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藏着解决人们精神生活难题的方法举措,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4.007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4-0039-07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 多层次、 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这一论述指明了我们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径。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内容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一方面,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富足打牢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精神生活的发展会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民富国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是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富强”。
1.精神生活需要: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提出了批评。片面看到物质力量的作用,那就会陷入旧唯物主义的牢笼,“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2],失去了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而片面看到精神力量的作用,虽然能够“抽象”发展“能动”的一面,但也会陷入唯心主义幻象的枷锁之中;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既看到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也看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在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脱离了物质基础的纯粹精神活动是不存在的。而且,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论述中肯定了人类精神生活的独特性和必要性,但其中却并没有明确包含共同富裕理论。共同富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尤其强调了精神文明发展对脱贫致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5]那些认为只要物质文明建设强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就自然同步跟上了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但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割裂开来,更违背了辩证法。脱贫致富不仅是在经济上摆脱贫困,更是在心理上、精神上摆脱贫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去战胜困难,提升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利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加速奔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富强之路。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物质生活富裕取得一定成果之际,习近平同志提醒我们注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性。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核心要义相一致,也是经典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充分说明了物质生活上的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上的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的情况下,人们精神生活的富足就成了新时代要回答的新课题。
2.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最大的人权,“在发展中使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6]
第一,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更新阶段,是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富足的社会。无论物质上贫乏抑或精神上贫乏都不是社会主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内容。邓小平同志主张,“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
第二,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产生了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足以概括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状况,如何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新需求是现阶段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才能够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们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美好生活向往。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习近平同志强调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8] 如果物质条件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那么精神富足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核心要义。
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释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9] 但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而言,它既无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更无法实现精神生活富足。
第一,无法实现人们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根据皮凯蒂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是无法解决的:“r(私人资本的收益率)>g(收入和产出的增长率)”[10] 。这一差异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这充分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不公平性。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使得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有所缓解。看起来,福利资本主义似乎是一种“进步”,但其实并非如此。日本学者渡边雅男就认为,“福利的充实并不一定意味着进步”。一方面,对于资本来说,“福利对资本的增殖和积累而言是负担”,福利削弱了资本增殖的能力,因而只是资本的“外部的要求”,“是资本与劳动的某种妥协的产物”;另一方面,对于资本家来说,福利是“强制的结果、不得不接受的东西”[11] 。面对贫富差距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本家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资本购买和提升贫困阶层的“福利”,以维持社会稳定。
第二,无法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写作《正义论》的罗尔斯对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福利国家资本主义有三个缺陷:其一,无法维持较少受惠者的公平价值。福利援助仅仅是一种“社会最低保障”,是为了维持社会整体效用增长而不得不做出的某种资本的“牺牲”。其二,无法限制财富不平等,只是保护了某些人的利益。“有钱人和企业的利益极大地腐蚀了和影响了政客和其他政府官员”,颁布的法律和政策优先考虑那些处境较优者的经济利益,这只会拉大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其三,无法保证机会的平等。效率的提升和经济利益的增长是核心指标,较少受惠者的基本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是无法得到公平对待的。[12]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福利政策来“收买”较少受惠者,他们无法实实在在地进入一个公平正义的合作体制之中,最终只能形成一个永久的下层阶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创新之路,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13]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国家不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保护了个人所有权,也能够积累全体成员可共享的社会资源,可以促进全体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4]这段话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富裕”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富裕,“共同”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并且共同享有“富裕”成果。首先,共同创造。共同富裕需要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创造更多的财富以供分配。其次,共同享有。并非如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片面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少数人拥有大量财富而多数人处在贫穷之中。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共同富裕的成果。再次,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奋斗。共同富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与福利国家用“福利”收买最下层阶级不同,共同富裕旨在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全体人民不仅在物质层面也在精神层面共同富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最后,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只会降低效率,导致共同贫穷。只有保持一定差异的公平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在创造更多财富可供分配的基础上提升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水平,让每一个人得到更全面地发展。可见,共同富裕是对西方福利国家的超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区别。”[15]
4.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统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的增殖。劳动者除了具有劳动能力之外一无所有,为了生存所迫而被迫出卖劳动力。劳动力不再属于劳动者,而是成为可供出售的商品,劳动者成为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工具。资本家为追求价值增殖的欲望所左右,成为资本的奴隶。在资本面前,劳动者和资本家都异化为资本的工具,社会上形成了两个对立冲突的阶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消除劳动的异化打开出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将不再受到物的关系束缚,成为自己的主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16]
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的发展将会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17] 马克思构想了那些从异化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受限于“分工”成为全面发展之人的形象,“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18]恩格斯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富足来描述全面发展的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 [19]可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达成共同富裕,人们也能够摆脱狭隘本性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遵循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确实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
1.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精神生活发展有其独立性,即便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人的精神生活也可能富足。反过来,哪怕人们物质生活非常富裕了,也可能在精神上贫困。商品经济发展固然促进了生产力,但是其固有属性中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存在,造成了人们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比如,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还在影响人们的心灵,人异化为精致利己的“原子人”;消费主义让人满足于虚幻的价值,却丧失了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的真正自我。商品的使用价值让位给虚幻的“符号价值”,“名牌”成为身份的符号标识,“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20]。人们陷入了表面“丰盛”和物质生活富裕的虚幻之中,背后却滋生着“人际关系的空虚”和“物化/符号化”的自我;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了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商品拜物教。极端利己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仍然有着相当程度地影响力,阻碍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而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对抗那些落后的社会意识,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水平,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消除那些让人们精神陷入贫困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2.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抛弃背叛自己的历史文化,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就会消亡或者被其它文化和文明所吞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延续文化的生命力激发文化的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创新了革命文化,为中华民族刻入了“红色基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其中蕴含着非常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习近平同志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进行了高度凝炼和概括。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对之进行适当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文化自信的灵魂
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每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而社会要和谐稳定、国家要强大独立、民族要凝聚团结就需要一套与经济基础相适配的、为广大社会成员所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明确了评判“是非曲直”的共同价值标准,将这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确定下来,是一条“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经盛衰变迁但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贯穿其中的精神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2]首先,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文化的内在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个人辨别是非的心灵尺度,是民族精神心理认同价值追求的内在凝聚力,是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次,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文化的精神内核,一种文化所弘扬的核心价值是否承载了进步阶级的文化理想、是否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是这种文化能否吸引认同、延续生命力和发挥感召的关键。最后,文化自信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中华文明已经展现了自身的生命力,在历史上对周边很多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文明以其技术和力量的优势强行席卷全球,中国依然能够应对各种挑战持续发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重新崛起,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依然保持着生命力,对人民群众的思想信仰有着坚定的凝聚力,对世界文化发展持续发挥着影响力[23]。综上所述,文化核心在于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展现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同志列举了当代人类面对的突出难题,“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而世界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则认为,要想解决这些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重要启示[24]。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赓续相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条精神纽带,将人们的精神家园串联凝聚在一起。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习近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5]。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中,关于国民的道德价值准则处在基础位置。其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其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西方自由主义主张人是“原子化”的权利个人,而中国儒家则主张人是关系性存在的道德个人,家是安顿个人身心的重要一环。与西方作为强力具体化的人造海怪“利维坦”式国家(霍布斯)或者作为技术理性外在展现的科层制国家(韦伯)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将“国”理解为大写的“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可以说,正是“家-国”关系的缺失,造成了个人主义的膨胀,产生了精神空虚的“无家可归之人”。“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人与职业、他人和自然之间关系应遵循之价值准则的界定。第二,爱岗敬业是关于职业道德的价值。劳动是人的本质,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够展现人的本质力量,达成“个人自我实现”。人们通常会将不劳动、不工作的状态与自由和幸福相关联,之所以形成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在于,那些外在强制性劳动还没有“为自己创造出一些主观的客观的条件”[26],向“自由劳动”积极转换,而那些厌恶劳动的人也会失去“自我实现”的宝贵机会。第三,诚信是个人道德的基石,诚是内在的真诚诚恳,而信则是外化信守诺言。诚信既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个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交易中契约精神的内化表现。第四,友善是现代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人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性存在,而是有着“类”本质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要改造那些异化了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创造平等的社会关系。而友善就是要和朋友之间平等以待、互相帮助、彼此成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个人的定位,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原子人”,而是在社会关系之中,与自然、他者和谐共生的关系性存在。
与技术理性“铁笼”而导致的人机器化、生活平庸化的社会不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更为和谐的共同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第一,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一切阶级社会之中,由于生产力发展不足,仅少数人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个性的个人”和“真正的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价值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而人民占有了生产资料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在消灭了剥削和阶级之后,真正实现了人與人之间的平等,“不仅仅是指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指政治地位和精神境界上的平等”[27] ,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第三,公正就是公平正义。效率与公平的对立是人类一直面临的价值难题。没有效率不行,没有市场自由竞争带来的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就没有办法提升生产力,也就无法生产出来足够的财富以供分配。如果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都不牢固,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是无法稳固的。可是,没有公平更不行,自私自利的理性“经济人”无法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他们精于计算追逐个人私利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能构建功利主义的效率最大化的社会。在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和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社会主义能够减少经济收入的不平等和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让每一个公民都共享国家财富和社会资源,“社会主义公有制更加接近于分配正义的目标”[28]。第四,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厚植“家国情怀”,展现了与西方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精神风貌。第一,富强,即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大。社会主义的富强价值观不只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且要符合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公正价值要求。第二,“民主不是可口可乐”,西方某些国家在世界上以金钱和枪炮这些最不民主的方式推行“民主”,妄图将其他类型的文明变成同一种“味道”。如此一来,世界只有一种模式、一种文明,这个世界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这才是最大的霸权。社会主义的民主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民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29]第三,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有其独特价值,从古至今绵延五千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主义的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大同理想。第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个基本理念:“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君子和而不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关系的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理想。这些关于和谐的思想和理念,既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又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和谐价值观的现实实践。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状态,而是和谐的状态,“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0]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障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体现,是人民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要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有助于摆脱那些造成人民精神贫困的落后价值观的影响,确保道路和方向的正确性,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个人层面培养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有助于增进人民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层面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社会需求,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国家层面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有助于物质和精神生活双富裕的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先富”带动“后富”,让“榜样”的力量形成“标杆”和“激励”的作用,先进带后进,完成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
第一,要丰富个人精神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向英雄先进和美好事物学习。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个人来说,向榜样学习,取长补短,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方法。其次,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个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家庭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起点,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空间。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了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32] 。再次,注重学校的德育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之中。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引领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融入日常实践的行为准则之中。在具体行为准则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使之融入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成为基本道德和价值遵循。其次,融入日常生活的礼仪之中。规则是刚性的要求,礼仪是柔性的教化。要建立并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旗仪式、入党仪式等;要充分做好重大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的纪念庆典活动,增强人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次,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之中。发挥文明家庭、文明宿舍、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乡镇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33] 。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路。首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之中,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文明形态。每个国家统治的思想都要在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到根基。其次,不能封闭僵化,要汲取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为参照,但决不能以西方的东西为唯一“范本”,奉之为“圭臬”。再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住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根本所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这一目标上凝心聚力。
综上所述,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在新时代中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14]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3][18][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506,531,537,28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48-149.
[6]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J].求是,2022(12):4-10.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
[8]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N].人民日报,2015-03-01(1).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10][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陈剑,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61-262,589-590.
[11][日]渡边雅男,高晨曦.论福利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9):20-27.
[12][美]萨缪尔·弗雷曼.罗尔斯[M].张国清,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227-229.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15]鲁明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生成与文明叙事[J].浙江社会科学,2022(4):4-1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3-564.
[20][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5.
[21]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2014-02-26(1).
[2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22-05-29(1).
[23]周银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灵魂[J].红旗文稿,2018(5):39.
[2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2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4.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4.
[27]包心鉴.平等的核心价值意蕴[N].光明日报,2013-04-27(11).
[28]张国清.分配正义与社会应得[J].中国社会科学,2015(5):21-39.
[29]周惠玉,刘晓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与培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2):29-34.
[3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32]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1).
[3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65.
基金項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正义论》评注”(21FZXA008)
作者简介:张鑫焱(1981—),男,河南洛阳人,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