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芹
【摘要】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位,以学定教。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通过问题驱动、群体互动、情境调动、工具撬动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辨、多元互动,形成了以“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学以致用、体验成长”为核心理念的“幸福课堂”,引领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体验学习的幸福以及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幸福课堂”,教学策略,互动,情境,工具
在学校学习,学生经历的不仅是收获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和体验生命价值的过程。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素养?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幸福课堂”的理念。
一、“幸福课堂”的理念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的?构成“幸福课堂”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幸福的“人”,即教师和学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二是幸福的“课”,“幸福课堂”是人与课相融合的体现,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身心投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得到学生积极的反馈,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幸福课堂”倡导体验幸福,呈现出来的课堂是主动、愉快、创新、高效的。
二、“幸福课堂”的模式基于对“幸福课堂”理念的理解,我们梳理、建构出一套教学模式,提供了课堂实践范例,并形成了“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学以致用”的核心理念,以“疑—学—用—测”为基本模式。“疑”指的是学生的疑问、教师的设问,“学”指自学、互学、导学、拓学,“用”指学以致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测”指学后测试。概括来说,“幸福课堂”是以核心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以赏识、激励传递积极的情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辨、多元互动,主动地收获知识、运用知识,享受学习的幸福。
三、“幸福课堂”的教学策略
1. 问题驱动策略
问题驱动是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的。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梳理学生的问题,设计学科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由其生成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进而设计整合成一个或多个探究活动。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例,“感受周恩来的爱国形象,确定正确的读书目的”是这一课的重点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伊始,教师可在第一课时学习“立志”故事的基础上,抛出核心问题:“周恩来为什么会坚定地立下这样的志向?”接着梳理“听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两个事件,以“哪些画面让周恩来感受到‘中华不振?”“周恩来的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作为系统子问题,从表里两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并交流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计“资料引入,丰富画面”“创设情境,感同身受”“定格特写,塑形象、品情怀”“拓展延伸,升华形象”等探究活动,推动学生层层深入地去感悟周恩来“疑惑不解—难以忘怀—真正体会—烈火燃烧”的情感变化过程,感受周恩来的爱国形象。最后,由彼及己,立下志向。如此,教学目标可有效达成。
2. 群体互动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以自学、互学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其中,师生、生生多元互动,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就是群体互动。群体互动的模式有助于形成一个“学习圈”,学生在这个圈子里互相模仿,互相借鉴,积极吸取他人身上有价值的点,做到优势互补。
“幸福课堂”所倡导的群体互动应建立在倾听与交流的基础上。就学生而言,在群体互动中,有想法的同学充分表达或主动分享,其他组员首先要做的是静静地倾听和思考。学生思考后的那句“哎,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就是群体互动的出发点。
教师要善于倾听,听出学生的疑难之处,听出学生个体与小组群体的差异,通过倾听去参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成长。教师要以悦纳的心态接受学生的观点,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通过撬动深度学习的问题,提供相关的学习工具,搭建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真正的师生协同学习。教学节奏要慢下来,教学环节要简化,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3. 情境创设
如果忽略了認知的情境性,学生学到的只是机械的知识。我国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提出了情境教学应以“真、美、情、思”四大原则来构建儿童学习的范式。
“幸福课堂”的情境创设主要包括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五种。无论何种情境都应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创设学习情境,所创设的情境应能唤醒学生,使其从中获得自信、获得力量,并转化为积极向着教学目标努力的动力。下面以《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教学片段为例进行说明。
由战斗环境的险恶体悟人物形象之高大
(1)借助插图,感受“险”
师:为什么白求恩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带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上画着什么?同学们,结合课前对课文的预习,你知道这个手术台设在哪里吗?
生:在离前线不远的一座破庙里。
师:再把图放大一下,你仿佛看到了周围什么样的场景?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看到了……听到了……
师:这个手术台就在战场上呀!
(2)抓关键词,体味“险”
师: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词语来感受一下战场的环境。
(出示“战斗激烈、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敌机吼叫、瓦片掉落、布帘烧着、迅速、撤走、危险”等词语,教师指名读)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战场?
生:危险的、战斗激烈的、硝烟滚滚的战场。
师:这些词语就分散在课文中,请大家默读第2~4 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交流反馈,指名一人读)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让大家体会的关键词全在这些句子里,还有哪些关键词也让你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请大家讨论。
生: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紧急,白求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3)配乐朗读,升华“险”
师:让我们合作读出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激烈的战斗气氛。应该怎么读?
生:抓关键词,读得急促一点,读出危机感。
(教师指名读)
师播放炮火声、战斗声的音频渲染情境,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4)以“险”衬“人”,回扣课题
师:如果你置身于这充满危险的战场,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生:赶紧逃命。
师:可白求恩却?
生: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师:如果说战场是战士的阵地,那么这位于战场之中、炮火之下的手术台就是?
生:白求恩的阵地。
师:让我们齐读课题,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齐读课题)
本案例中,教师以“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主线,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首先,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手术台之外战火纷飞的环境,初步了解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接着,出示描写战争环境的词语,引出炮火纷飞的战场,引导学生由词进入到文中的句子,抓关键词体会战斗的激烈、环境的险恶。在此基础上感受白求恩不怕危险、坚守阵地的形象。最后,借助炮火声的渲染,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环境、人物的句子,将情感推向高潮,入情入境。
4. 工具撬动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字词卡片、实物、多媒体等来实现学生的深度参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科学运用学习工具能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能使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更加直观,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重点研究了学习单这一工具。它是教与学的支架,贯穿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用好学习单,能让教学事半功倍,能让教学提质增效。
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将学习单分为课前预学单和课堂学习单。课前预学单从两条思路进行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一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从识字学词、阅读发现、质疑问难、拓展延伸四个方面进行,主要针对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每个年段的预学要求不同。二是针对高年级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引领,以预学自测为引导,以质疑问难、拓展学习为提升,以课堂探究为预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与学业测评接轨,以自测的形式激发学生预学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我们设置了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题目。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又为基础较好的學生提供挑战自我的平台。
课堂学习单以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的拓展练习为原型,紧扣单元要素和该课的教学重难点,重在体现对学法的引导,对思维的促进和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上,学生聚焦学习单,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