“隐喻即基于认知过程的反应”这一理念,很多学者相信,对认知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与其水平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此,隐喻研究与教学法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Filipczuk在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发现,非学术性成人英语学习者相比英语母语者更难领会英文文章中的隐喻含义,这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必须克服的困难。为了验证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她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如何应用隐喻来开展对非学术性成人学习者的课堂教学。她的结论是,将隐喻与英语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以及口语、听力等综合能力。
5.对隐喻的跨学科研究
隐喻研究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教学法的跨学科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期刊发表的热点话题,但近年来隐喻与语言学中其他分支的结合同样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Zouheir Maalej以多模态语篇中的隐喻现象为切入点,以King Saud University过去三年内发布的政策计划书为语料进行分析,揭示了学术机构是如何利用单模态和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表达方式,来推行新的管理政策、管理活动和思想观念的。
研究发现,在学术机构的政策更替中,多模态比单模态隐喻和转喻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因而传递信息的效果也更好。
研究还表明,在语言材料中插入图片展示(PD)能够进一步强化文本信息的表达力度。
基于对大学发布的所有行政政策中的隐喻现象分析,作者提出,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是一种基于最终目标的活动,也就是隐喻源——路径——目标(SOURCE-PATH-GOAL)的过程。这里,隐喻源是指KSU大学发布的行政政策计划书,其中的隐喻与转喻表达与受众的认知体系越相似,就越能够行使路径或目标的功能,从而最终与受众取得共识。
除了与多模态语篇的跨学科研究,隐喻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对于人类的感知和行动力的影响上。Michael L.Slepian以此为依据,在文章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给被试呈现一组表示“时间”和“重量”意义的隐喻句子,然后给被试们展示一些实际的物体,并要求他们通过接触来判断该物体的重量。结果证明,尽管所有被试接触到的物体重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恒定的,但是当被试首先看到的隐喻表明“过去”是“沉重”的,而随后接触到的物体又与“过去”的概念有关,这时被试会感觉物体的分量很重;相反,如果被试首先看到的隐喻表明“现在”是“轻”的,而随后接触到的物体又与“现在”的概念有关,这时被试会感觉物体的分量很轻。Slepian认为被试的感觉变化说明,隐喻可以修正人们原有的认知概念。Slepian据此提出,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测试人们在处理抽象概念的思考过程,来进一步测试人们的认知机制。
最后,隐喻研究在与心理学、学龄前儿童教育学、教育学、文学甚至政治学等学术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同样取得了极大发展,可以说,隐喻研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正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学者在初期都曾局限于修辞学的分析视角。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隐喻研究才开始蓬勃发展。相比以往的研究方法,隐喻的认知研究更能够揭示和解释隐喻的特性。
通过对国外近三年的隐喻研究综述可以看出,隐喻研究至今仍是国外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但是研究角度已经开始从认知语言学转向与语用学、教学法、语义学等跨学科多角度研究;研究方法也从理论分析逐渐发展到理论研究与实证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法。这表明,国外的隐喻研究在以认知语言学为主流的基础上,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发展。
但是,目前国外研究在语料的选择上仍有很大局限性,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加侧重基于不同语言的跨文化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揭示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隐喻使用的异同。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en M.2003.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Liardét C.,Solonchak T.2016.Nomin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 metaphor: Elaborating the theor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44,16-29.
[3]Ho J.,Cheng W.2016.Metaphors in ?nancial analysis reports:How are emotions expressed?[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43,37-48.
[4]Fernández,P.2016.Are single and extended metaphors processed differently?A test of two Relevance-Theoretic accounts[J].Journal of Pragmatics,94,15-28.
[5]Piata A.2016.When metaphor becomes a joke:Metaphor journeys from political ads to internet memes[J].Journal of Pragmatics,106,39-56.
[6]Pesina S.,Solonchak T.2015.Cognitive properties of images and metaphor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92,650-655.
[7]Surovtsev V.,Syrov V.2015.The cognitive role of metaphors in processes of cultural production[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0,130-134.
[8]Olkoniemi H.,Ranta H.2016.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ing of written sarcasm and metaphor: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92,650-655.
[9]Filipczuk S.2015.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in a non-academic classroom[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86,955-965.
[10]Maalej Z.2015.Mono-modal and multi-modal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in policy change: the case of the KSU 2030 strategic plan [J].Language Sciences,47,1-17.
[11]Slepian M.,Ambady N.2014.Simulating sensorimotor metaphors:Novel metaphors influence sensory judgments[J].Cognition,130,309-314.
[12]Carston R.,Wearing C.2015.Hyperbolic language and its relation to metaphor and irony[J].Journal of Pragmatics,79,79-92.
[13]Gatti L.,Catalano T.2015.The business of learning to teach:A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of one teacher's journe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5,149-160.
[14]Wilson E.,Elliot E.2016.Brand meaning in higher education:Leaving the shallows via deep metapho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69,3058-3068.
[15]Kasirer A.,Mashal N.2016.Comprehension and generation of metaphors by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32,53-63.
[16]Pietraszewski D.,Curry O.2015.Constituents of political cognition:Race, party politics, and the alliance detection system[J].Cognition,14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