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方言“公羊、 麻雀、 田鼠” 名称的方言地理解释

2022-05-30 22:09:07刘甜甜
今古文创 2022年45期
关键词:夏津田鼠公羊

刘甜甜

【摘要】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采用方言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三种动物名称的方言词形进行研究。通过绘制“公羊、麻雀、田鼠”这三种动物名称的方言地图,描述其在夏津内部的词形分布格局,结合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河流、交通、行政、地形地貌等)解释词汇地理分布现状和历史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夏津;方言地图;公羊;麻雀;田鼠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45-009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5.030

一、引言

(一)夏津地区简况

方言的地理分布格局是由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形成的,其中,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夏津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处于冀鲁两省交界处。其南与临清市相邻,北与武城县、平原县相接,东以马颊河为界,与高唐县隔河相望,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清河县隔河相望。

其次,从地势地貌上来看,夏津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境内中部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陈公堤。陈公堤将全县分成堤上和堤下两部分,堤上堤下落差在3米左右。堤上堤下的地貌也有所不同,堤上是河滩高地,沙区密布,堤下则多盐洼地。

从河流状况来看,夏津境内现存卫运河、马颊河两条干流。马颊河全长25.3千米,大堤宽度为23米,流域面积为261平方千米,河底高程为20.8米。卫运河全长21千米,大堤宽度为80至90米,河底高程为22米,流域面积达610公顷。秦汉时期称为清河,为黄河故道;隋唐两代是永济渠的一部分,宋代称御河,元代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民国后始称卫运河。卫运河上段是沟通河南、山东的重要航道,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为通航河段。1970年代以后,因水源缺乏始断航。

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在宋朝曾流经夏津,其自乔官屯村入夏津县境,沿陈公堤北上,呈西南东北走向,将夏津一分为二,至今夏津境内仍可见黄河故道遗迹。“黄河故道,今谓之老黄河。老黄河自直隶元城入冠县界,循陈公堤而北迳馆陶县至临清州,逾会通河,绕旧城威武门外,始有沙河之名。又北迳乔官屯由县南而东北迳五里庄、十里庙、马道庄至苏留庄入恩县界,河形已见,水渐通流。”“按老黄河为宋时决河故道,非汉、唐、五代之黄河也。”

最后,从行政区划上来看,1956年,原属夏津北部临县恩县的96个村庄被划归为夏津縣:古城、津期店、常安集、穆王庄、大张庄等52个村,划归为雷集镇;陈屯、老金庄、纪家户等12个村,划归为新盛店镇;范窑、梁吴庄、大兴庄等32个村,划归为苏留庄镇。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方言地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即首先选定研究的区域,根据该地区的语言特点确定调查项目,选取较多的方言点进行田野调查,再将调查结果绘制在地图上,并以方言地图为依据,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如说明方言差异、探讨演变轨迹等。

当然,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有必要采取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描写和解释。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的方法,例如结合山东地区山川河流、地形地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结合山东地区行政区划的沿革等,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对相关特征的地理分布进行解释;共时比较法,例如夏津县内各城镇某项特征的比较、夏津方言与周边临近地区方言的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描写方言事实,更好地为方言地理学研究服务。

二、“公羊”的方言地图及解释

(一)条目

山羊,羊的一种,角的基部略作三角形,角尖向后,四肢强壮,善于跳跃,毛不弯曲,公羊有须。

(二)词形分类

公羊类:公羊

趴×类:趴狗、趴羖

(三)地理分布图

(四)分布与解释

公羊一词在夏津共有三个词形,分别是“公羊”“趴狗”和“趴羖”。由上图可以看出,“公羊”这个词形的分布范围最广,“趴羖”和“趴狗”的数量则相对较少。“趴狗”和“趴羖”这两个词形主要沿河流分布,集中分布在马颊河沿岸的三个乡镇。

“公羊”应晚于“趴狗”和“趴羖”。《说文解字》:“羖,夏羊牡曰羖”,由此可见,公羊称“羖”的说法在夏朝就出现了。《说文解字》:“公,平分也”,“牡,畜夫也”,可见,在东汉“公母”称为“牡牝”,不说“公母”,因此“牡牝”的说法早于“公母”。“公羊”现在的分布情形应是普通话扩散的结果。

“趴狗”的产生时间应晚于“趴羖”。首先,在右下角两个镇,“趴狗”和“趴羖”呈现“ABA”分布格局,即“趴羖—趴狗—趴羖”,由此可推断,原本马颊河沿岸分布的都是“趴羖”这一读音。其次,通过“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分布差异”这一线索,也可以验证“趴羖”的产生晚于“趴羖”的推论。由下表可以看出,“趴羖”所占比重随着年龄的减小而降低,相反,“趴狗”所占比重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如下图所示:

“趴狗”应该是“趴羖”音变的结果,趴羖[pha  ku]和趴狗[pha  kou]只有[u]和[ou]之间的区别,在发音[ku]时,舌位有上升的过程,而[o]和[u]之间只有舌位高低的区别,中间要经过[o],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o]音。

根据县志记载,平原县和高唐县都称“公羊”为“趴狗”,清河县和临清市称“公羊”为“羯子”,由此可推断,夏津东部三个乡镇称“公羊”为“趴羖”和“趴狗”为平原县和高唐县方言入侵的结果。造成平原县和高唐县方言西侵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高唐方言西侵和两县交通便利密切相关。308国道穿过香赵庄镇连接了夏津和高唐两县,两地交通便利。其次,夏津东侧的三个乡镇和平原县和高唐县经济往来活动密切,如津期店、大张庄、西肖官屯等村都会往邻县的腰站镇赶集,长期的经济往来活动加深了两地的交流,公羊是集市上常见的商品,在贸易过程中一定会受到邻县的影响。最后,夏津东部的三个乡镇距离平原县的腰站镇和高唐县中心距离很近,这三个乡镇避不可免地将受到邻县乡镇的辐射作用,从而影响到方言的发展。

三、“麻雀”的方言地图及解释

(一)条目

麻雀,鸟,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头顶和颈部栗褐色,背面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

(二)词形分类

老罩类:老罩

巧巧类:巧巧、小小、小巧

小虫类:小虫

(三)地理分布图

(四)分布特征与解释

麻雀在夏津共有五种读音,分别是老罩、小小、小虫、雀雀、小雀。其中,老罩的分布范围最广,几乎遍布于夏津的所有乡镇,而小小、雀雀、小雀则主要分布在夏津北部的三个乡镇,分布范围较小。小虫这个词形只有一个,位于G镇。

小小应为雀雀音变的结果。夏津称喜鹊为“老雀”,小小变为雀雀应该是为了回避和老雀的同音冲突,同时小小也符合人们的心理,麻雀是小小的一只。小小和雀雀只有[?]和[t?h]的区别,而[?]和[t?h]同为舌面前清辅母,它们的不同只是发音方法上的不同,[?]为擦音,[t?h]为塞擦音,[t?h]很容易变为[?]。雀雀很容易变为小小。而小雀应为小小和雀雀的混合形式。

高唐县称麻雀为小虫儿或老罩,小虫儿应为夏津南部高唐县方言入侵的结果。小虫儿这个词形在夏津只有一个,在调查时调查人已经向发言人反复确认小虫儿这一读音,并且小虫儿这一说法也得到同村的其他村民的认可,因此这并不是调查失误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发音人的发音习惯与众不同,所以小虫儿这一读音必须纳入大家的考虑范围。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小虫儿这一词形如此之少呢?首先,夏津南部高唐县麻雀有小虫儿和麻雀两种说法,而夏津大部分地区已有老罩这一说法,相较于小虫儿,人们更容易接受老罩这种固有的说法,所以小虫的入侵势力相对较弱。其次,夏津和武城分属两个行政区,再加上南城镇离夏津县城很近,相较于临县武城,与本县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也会造成南部入侵势力较弱。由于两地相邻,人们也会存在沟通交流的情况,因此“小虫”就会在两县邻接地区留下入侵痕迹,但由于入侵势力较弱,就造成小虫儿这一词形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

夏津北部乡镇的几个村还保留着小小、雀雀、小雀的说法,而这几个村点在1956年前原属恩县。经查阅县志,麻雀在武城被称为家雀和老罩,平原为雀儿雀儿。夏津北部的“雀儿雀儿”势力很大,夏津北部的这些村点受北部方言势力的冲击,再加上麻雀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动物,使用频率高,因此并没有改变原来的说法,“小小、雀雀、小雀”等说法便被保留下来了。

四、“田鼠”的方言地图及解释

(一)条目

田鼠:田鼠体型矮胖,长十厘米左右,毛为黑褐色,尖嘴。前肢发达,后肢细小,脚掌外翻,善于掘土。眼小,隱于毛中。通常晚上活动,吃植物的根。

(二)地理分布图

(三)分布特征与解释

长耳仓鼠在夏津共有三种词形,分别是搬仓、仓老鼠和地老鼠,其中仓老鼠的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夏津北部,即搬仓和地老鼠的中间过渡地带。搬仓和地老鼠势均力敌,搬仓和地老鼠大致以陈公堤为界,搬仓主要分布在陈公堤的西部,而地老鼠主要分布在陈公堤的东部地区。

地老鼠的词源解释为“田地里的老鼠”,地老鼠有别于家中常见的耗子,这种老鼠常常出现在田地里,家中甚少见到,所以被称为地老鼠。搬仓的词源解释为“把仓库里的东西搬到其他地方去”。地老鼠和帮仓的词源解释为都具有很强的可信性,符合人们的心理,所以这两种解释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开来。

仓老鼠分布在搬仓地老鼠的中间地带,仓老鼠应为搬仓和地老鼠的混合形式。搬仓和仓老鼠相互接触,并且产生竞争,从而导致了仓老鼠这种混合形式的产生。

仓老鼠和帮仓大致以陈公堤为界,而陈公堤在宋代为黄河的河道,陈公堤将夏津分为东西两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黄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侧居民的语言及生活。

五、非语言因素对夏津方言的影响

语言是一种有序异质的结构系统,语言变异的原因十分复杂,不是单一的,而是语言内部机制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地形对语言的影响上来看,夏津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没有山脉的阻隔,地势平坦。平坦的地形有利于方言的传播、扩散与相互影响,推动了夏津方言的发展变化。

从河流对语言的影响上看,现存的两条河流对方言的传播、扩散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已经改道的黄河则将夏津方言分为东西两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夏津方言之间的传播。如夏津“田鼠”的说法仍保持着很明显的两分格局,由此可见古黄河对夏津方言的影响作用。

从交通对语言的影响上来看,夏津交通以陆路为主,现在的重要公路、铁路都曾经是古代重要的驿路。便利的交通活跃了地区经济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交通加深了夏津和周边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语言之间的传播。

从行政区划对夏津方言的影响来看,行政区划上的变化反映了夏津北部乡镇的几个村子在历史上与恩城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夏津北部的几个乡镇仍然保持着“雀雀”等说法,而没有接受夏津的本土说法,方言间的差异仍非常明显。

文化教育环境的改善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会起加速度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施推广普通话政策并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媒体、互联网的冲击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的同时也推动了普通话推广的速度,给方言区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如普通话的推广提高了人们对普通话的认可,从而加速了“公羊”这种说法在夏津地区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辅士.宣化方言地图[M].东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1994.

[2]岩田礼主编.汉语方言解释地图[M].东京:白帝社,2009.

[3]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曹延杰.德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5]孟昭贵主编.夏津县志古本集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李行健主编.河北方言词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清河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河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

[8]山东省临清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临清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7.

[9]山东省平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平原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0]山东省夏津县志编纂委员会.夏津县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1]武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武城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4.

[12]夏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夏津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夏津田鼠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夏津县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西果树(2022年4期)2022-07-22 01:04:36
田鼠寻亲记
小田鼠过冬
和田鼠小弟一样
夏津桑园里挂满“知识果”
齐鲁周刊(2019年23期)2019-06-26 04:54:14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公羊触篱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