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乘数效应”

2022-05-30 10:48任宁
新校园 2022年6期
关键词:抽象画乘数图形

任宁

在经济学中有“乘数效应”的说法,它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效应。

美术课中的“乘数效应”,指的是增减某一变量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采用语音录入的方式让学生对名画进行评论,学生在10分钟内人均达到了420个字,远超200字的教学要求。再如,让学生用“踩水塘”的方式作画,引导学生认识到行走也可以是一种创造美的行为。可见,改变作业表现方式、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我们把这样的增量称之为美术课中的“乘数效应”。

根据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的行为理论即B=f(P,E),行为是个体人格或个性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的函数。换句话说,人的表现是由他们自身的素质和当时的情景共同决定的。在教学中,影响乘数效应的因素包括学习素养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人的情感、个性、品格、能力等,后者包括文化、制度、环境、课程等,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力求达到乘数的最大化。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高效利用乘数效应?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和实践。

一、以生活为乘数,拓展课堂空间

在《学画抽象画》这一课中,学生起初感到很迷惑:为什么要画看不懂的抽象画?我先让学生品尝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的食物,再出示五幅抽象画,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分别画出了哪种味道。学生们根据这些味道,再联系图画就有所感悟了。他们说,那幅绿色的画有锯齿形状的作品,表现的应该是酸的味道,因为一看就觉得自己的牙齿好像被酸倒了……结合生活实际,他们发现抽象画一点都不陌生。这些感觉存在什么地方呢?根据自己的体验,大家积极表达,认为是在嘴里,在舌尖,更在心上。于是,我进一步分析点、线、面、色知识,让学生体会绘畫要素与自身感觉的关系。

接着我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感觉,并让同伴猜一猜。在交流环节,学生的作品几乎都获得了成功,他们欣喜地发现抽象画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忐忑》。大家由此产生了新的认识:有的歌曲即使没有歌词,也能表达心情。在这节课中,学生逐渐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抽象,抽象画就在生活中,能够表现生活,运用于生活。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学习,充分拓展课堂空间,学习效率怎么会不成倍提高呢?

二、以环境为乘数,垫高学生成长平台

美术欣赏课要求学生写出一段文字,这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在练习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咬着笔头,冥思苦想,却写不出几个字。这和他们平时的表现差距甚大。在课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几名学生拿着一本漫画书,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两者的差距为何如此大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环境不同。要求学生中规中矩不一定出效果,那么,创造个不一样的环境来试一试?

于是我尝试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他们一开始都发出了惊呼声,认为太难了。我提示了写作技巧:“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行文一气呵成。”并通过巡视,加以提醒,给大家以“压力”:“从画面给自己的感受,从内容、艺术技巧、自己的联想等方面来写。”“某某同学已经写了三行了。”说来也奇怪,这样的环境“苛刻”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提高了。我们认为,环境就好像是一个平台,升高一个台阶,扫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碍,能够让学生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三、以“美境”为乘数,营造审美情境

美术课的特质之一是审美。审美有不同的境界,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同的审美意境,能够产生不同的审美效应。

在《分分合合》一课的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分割和组合图形的方法,学习所得是有限的。我尝试设置了三种情境。第一种情境是图形的情境,先播放了变形金刚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图形能够变化出丰富的形象。第二种情境是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掌握“因形象物”和“因物象形”两种造型技巧,去表现自然界的图形之美。第三种情境是生活的情境,我把同学们的作业贴到以前制作的宫灯作品上。当打开宫灯,灯光穿透学生的作业,这些平面的形象就变成了立体的图案,学生们发出一阵阵惊叹,被自己的作品所陶醉。三种美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从图形到自然再到生活,体会不同境界的美,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以情感为乘数,增强学习责任感

在教学《轻歌曼舞樱花谣》这一课时,很多学生眼中流露出不屑,有名学生甚至当场提出:“日本曾经侵略过我们国家,我不喜欢他们的艺术!”看来,如果不扭转学生的这种情绪状态,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于是我启发学生:“那你们喜欢它的一些动画片和漫画吗?”学生们没有否认。我继续说:“在唐朝,它学习过我们的文化。在清朝末年,我国的很多青年赴日留学。在现当代,我国很多作家、艺术家都吸取了这个国家的艺术风格。今天,为了我们自身发展得更加强大,我们要学习它的艺术吗?”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他们的眼中闪现出异样的光泽,异口同声地说:“学!”

那一课的教学任务很重,教学内容比较生僻,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大家学得都非常投入,效果也很好。从学生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学习的责任。它打开了我们的心胸,超越了个人原有的好恶,促进形成一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

五、以合作为乘数,突破学生的知识获取量

在一堂课中,学生获取的知识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然,这是一个变量。有经验的教师,所教能够超越学生“理应”获取的知识量。《设计生活中的标志》这一课要求学生掌握设计标志的四种策略:概括、明确、突出和富有美感。要同时运用这四种策略,对成年人来说也是有困难的。这超越了学生的应有能力。

面对这个难题,我设计了一个3分钟的合作小练笔:以小组为单位,由一名学生主笔,其他四名学生运用设计的四种策略分别对他提出意见。例如分管“概括”的学生就要采取最简原则:最少的数量,最简的图形,最明了的构图……这名“主笔”若经受了四名同学的轮番“轰炸”,就能综合考虑标志设计的四种策略,画出符合要求的作品。而其他四名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也能够同时掌握这四种策略。

这样的合作,就能把多人的能力“转化”为一个人的能力,超越了学生单独学习的局限性。这种合作的意识,能够弥补个人学习的不足,从集体学习的角度提高个人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责任编辑:刘卫红

猜你喜欢
抽象画乘数图形
看错了数字
完美抽象画
An Abstract Drawing一幅抽象画
分图形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找图形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图形变变变
有关中学美术抽象画教学的相关反思
图形配对