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了文本阅读内容的主流,凭借丰富多彩的媒体平台,人们对于传统文本阅读的兴趣已经大打折扣。一方面,碎片化阅读的篇幅较少,且能图文结合,直观地表明问题,节省了人们的思考时间,与传统文本阅读中需要反复推敲和思索不同,碎片化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也因此使得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越来越缺乏思考,甚至出现人云亦云,盲目听从他人解读的情况。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媒介更加便利,与传统纸质书本相比,只要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使得传统纸媒的地位一落千丈。为了养成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推敲,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教师在教学阶段可以采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目
首先在阅读内容方面,与课文教材的文选型阅读不同,整本书阅读是要求学生阅读内容完整篇幅较长的书籍内容,因此在书籍选择方面,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整体兴趣导向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有趣的内容,才能将目光长时间聚焦在书本上。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绘本故事或童话书阅读,绘本故事具有图文结合的特点,文本阅读的内容不多,让学生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进行阅读延伸,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推荐一些需要思考和推敲的书籍,当然应该是精简版的内容,例如精编版的《简·爱》《悲惨世界》这类世界名著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爱”“平等”以及“救赎”,再例如推荐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内在品格。
二、利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教师在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灵活利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在班级内营造大众阅读的良好阅读氛围,从而带动班级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图书角设置,在图书角内投放大量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可以自由借阅。接着教师要在班级中设置一名图书管理员,进一步规范班级书籍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员负责统计图书角的书籍借阅情况,适時催促学生归还书籍,从而确保班级图书角生态的完整循环。这种结合班级管理的阅读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交流会
为了确保学生按时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定期在班级中组织读书分享交流会,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近期所阅读的书籍,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书籍内容。这种读书交流分享会可以让学生共享阅读资源,扩展兴趣,借鉴身边同学的阅读内容补充自身。同时,学生在分享书籍时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内容可以有效获取学生的阅读思考情况信息,从而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合理的引导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效率。
四、学会总结人物关系表格
一些较为长篇的故事书籍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人物和人物关系,容易造成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混淆认知,从而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翻译过来的西方著作中包含大量的外国人物名字,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养成学生长期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教学生总结人物关系表格,从而辅助自己的课外阅读。例如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了贾史王薛四个家族,而每个家族中的家长、内亲外戚、丫鬟仆人又多得难以计数,单是大观园里的小姐和丫鬟以及其各自的人物关系都足以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捋清人际关系,由一个人物引发出去的关系表格逐渐扩大到整本书。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增强阅读理解,学会推敲人物关系。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与课本的文选式阅读不同,其具有系统性体系化的特点,属于阅读深度的纵向挖掘,比起碎片化阅读更具有思辨性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长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