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在古今都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古代的环保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但当时的环保意识和举措对现代人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
环保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议题。近年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牺牲环境,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是行不通的。
环保·机构
最早的“环保机构”——虞
五帝时代,舜就对自然环保格外重视,根据当时的形势,他设置了专门机构,配置官吏,然后由各部落首领公开商讨,这其中就有“虞”。“虞”的编制不小,第一任虞官名叫伯益,《尚书·尧典》中记载了舜任命伯益做“环保主官”的事。国内有环保学者认为,舜所设的“虞”,是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伯益是最早的“环保官员”。
此外,伯益不光是环保专家,还是治水专家大禹的重要助手:他发明了水井,保证百姓饮用水源免受污染;他还提倡保护动物,构建生态平衡发展。
环保·成语
合浦珠还的东汉太守
汉代的合浦郡,与交趾郡(今越南)接壤,盛产一种价格贵过黄金白银的优质海水珍珠,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近的交趾郡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渔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生活无比艰难。
汉顺帝派孟尝做合浦太守。孟尝到任,查明原因后,下令革除弊端:减轻珠税,鼓励百姓有节制地采撷珍珠,严禁破坏珍珠资源的狂采滥捕;解除以前垄断的珠宝贸易;整肃吏治,遏制贪污腐败。孟尝的新政立竿见影,合浦郡很快政通人和,迁徙到交趾海域的珍珠蚌,纷纷迁回合浦海域。
“合浦珠还”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环保·古文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 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节选自《荀 子·王制》)
译文
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 破坏草木的生长。
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节选自《管子杂篇·七臣七主》)
译文
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 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 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 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
环保·法令
春秋战国时期, 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 的“环保条款”。《秦律 十八种·田律》被看成 是中国最早的“环保 法”,除了规定春季不 准乱砍乱伐外,还包 括不得堵塞河道,即 所谓“雍堤水”;不是 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 当肥料,即所谓“不夏 月,毋敢夜草为灰”。
《唐律·杂律》规定“非时烧田野者”要 被严惩。据《宋刑统》中提到,所谓“非时”,是指每年阴历2月1日至10月30日之外的时间。
环保·名言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唐】李白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是清洁空气,二是澄清饮水,三是流通沟渠,四是扫洒屋宇,五是日光充足。
——【英国】南丁格尔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法国】卢梭
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古罗马】西塞罗
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爱尔兰】王尔德
环保·古文
明日预言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 镇,放眼望去,万物和谐共生。周围的庄稼田如同棋盘一样,郁郁葱葱,欣欣向荣。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漫山遍野的果树。春天,白色的花海荡漾在绿色的大地上;秋天,橡树、枫树和白桦的色彩在松树的映衬下燃烧着、跳跃着。深山中回荡着狐狸的阵阵叫声,田野中时不时出现小鹿无声的背影,在秋日的晨曦中若隐若现。
……
自从多年之前,第一批居民在这里挖井建房、盖起谷仓、定居于此后,这里几乎就没有变样。
直到这里的植被大量枯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小镇就像是受到了恶毒的诅咒:牲畜家禽频生怪病,牛羊大批病死。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小镇。农夫们都说家里人病倒一片。镇上的大夫也对这种出现在病人身上的新病感到愈发困惑。好几人突然神秘死亡,不仅是大人,就连儿童,也有的在玩耍时突然发病,并在几小时之内不幸夭折。
一种奇怪的寂静悄然而至。比如,鸟儿们——它们到哪里去了?许多人谈到它们时都感到迷惑和不安。后园的饲养棚一片冷清。偶尔见到的几只鸟奄奄一息,颤抖得厉害,无法飞翔。那是个寂静的春天。曾经,这里的早晨在鸟儿黎明大合唱那跳动的音符中生机勃勃,知更鸟、猫鹊、鸽子、松鸡、鹪鹩以及其他鸟儿叫着唱着。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声音,有的只是田野、树林、沼泽中的一片沉默。
曾经如此迷人的路旁,现在满是焦黄枯死的蔬菜,仿佛经历过一场大火的浩劫。同样的,万物弃之而去,这里一片沉默冷清。甚至小溪也死氣沉沉,垂钓者再也没有光顾过这里,因为所有的鱼已经死了。
……
世界正经受着磨难,不是巫术,也不是敌人作祟,世界变得死气沉沉,万物无法重生。那是人们在自掘坟墓。
(节选自蕾切尔《寂静的春天》,有改动)
品读
文章以寓言为开端,作者先 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城镇画面,然后极力渲染突发变故后的可怕场面,在鲜明的对比中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选文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一变化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自身,“不是……也不是……”句式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