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礼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扬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中国现代文学家夏衍在《种子的力量》中说:“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中,它决不会悲观,决不会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鲁迅先生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结合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根据三则材料,找出三个关键词——种子、有生命力的种子、土地。材料中引用三个人的三句话:钟扬说种子的价值——造福万千苍生;夏衍说种子的修养、种子的生命力——人应该不畏外界磨砺,努力做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鲁迅先生点出了成为一粒好种子的条件——土壤的重要性。第一则材料提醒同学们拓展对于“种子”的联想,如文化的种子,科技的种子,教育的种子,文明的种子等;第二则材料着眼于“怎样做”,视线是向内的;第三则材料着眼于外环境,如政策导向,社会氛围等。同学们要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而引申到我们青年一代身上,得出中心论点——每个青年都是一粒种子,社会和国家就是土地,我们怎样才能做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
原文在线
用一生做好一粒种子
鐘扬曾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此言妙矣。种子虽是渺小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倘若用一粒种子对照我们,我们要向夏衍先生说的那样,“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息”。诚然如此,我们要用一生做好一粒种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从标题和开头看,本文只涉及了前两则材料,忽略了第三则材料,论点是“做好一粒种子”,这样的立意不够全面,会导致全文的论证层次不清晰,逻辑不严密。)
用一生做好一粒种子,需要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拥有强大的自信。北京2022冬奥会上,17岁的苏翊鸣作为冬奥史上参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完成了高难度动作,一鸣惊人,最终摘得一金一银,可喜可贺。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参加过四届冬奥会的齐广璞一次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终以5.0的高难度动作成功摘金,圆梦北京冬奥会。还有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他们有些是先天残疾,有些是后天遭遇不幸,他们都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在走过生命的低谷后,他们选择了站起来,迎接人生的挑战。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的情怀就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本段的分论点“做好一粒种子需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自信”与原材料并不完全契合,与开头也没有照应,从而使论述层次显得不够清晰合理。另外,本段所举的几个事例与分论点也不够契合。)
用一生做好一粒种子,需要我们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22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朱彦夫的经历充满传奇,让人崇敬。他少年从军保家卫国,经历过上百次战斗,在长津湖战役中身负重伤,成为一级伤残军人;后来,他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晚年,他又以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下自己的“极限人生”。朱彦夫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强者的光芒。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铮铮铁骨立于天地间。(本段的分论点“用一生做好一粒种子,需要我们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与上一段有重复之嫌,使论证缺乏层次感,与命题中的材料依然不契合。)
鲁迅先生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无论是什么样的种子,如果想长成参天大树,想开出艳丽的花朵,没有肥沃的土壤是不行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用一生做好一粒种子,在祖国大地上生根、破土、发芽、开花、结果,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本段可调整为第三个分论点,且要与前面两个分论点形成递进关系。)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青山。”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青年就像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只有不断萌发,才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书写出无悔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与热血。(结尾通过引用名句对新时代的特点进行诠释,并联系实际,表明青年人的态度。这一段的论证与上一段重复,论证层次不清晰,可对这两段再进行整合重组。)
◆升格建议
这篇作文观点比较鲜明,但内部的逻辑关系处理得不恰当,使全文论述层次不清晰,论证缺乏力度。升格时需要进一步厘清材料之间的关系,从全面的角度立意并确立中心论点,可将三则材料列为三个分论点:青年人要像“种子”一样有担当,造福万千苍生;青年人要像“种子”一样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并勇于克服一切困难;青年人要像“种子”一样扎根大地,报效祖国。这样才能做到论述层次清晰,论述逻辑严密。
化蝶之作
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种子
◎焦苛苛
在自然界,无论是高大的树木还是微小的花朵,都来自最初的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的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物是如此,人亦如此。
做一粒有担当的种子,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曾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常年奔赴野外,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种质资源,为人类的“种子方舟”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的“西藏空白”。“菌草之父”林占熺率团队在大半个中国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改良盐碱地……他们就像一粒粒有担当的种子,全心全意地回报着养育他们的大地,为了国家富强,为了人民幸福,他们披肝沥胆,痴心不改,把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献给了他们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做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著名文学家夏衍说过:“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中,它决不会悲观,决不会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君不见,北京2022冬奥会上,17岁的苏翊鸣以高难度动作一鸣惊人,摘得一金一银。参加过四届冬奥会的齐广璞,一次次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终以5.0的高难度动作成功摘金。还有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他们有些是先天残疾,有些是后天遭遇不幸,他们都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在走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选择了站起来,就像那些落在瓦砾中或被巨石压着的有生命力的种子一样,顽强地生长着。
做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深爱脚下的土地。鲁迅先生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一粒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或开出艳丽的花朵,没有肥沃的土壤是不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一粒朴实而又伟大的种子,他没有光鲜的外壳,整日在田间劳作,只因心中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只因他深爱着脚下的土地和养育他的祖国。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青山。”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需要我们像一粒粒种子那样扎根大地,不断萌发,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或开出艳丽的花朵。唯有如此,才能书写出无悔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与热血。
【山东阳信县第一中学】
◆升格总结
升格文对论证结构做了较大的调整,使得全篇论证层次更加清晰。标题直接亮出观点,表明态度。开篇言简意赅地将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浓缩其中,并隐含全文的中心论点。本论部分以三则材料的顺序为序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首先提出一个小的分论点,然后进行具体论证,使得论证部分呈现出一种递进的关系,逻辑严密;每个层次的论述都恰当地运用了题目中的材料,使整个论述紧密扣题。结尾联系实际,以新时代青年的身份表明态度,语言简练,照应开头,结构严谨,论述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