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古代议论散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所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多体现在古代议论散文中。从先秦诸子哲理散文到汉代论说散文,再到劝谏类奏疏、表,等等,这些古代议论散文体现了古人的论辩艺术。我们通过这些文章感受古人思辨说理的艺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古代议论散文是中国古代的议论文,这些文章的论证方法、行文思路都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文采斐然、脍炙人口。崇古重祖的思想使文人在写作时喜欢用古人言、古人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突出其言论的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观点使知识分子在写文章时往往会立足于现实、联系实际来突出文章的实效性;中国文学传统“风”(《国风》)“骚”(《离骚》)并行,因此在严肃的议论文体中,常常还会有一些有趣的譬喻类比,以增添其文采。
一、引经据典,突显权威。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写文就常引用《诗》《书》来说理论事。《左传·齐国佐不辱命》中,齐国的国佐就引用《诗》来说服了晋国国君。晋国要求齐国以萧同叔子为质,而萧同叔子是齐国国君的母亲,齐国佐引用《诗》“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回应,告诉晋国,以不孝号令诸侯是不道德的;紧接着引用《诗》“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来佐证“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的观点,告诫晋国国君,不可只考虑方便自己的兵车通行而不顾土地是否适宜农业生产;最后引用《诗》“布政优优,百禄是遒”来告诫国君,只有宽和施政,才能成为诸侯的盟主。
二、立足现实,突出實效。
晚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们,反对南北朝以来盛行的讲究排偶、辞藻浮艳的文风,提倡“言之有物”,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并且躬身实践,使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与之相应,内容上也更加务实。《师说》第二段指出“今人”的三种表现:“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最后一段既点出写作缘由,又表达了对李蟠的赞扬。
三、譬喻类比,增添文采。
类比的思维方式在早期文学中比较常见,如《诗经》中的比兴、诸子散文中的比喻等。《劝学》中的比喻论证更精彩,作者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灵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将深奥的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使道理更形象,可读性更强。
【示例一】
我们有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这话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经过艰苦奋斗而成功的英雄豪杰都可以做例证。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实现。人为的事实都必基于理想,没有理想决不能成为人为的事实。
不过“有志者事竟成”一句话也很容易发生误解,“志”字有几种意义:一是念头或愿望,一是起一个动作时所存的目的,一是达到目的的决心。譬如登山,先起登的念头,次要一步一步地走,而这走必步步以登为目的,路也许长,障碍也许多,须抱定决心,不达目的不止,然后登的愿望才可以实现,登的目的才可以达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达目的之决心。很显然的,要事之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之认识与达到目的之决心。
(选自朱光潜《谈立志》)
【解析】
朱光潜先生向青年们“谈立志”,此处主要引用古语“有志者事竟成”,中间又插入了譬喻。首先,“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已经被无数成功的英雄豪杰的事例印证了,所以这句话本身就很有权威性,说服力极强。紧接着,作者又通过“志”的分析,引出这句话包含的三种意义。由此可见,“引经据典”时,还可以对“经”或“典”提出自己的思考,我们不用“言必称古”,但当我们要用“古”时,也可以灵活运用。
【示例二】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懒的定义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比如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研究南北和议如何解决,这都是要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考察情形,还要冒险吃苦,方才可以得一种解决的意见。又没有成例可援,又没有黄梨洲、柏拉图的话可引,又没有《大英百科全书》可查,全凭研究考察的工夫:这岂不是难事吗?高谈“无政府主义”便不同了。买一两本实社自由录,看一两本西文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再翻一翻《大英百科全书》,便可以高谈无忌了!这岂不是极容易的事吗?
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
(选自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解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知识界出现新的动向,仁人志士都在寻求救亡图存之道。一时间,各种理论、主义风起云涌。胡适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因为解决问题,“要费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见,考察情形,还要冒险吃苦”“全凭研究考察的工夫”,是难事。而高谈主义却只是读一两本书的事。所以,谈主义的人多,研究问题的人少。这一段,作者联系当时实际,摆出两种现象,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
【示例三】
Schopenhauer(叔本华,笔者注)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唯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
(选自鲁迅《华盖集·战士与苍蝇》)
【解析】
鲁迅用“战士”来比喻那些为国奋斗乃至以身殉国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用“苍蝇”来比喻那些攻击嘲讽革命者的反动派及其文人的丑恶嘴脸。在类比、比喻的过程中,把道理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不言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