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的技术技巧训练之探讨

2022-05-30 10:48钟丹
音乐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旋转舞蹈教学训练

〔关键词〕舞蹈教学;技术技巧;训练;旋转;翻身

著名舞蹈理论家吴晓邦在《新舞蹈艺术论》中指出:“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是通过人体的四肢来展示人物形象,诠释人物的思想情感。

在舞蹈教学训练中,首先是塑造舞蹈者正确的形态;解决其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提高肢体跳跃、旋转和翻身的各项技术技巧能力;通过培养其乐感,熟练运用各类舞蹈韵律、风格,提升身体的表现力,为塑造舞蹈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舞蹈技术技巧的作用

舞蹈技术技巧是舞蹈训练中重要的环节,能塑造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从而加强情感的宣泄和烘托场面氛围。而漂亮精彩的技术技巧不仅能给人的视觉带来冲击和享受,还能让舞蹈动作更富有张力和震撼力。既可以抒发情感,又能增强舞蹈人物形象的刻畫及表现力,同时丰富舞蹈的艺术性,又体现其独特性,更能展现舞蹈的魅力。

舞蹈技术技巧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舞蹈技术技巧的强化可以提升舞蹈作品的精彩性,使其更具观赏价值。技术技巧的合理使用,可以让舞者的情感宣泄到极致,调动观众的情绪,为舞者表演所感动,提高舞蹈表演的艺术效果,对舞蹈作品进行更完美的演绎。此外,舞蹈技术技巧的强化对舞者的舞台技能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通过舞蹈技术技巧的练习,起到解放身体,实现肢体灵活的目的。既可以解决身体各个部位的软开度,形成挺拔矫健的肢体;又可通过弹跳、旋转、翻腾等动作练习,增强舞者身体的控制力、爆发力和速度。为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提供了必备条件,完美展示舞蹈艺术的魅力。

(三)舞蹈技术技巧不仅需要身体外部动作和内在意识协调配合,而且还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完美配合。优秀的舞蹈作品离不开舞蹈技术技巧的有力结合,只有熟练地掌握舞蹈的技术技巧,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更具有新意。

(四)在舞蹈技术技巧的练习中,融入高难度技巧,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的表现。因为舞蹈技巧既是表现手段,又是目的。

二、舞蹈技术技巧基础训练部分

(一)基础训练包括上肢训练和下肢训练

上肢训练分为头、肩、胸、腰的练习:

1. 头:前、后、左、右摆动和转动等。

2. 肩:压肩、拉肩、甩肩、吊肩等。

3. 胸:含胸、展胸、仰胸等。

4. 腰:下腰、吊腰、甩腰、波浪腰等。

下肢训练分为脚腕、膝盖、胯、腿的练习:

1. 脚腕:勾、绷、外开、内关等。

2. 膝盖:吸伸、开、关等。

3. 胯:压胯、耗胯、踩胯、扳胯等。

4. 腿:压腿、扳腿、踢腿、耗腿、控腿、横叉、竖叉等。

(二)训练要求

解决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软开度、柔韧性及力量。通过练习,达到解放身体的目的,同时为把杆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三、舞蹈技术技巧的内容

戏曲的基本功也称“毯子功”,是解决戏曲演员基础功夫的技术技巧课程,也是专业舞蹈院校的必修课,包括翻、腾、扑、跌、滚、摔等各项技艺,主要分为跳跃、旋转、翻身、翻腾、地面五个方面。虽然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毯子功”始终是主要的训练之一,而且借鉴了体操、武术、杂技及西方现代舞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式。

在舞蹈训练中,通过舞蹈技术技巧的运用,塑造深刻的舞蹈形象,也是舞蹈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舞蹈技术技巧首先需要解决身体最基本的软度、力度、能力等训练,包括各类跳、转、翻及双人的托举等训练内容。舞蹈技术技巧能全面展示技术的艺术表现力,其完成的好坏,由动作的数量、难度、流畅协调及技术的复合性与个性化来决定。舞蹈表演离不开技巧,舞蹈技巧的融入能体现出演员强烈的情感爆发,能全面提高演员的舞蹈水平。

这里从毯技的技巧来讨论:

(一)毯技的垫上技巧大致分为:前后滚翻、屈体后滚翻、前后抢脸、单肩后滚翻成单腿跪撑(另腿后举)、侧滚翻、侧空翻、头手倒立、鱼跃前滚翻、后滚翻经手倒立成站立、双人滚毛、肘丝翻身头手翻转体180 度成虎撑、屈体叠肩直体叠肩、压枣、挺身鱼跃前滚翻、肘丝扑虎、倒扑虎、滚背、过包、双从下腰、踹腿抢臂等。

(二)中间技巧:前后软翻、侧手翻、头手翻(直体案头)、空翻踺子、侧空翻、屈体侧空翻、虎跳前扑、团身后空翻、直体后空翻、后手翻接团身后空翻等。

前后滚翻是垫上技巧的基础,倒立是侧手翻、前软翻、后软翻的铺垫,掌握好以上技巧,才能做好侧空翻、前空翻、后空翻、扎踺子、做小翻等动作。

这里,介绍一下前滚翻的做法:

首先,双手垂直放在大腿外侧,上身直立,双脚并拢站好;接着双手放在垫子上半蹲,上身含胸低头,踮脚后跟移动重心到脚掌,低头团身向前滚动。注意先用后背着地,头紧贴膝盖像球形快速滚动,双脚着地推手起身站立,完成动作要求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下面,再着重介绍侧空翻的练习。练侧空翻之前,首先练习下腰、甩腰、控腰等,增强腰部力量。接着通过倒立和双手侧手翻训练,加强手臂的力量、身体的协调和各关节的能力。最后,练习单手侧空翻,体会离地腾空的感觉,掌握好侧空翻的技能。

通过毯技技巧的训练,既能增强舞者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并进一步提高其力量、速度、爆发力和耐力,更能使舞者全面地掌握舞蹈专业知识。

四、基本功技巧部分

在舞蹈基本功技巧的训练中,要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着重围绕跳跃、旋转、翻身三大部分来进行练习。

(一)跳跃部分

舞蹈训练中的“跳”,不是指自然弹跳,舞蹈中的弹跳是指通过人体脚部力量、速度、协调配合,由脚踝带动小腿发力,脚背、脚尖推地离开地面腾起。跳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在训练中,一定注意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要想跳得好,跳得高,主要是加强蹲的练习,把一位蹲、二位蹲和五位蹲作为一切跳的前奏铺垫。在跳跃的用力方法上,注重轻快,讲究发力点集中,由根到梢,松紧结合。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是落地后,一定要脚掌先着地,通过力的缓冲,平稳落地。通过科学规范的训练,才能展现空中跳跃舞姿的准确、舒展和优美。

在跳跃中,加以创新,融入舞姿身法,把地面跳向空中跳发展。在弹跳中,出现拧、倾、展、腾等姿态,通过高低快慢对比、上下起伏对比,形成鲜明的跳跃特点,增加动作的流动性,加强跳跃动作的难度,从而提升弹跳技巧的爆发力和张力。

(二)旋转部分

旋转,首先要强调一个“直立”的过程,也就是要加强主力腿半脚掌的能力训练。有立,才能转。只有立直、立稳了,才能转好转稳。所以在练习时,要进行单脚推地单脚直立的重点练习。

在训练中,立为直点,转为动力,是旋转训练的重点。要把旋转做得有质量、转得有数量、转得精彩,必须立直立稳。 在旋转中,主力腿的支撑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与身体协调配合。要加强身体协调性“顺劲”和“巧劲”的练习,旋转完成得好坏,除了与直立重心的准确分不开,更重要的是用劲的协调,所以协调性是旋转训练中重要的基础。旋转是指人体围绕一个直立点进行的平圆运动。高质量的旋转技巧对舞者腿部的踝、膝、髋等肌肉能力和关节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复合型技巧,有效提升舞蹈质感与幅度,加大了舞蹈空间变化,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现力。

古典舞的旋转借鉴了芭蕾的一些素材,但是还是有区别。在芭蕾训练中,所有的旋转都是在直立基础上进行的,舞姿延伸而舒展。芭蕾舞旋转包括:二位转、四位转、五位点转、平转、空转、旁腿转等。而古典舞的旋转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不仅要求直立,而且需要与舞姿和身韵、身法配合,形成古典舞独有的舞姿转,具有流畅的美。而古典舞的旋转,除了有直立旋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身体的姿态在舞姿含、仰、拧等的造型上进行旋转或动作中呈现出螺线形的旋转,如反掖腿转、仰胸转、拧转等。以腰带动旋转,种类也很多,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等。

古典舞的舞姿转身法性很强,种类丰富。包括:直立转、吸腿转、跪转、射燕转、大掖步转、跨腿转、探海转、挥鞭转、抱腿转、各类复合转等等。在旋转中,以重心划分,分为单脚重心旋转和双脚转。

动力、重心和舞姿,是舞蹈旋转技巧的三个重要的部分。旋转包括单脚重心旋转、双脚重转和直立转、舞姿转和复合转。古典舞旋转,是通过舞姿的变化而形成。直立转主要有原地转,包括四位转、二位转、吸腿转、跨腿转、旁腿转、挥鞭转和射燕转等;行进转包括平转、上步掖腿转等。转是舞蹈中非常富有表现力的技巧动作之一,其中四位转和二位转是基础。

如古典舞旋转中的舞姿转,包括射燕转、吸腿转、斜探海转、大掖步转、后舞姿转、跨腿转等旋转。舞姿转是在一种特定舞姿的形态上完成,需要与上下身的拧、倾、仰等动作协调配合,并注重古典舞训练中阴阳子午的配合关系,体现于欲左先右,欲前先后,走上身或留下身的发力特点,并强调舞姿的优美准确。古典舞旋转中的舞姿转,将舞姿与技术融合,在提高艺术作品观赏性的同时更为旋转技巧本身增添了情感表现,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

而舞姿转中的复合转,是单一舞姿转与多个舞姿转的连接,也称为复合性技术转,难度系数较大。复合转中多种舞姿的变化和技术技能的连接,则是复合转的动作特点。完成好复合转,需要身体协调、重心准确及主力腿的有力支撑,注重质量和数量的体现。

(三)翻身部分

翻身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民族技巧,民族性强。翻身这种技巧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舞的审美特征和动作的特点,而且它和身法紧密结合。它种类丰富,变化精彩。对解放舞者的身体,有很强的训练价值。

在翻身中,以腰为中心点,以手为线,将身体保持在倾斜的状态进行,通过手臂完成立圆轨迹的运行。在训练中,翻身是特别要求身体协调的一个技巧,要求上身与下身协调,尤其是胯、肩和左右臂膀的协调配合。因为上下肢的统一才能使动作流畅,动作通顺。如果上下发力、用劲不准确,形成的动作将不协调、不圆润。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技巧中最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动作。它技能性强,需要舞者全身肌肉、各关节能力的协调配合;形象性和表现力强,通过慢快探海翻身、点翻身、串翻身等翻身的不同节奏的连接运用,能展现身体的运行轨迹,抒发人物的情感起伏,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踏步翻身”“点步翻身”“串翻身”“吸腿翻身”是翻身技巧的四个基础翻身。原地完成的翻身为点步翻身、吸腿翻身;而踏步翻身和串翻身既可以在原地完成,也可以在移动中完成;踏步翻身需要放低上身至90度完成,而点步翻身、吸腿翻身和串翻身则强调身体的提和立的180度直线立圆运动。不同的翻身动作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从而达到训练身体协调的目的。

舞蹈技巧中的翻身包括踏步翻身、点步翻身、吸腿翻身、串翻身(原地和移动)、刺翻身(单手和双手)、撩翻身、上步翻身、绞腿翻身等。

在翻身动作中复合技巧,包括点翻接吸翻、点翻接端腿翻、原地串翻接绞腿蹦子、移动串翻接绞腿蹦子等。“踏步翻身”“串翻身”为技术性训练动作,需要在速度、数量上体现,具有技术含量较高的训练性;如“探海翻身”“刺翻身”等是“技术性连接动作”,既有技术性,又具有身法性的动作。在艺术作品中融入不同的翻身技巧,既是情绪情感的体现,又是作品艺术性的诠释。

五、舞蹈技巧与舞蹈表演的融合

在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舞蹈作品中完美运用技术技巧,成为当前舞蹈表演中的重要问题及研究的方向。舞蹈技巧的静和动性,需要通过肢体、肌肉、关节和韧带能力等,用跳跃、翻腾、拉长、延伸、旋转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来传达情感、体现情绪的宣泄。技术技巧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和舞台表演的实用价值,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舞蹈技巧训练有效地提高了舞者的软度、力度、弹跳和爆发力,极大地丰富了舞蹈语汇,充分体现了艺术的表现能力。

通过不同的舞蹈作品,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这一切都离不开技巧的融入,体现出其重要性。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将课堂上的纯技巧和古典舞的韵律两者相结合,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反之,如果舞蹈表演太过于注重技巧性的展示,而忽略了舞蹈的最本质的东西,这种表演只是杂耍,只是技术的卖弄,是空洞而没有生命力的表现。舞蹈作品中真正的情感内涵,不仅仅是靠高难度动作来堆积而成,更是需要将技巧除去生硬的影子,化于无形之中。将舞蹈技巧和舞蹈表演完美结合,让观众把舞蹈技巧,当作是动作的展示和情感的表现,真实感受到舞蹈的美丽和魅力,拥有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這才是技巧和表演的完美结合,也就达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

六、舞蹈技巧在舞蹈中存在的问题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巧基础,以及较强的表现力。熟练掌握技术技巧,将其充分发挥,更能使舞者的肢体表达灵活,使形象生动。

舞蹈是一门有技术的艺术门类。目前,就舞蹈技术技巧来说,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还是比较成熟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仍需通过不断的探索、更广泛的提取、更科学的运用,朝着更高的发展方向去努力。 其中,需要加强舞蹈技术技巧的合理性,增强舞蹈技术技巧的艺术性,提高舞蹈表演的流畅性和观赏性,更能表现舞蹈技术的精彩性和震撼力。 舞蹈技术技巧训练有较强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在实践训练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在注重安全教学的基础上,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

在舞蹈教学中,需要将技术技巧进行全面而大胆的创新。通过创新可对舞者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训练,进一步加强舞蹈技术技巧与舞蹈作品的有机融合,提升舞蹈独特的美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升华。

参考文献

①蔡秀娟:《浅谈技术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大众文艺》 ,2010年,第21期。

②杨鸥:《舞蹈训练》,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第3期。

③郜大琨、张勇、韩国跃:《中国古典舞基训》,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0年。

④杨德伟:《浅谈如何更好地在古典舞作品中运用技术技巧》,《戏剧之家》,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钟丹,国家二级演员,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本文图片由钟丹提供)

责任编辑 任丽姝

猜你喜欢
旋转舞蹈教学训练
《旋转》单元测试题(二)
《旋转》单元测试题(一)
后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旋转加垂直暴力引起的三踝骨折46例
刍议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特性与训练方法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