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复述能级,建构单元整体教学

2022-05-30 08:14曹燕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泥塘蜘蛛大象

曹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编号:C-b/2021/02/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双线组元”是统编本教材编排的一大特点,其中语文要素是这套教材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实现知识技能向素养转化的桥梁。每一个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教师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研读、分析,准确把握好每个语文要素内部的序列性,以及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学习规律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让语文要素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效落地,笔者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来谈谈这一单元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一、整体观照教材,明晰要素能级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編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旨在借学生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培养他们的复述能力。 那么二年级学生的“复述”能力,该达到什么程度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

标”)中第一学段要求:“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任何一个语文要素,都不能孤立来看,我们要关注册与册之间、同一册次之间、同一单元中同一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1.册与册之间

梳理小学12册语文教材中有关“复述”能力的要求,整体要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整复述(详细复述),即完整地讲故事和复述感兴趣的见闻和音像作品,这一要求主要落实在一至三年级。第二阶段是简要复述,要求中年级学生能够对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进行复述,并能在复述的基础上感受和交流课文中人物形象和语言的生动性与优美性。这是对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复述前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删减提炼,复述时的语言要简练,从而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叙述。第三阶段是创造性复述,这种复述形式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

复述能级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而且细化在课后习题中,其编排方式属于螺旋式。螺旋式排列的一大特点就是反复性,在统编本教材中,无论是根据图片复述课文,还是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内容的训练,都反复出现在每一个学段,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熟练掌握并提高自己的复述能力。

2.同一册次之间

二年级是正式接触复述训练的首个年级。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言语活动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一年级学生的言语活动是对入学前言语活动的延续,主要以对话言语为主,其口头言语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才能比较规范、完整地表达出来。因此不要求学生能将故事完整地讲出来,只需要在与老师的问答过程中正确地表达意思。从二年级开始,学生的独白言语逐渐发展起来,学生基本不用教师的提示,就能自己组织语言表达观点,因此在学生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安排故事性教学这一任务,使学生在讲故事中进一步完善口头言语,并通过讲故事锻炼思维,提高学生内部言语的水平,同时通过集中规范的训练使学生内化原文语言,为其书面言语的发展做准备。

因此,统编本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复述的训练,且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如“借助图片讲”,由最初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课后习题中借助五幅图片来讲故事,到二年级下册的《开满鲜花的小路》,课文只呈现一幅插图,让学生读懂一幅图,有目的地选取图片中的关键信息讲故事,再到《蜘蛛开店》,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来讲。教材既关注到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又体现了学生慢慢向中段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形成的发展规律。因此,仅是借助图片讲故事,也能看出要素之间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

3.同一单元之间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重点落实“借助提示,说说故事内容”,在课后习题中,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复述课文。如《大象的耳朵》借助关键句,《蜘蛛开店》借助思维导图,《小毛虫》借助图文结合的提示图。同为复述,单元内部也呈现出不同的要求,这既是对编写思路和编排特点的遵循,又是对复述的扎实推进。

二、整体设计活动,突显复述要求

本单元的四篇童话,课后习题都指向“复述”。为了更加有效地达成单元目标,为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和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服务,教师应该有梯度地设计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途径,助推学生复述能力的发展,建构学生复述故事的经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1.借助相似结构,有序完整讲好“故事骨架”

《蜘蛛开店》和《青蛙卖泥塘》的作者都运用了童话故事中常用的反复结构来编排故事。《蜘蛛开店》中三部分结构相似,都是按照“挂招牌(换招牌)、来顾客、终织完(跑回网)”来安排故事的;《青蛙卖泥塘》前半部分的故事中,老牛、野鸭都不满意青蛙的泥塘,提出改进意见,青蛙按照意见,努力让泥塘变得更好。其实,《大象的耳朵》前半部分的故事中也藏着一个反复式结构的小故事,小兔子、小羊都问大象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这样的反复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故事框架,也便于学生利用相似结构复述故事,发现语言规律。教学时可调整顺序,以两篇典型结构的故事开始。

《蜘蛛开店》的复述要求是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示意图就是该故事的“骨架”。教学时要让学生边读边找:蜘蛛先后开了哪些店?来了哪些顾客?结果如何?有了这样的信息梳理,学生在自读时就抓住了关键信息,教师相机板书,并用关键信息按照课后习题画出示意图,这样学生讲述故事时就不会遗漏重要情节,故事的“骨架”便会完整有序。

《青蛙卖泥塘》的故事结构和《蜘蛛开店》相似,教学时同样是让学生边读边抓住主要信息:青蛙卖泥塘,分别来了谁?提出了什么建议?青蛙又是怎么做的?带着这样的大问题读书,学生很快就能理出故事的框架,这是对上篇课文复述能力的巩固。本篇的复述重点在“说说青蛙做了哪些事,为何又不卖泥塘了”,应引导学生关注青蛙,把青蛙改造泥塘的做法讲清楚。这个复述训练点,是本篇独特的育人价值所在。

《大象的耳朵》在故事叙述中又有变化,不是单纯讲其他动物指出大象耳朵有毛病,而是把大象改变想法作为重点。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开头省略的内容,运用复述还原“小鹿、小马、小老鼠”与大象的对话。随后追问:“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让学生明白,故事的重点在后边,找出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全文复述的支架在大象的语言,从对话到自言自语,最后大象的“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醒悟,故事的框架已经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学生只要记住大象说的话和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借助板书,就能講好这个故事的“骨架”。

《小毛虫》是以小毛虫的一生变化来架构故事的,学生边读边理清小毛虫一生的变化,并关注小毛虫的两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学生自读时抓住这样的关键信息,故事的“骨架”就长在学生心中了,这个故事就会讲得有序。

2.关注变化之处,迁移表达发展“语言能力”

再读《大象的耳朵》和《青蛙卖泥塘》,会发现相似的结构中也藏着语言表达的变化,这样的语言变化之处,可以设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模仿,助力学生复述能力的养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大象的耳朵》中,作者详细写了小兔子和小羊的语言,而其他小动物的疑问放在一段中略写而过。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见到大象,你会怎么问呢?学生就要迁移运用前文的表达,和大象进行对话。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课文语言就内化成学生的语言了,学生的复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青蛙卖泥塘》中,作者详细写了老牛和野鸭的语言,而后面来的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的建议,都只是略写,青蛙的改造也是一笔带过。教师也可以设计如下学习活动:如果你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会对青蛙说什么呢?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学生就会发现表达密码,从而进行迁移表达,就会用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故事,复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借助精细品读,有声有色讲好“故事血肉”

每篇课文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学生能够完整有序地讲好“骨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可以借助第二课时的精细品读,给学生一些复述的抓手和策略。

(1)关注提示语和标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抓住标点符号体会主人公内心,并读出相应的语气,让复述更加生动。比如:大象“又头痛又心烦”,可以出示“烦”的古文字,讲清字源,理解“心烦”,再引导学生读好,进而讲好这部分内容。大象的第一处话中带有问号,青蛙的“吆喝”是感叹号,后面的吆喝词中还有省略号和问号,让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在读好的基础上讲好相应的语气。

(2)重视角色体验。故事中有些语言没有提示语,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主人公对话,体验其情感,为生动讲故事奠定基础。比如,蜘蛛“好寂寞好无聊”的时候决定开店,“寂寞”是生字,引导学生关注字形和意思,并回忆自己感到“寂寞”的时刻,带着这样的体验读好、讲好开头这部分内容;在蜘蛛开店的过程中,每卖一次物品,它的心情分别怎样,可以结合微信表情包,让学生走进文本,细细体会,这样学生讲蜘蛛每一次开店时,都能带着角色体验,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青蛙的“大声吆喝”,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听到的商家吆喝声,然后让学生带上动作和表情来讲;小毛虫见到“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可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如果是你,你的心情怎么样呢?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就能讲好《小毛虫》的开头部分。

三、巧用分层评价,促进能力发展

学生在复述时,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教学,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见表1)。

其中,“完整”和“有序”是每个学生都要达到的底线目标,针对的是每篇课文第一课时的目标达成;“生动”是弹性目标,针对的是第二课时的目标达成。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述故事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并说明理由。这样,复述的要求和目标,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不断内化,既促进了学生复述能力的养成,又照顾到了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复述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同时,复述不是枯燥的训练,要能够创设真实的活动情境来展开。在多样的活动中、多主体的评价中,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内化为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泥塘蜘蛛大象
《青蛙卖泥塘》的“愣”
为青蛙给泥塘写广告词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大象无形
蜘蛛
泥塘广告词
认真的大象
泥塘初体验
大象
大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